1樓:凹凸小田螺
1、讀音:zhēng xiāng
2、解釋:相互競爭。
3、相關詞語
爭相鬥豔、爭相開放、爭相輝映。
4、例句:哈爾濱的春天,丁香、桃花、榆樹梅等春花盛開,爭相鬥妍。
2樓:粉紅色彩粉紅
爭 相
zhēng xiāng
人家用了很久的時間呢=3=~【你懂得】
3樓:匿名使用者
相拼 音抄 xiāng xiàng
部 首 木 筆 畫 9
詳細釋義
[ xiāng ]
1.互動,行為動作由雙方來:互~。
~等。~同。~識。
~傳(chuán)。~符。~繼。
~間(jiàn)。~形見絀。~得益彰(兩者互相配合,更加顯出雙方的長處)。
2.動作由一方來而有一定物件的:~信。~煩。~問。
3.親自看(是否中意):~親。~中(zhòng)。
4.姓。
[ xiàng ]
1.容貌,樣子:~貌。照~。凶~。可憐~。
2.物體的外觀:月~。金~。
3.察看,判斷:~面。~術(指觀察相貌,預言命運好壞的方術)。
4.輔助,亦指輔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輔~。宰~。首~。
5.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於****的部長。
6.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7.同一物質的某種物理、化學狀態:~態。水蒸氣、水、冰是三個~。
8.作正弦變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狀態可用一個數值來確定,這種數值稱「相位」。亦稱「相角」。
9.姓。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爭怎麼讀
4樓:
「爭」讀作zěn,意思是怎樣才能。爭渡即怎渡,怎麼才能劃出去。
這句詩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原文: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時常記起溪邊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優美的景色中忘記了回家的路。
盡了酒宴興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進入藕花深處。
怎麼才能出去呢?怎麼才能出去呢?划船聲驚起了一群鷗鷺。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較為可信的時間當是李清照到達汴京之後尚未出嫁之前。
這段時間李清照身居閨中,不免會回憶起少時遊玩的情形,對那些生活的懷念之情與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詩興大發,於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小令。
名家點評
現代吳小如《詩詞札叢》:我以為「爭」應作另一種解釋,即「怎」的同義字。這在宋詞中是屢見不鮮的。
「爭渡」即「怎渡」,這一疊句乃形容泛舟人心情焦灼,千方百計想著怎樣才能把船從荷花叢中劃出來,正如我們平時遇到棘手的事情輒呼「怎麼辦」、「怎麼辦」的口吻。
不料左右盤旋,船卻總是走不脫。這樣一折騰,那些己經眠宿灘邊的水鳥自然會受到驚擾,撲拉拉地群起而飛了。檢近人王延梯《漱玉集註》,「爭」正作「怎」解,可謂先得我心。
現代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卷一:這首詞楊金本《65+草堂詩餘》誤作蘇軾詞,《詞林萬選》誤作無名氏詞,《古今詞話》、《唐詞紀》誤作呂洞賓詞。從「誤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詞之放逸已超出了「閨秀詞」的範圍,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
現代唐圭璋《百家唐宋詞新話》:李清照《如夢令》第一句雲「常記溪亭日暮」,「常」字顯然為「嘗」字之誤。四部叢刊本《樂府雅詞》原為抄本,並非善本,其誤抄「嘗」為「常」、自是意中事。
幸宋陳景沂《全芳備祖》卷十一荷花門內引此詞正作「嘗記」,可以糾正《樂府雅詞》之誤,由此亦可知《全芳備祖》之可貴。
縱觀當代選本,凡選清照此詞者無不作「常記」,試思常為經常,嘗為曾經,作「常」必誤無疑,不知何以竟無人深思詞意,沿誤作「常」。以訛傳訛,貽誤來學,影響甚大。希望以後選清照此詞者,務必以《全芳備祖》為據,改「常」作「嘗」。
5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的「爭」讀:zěn,意思是:怎,怎麼。
出自:宋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原文: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釋義: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被美景陶醉而流連忘返。
遊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進了荷花池深處。
怎麼才能出去呢?怎麼才能出去呢?划船聲驚起了一群鷗鷺。
溪亭:臨水的亭臺。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後,這裡意思是天黑路暗了。藕花:荷花。
擴充套件資料
「爭」的其它含義:
1.因意見不一致而相互辯詰:爭論。
2.力求獲得或達到:力爭上游。
3.競爭;爭奪:爭先恐後。
主題思想: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連。
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創作背景:
李清照十八歲之前到汴京,二十四歲時,翁舅趙挺之被罷相,不久她便隨丈夫趙明誠「屏居鄉里十年」,離開京城到了青州,也離開了與她有詩詞唱和之誼的前輩晁補之、張耒等人。
趙明誠是金石學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創作雅興,一度轉移到與丈夫共同蒐集、整理、勘校金石書籍方面。所以此詞當是作者結婚前後,居汴京時,回憶故鄉往事而寫成的,也就是詞人十六七歲至二十三四歲之間的作品。
細審作者行實,此詞大致可繫於她十六歲(宋哲宗元符二年,2023年)之時,是時她來到汴京不久,此詞亦當是她的**之作。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約有45首,另存疑10餘首。
她的《漱玉詞》既男性亦為之驚歎。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從總的情況看,她的創作內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
李清照前期的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如《如夢令》二首,活潑秀麗,語新意雋。
李清照南渡後的詞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國破家亡後政治上的風險和個人生活的種種悲慘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詞作一變早年的清麗、明快,而充滿了淒涼、低沉之音,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
李清照,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堂)」和多處「藕神祠」。
6樓:匿名使用者
爭[zhēng]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爭(非多音字)
[zhēng]
1. 力求獲得,互不相讓:~奪。競~。~長論短。
2. 力求實現:~取。~氣。~勝。
3. 方言,差,欠:總數還~多少?
4. 怎麼,如何(多見於詩、詞、曲):~不。~知。~奈。
鷸蚌相爭相同成語和鷸蚌相爭相似的成語有哪些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岸觀火 坐山觀虎鬥 兩虎相爭 渾水摸魚 趁火打劫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一言既出,如白染皁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人向隅,滿座不樂 一犬吠形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岸觀火 坐山觀虎鬥...
形容鮮花爭相盛放的景象的成語或詞語
繁花似錦 五顏六色 百花爭妍 花簇錦攢 花飛蝶舞 花紅柳綠 花團錦簇 花香鳥語 錦花繡草 形容花爭相開放的成語有哪些?1 爭奇鬥豔 拼音 zh ng q d u y n 釋義 形容百花競放,十分豔麗。出處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 方物 芍藥譜 名品相壓,爭妍鬥奇,故者未厭,而新者已盛。2 百花齊放 拼...
鷸蚌相爭這個成語與鷸蚌相爭相似的成語
鷸蚌相爭 漢語成語 鷸蚌相爭 又稱 蚌鷸相爭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成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語出清 湘靈子 軒亭冤 哭墓 鷸蚌相爭 選自 戰國策 燕策 記載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它告訴人們 在各種紛亂複雜的矛盾鬥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