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車的歷史價值,黃河水車的歷史沿革

2021-03-12 21:52:18 字數 4442 閱讀 2879

1樓:猛啉

近年來bai,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僅du存zhi於世的幾輪蘭州水車,已成dao

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專,人們不僅屬畫水車、照水車,許多能工巧匠還紛紛製作微型水車,作為旅遊紀念品,很受遊客的喜愛。為了弘揚黃河文化,開發旅遊資源,展示黃河兒女的聰明才智,蘭州市**曾歷時七年修建了綜合性旅遊景點———水車園。又在近期斥資修建蘭州水車大觀園,以期再現昔日「水車之都」的風采。

屆時6組12輪水車將齊立黃河岸邊,成為蘭州的新亮點。

黃河水車的歷史沿革

2樓:神水盟

水車又名「天車」、「翻車」、「老虎車」,對於它的由來,還要從明嘉靖年間說起。明嘉靖二年(公元2023年)蘭州段字灘人段續考中進士後,在雲南任道御史時,曾宦遊南方數省,多有惠政。一次在鄉間,他發現木製龍骨筒車可汲水灌溉,便觀察其構造原理,繪成圖樣帶在身邊。

後來榮歸故里,便悉心研究反覆實踐,終於在2023年研製成功了歷史上第一輪水車,當時就坐落於今蘭州市的廣武門外,起名「水車園」,很快,黃河兩岸的農民爭相仿製,風行一時,龍灣人民也不甘落後,便仿製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兩架水車,雖然是後來重修的,但仍然保留了古水車的諸多特點。

蘭州水車是由明代蘭州人段續在吸收借鑑南方水車技術基礎上創造製作的。水車解決了河岸高、水位低難以提灌的困難,使沿河農業大受其益。因此,沿岸農民群起仿效,到清代,蘭州黃河兩岸架設的水車已達300多輪,成為了黃河蘭州段上獨有的文化風景。

清道光年間詩人葉禮賦詩曰:「水車旋**輪迴,倒雪翻銀九曲隈。始信青蓮詩句巧,黃河之水天上來」。

清末蘭州山水畫家溫筱舟的畫《汛月》中就有蘭州水車的身影。

2023年,甘肅省平市官錢局發行了一套繪有蘭州風景的鈔票,其中一張面值五角的就以水車為題材:圖中三輛水車並列為一組,矗立在紅黃色的黃河之濱,高大雄偉,極具視覺衝擊力。

2023年,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遊蘭州小西湖,記道:「園中小有花木,且在河堤之旁,水車聲隆隆,對面細談為之禁遏,蘭州最勝處也。」20世紀30年代,蘭州民間的刺繡作品中,也時以水車為題材。

孟述祖在2023年出版的《西北花絮》中寫道:「江南的手搖水車、踏腳水車、牛挽水車、風力水車、機器水車,我都看過,以為中國戽水灌田所用的水車已盡於此。現在才知道江南僅是中國的一角,以前所看見的只是區域性,而且太渺小了,西北的水車那才說得上莊重和偉大。

」這裡所說的西北的水車就是指黃河水車。到2023年,仍有252輪水車林立於黃河兩岸,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黃河水車被現代水利工具基本取代,並漸漸從黃河岸邊消失了。

黃河水車自明代嘉靖年間(公元2023年)問世,一直是蘭州地區農業提灌工具。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電力提灌逐漸興起,蘭州境內的200多架老水車因完成了歷史使命而陸續被拆除、散落,唯獨下川村水車被儲存了下來。2023年,這架已有160多年的老水車被列為省級文物以後,下川村人把它當作村子的文化祖業和旅遊資源精心維護,停轉四年後又轉動了起來。

黃河水車的發展過程

3樓:匿名使用者

水車發展第三階段。到了元明時代,輪軸的發展更進步。一架水車不僅有一組齒輪,有多至三組,而有水轉翻車、牛轉翻車或驢轉翻車,可以依風土地勢互動為用。

這項發展,使翻車的利用更有效益。翻車打東漢三國時代發明以來,一直停滯在人力的運轉。至此,利用水力和獸力以為驅動,使人力終於從翻車腳踏板上解放。

同時,也因轉軸、豎輪、臥輪等的發展,使原先只用水力驅動的筒車,即使在水量較不豐沛的地方,也能利用獸力,而有所貢獻。另外,則有高轉筒車的出現。地勢較陡峻而無法別開水塘的地方,也能低水高送,有所開發。

這是中國水車發展的第三階段。元明之後,中國水車的發展便再沒有多少特出的成就了。

水車在中國農業發展中有大貢獻。它使農作所受的地形制約大為減輕,實現丘陵地和山坡地的開發。不僅用之於旱時汲水,低處積水時也可用之以排水。

蘭州水車的傳承意義

4樓:黎約踐踏

蘭州黃河兩岸,曾普遍使用水車,夏秋水漲時,水車日夜不停地轉動,頗為壯觀。因灌溉數量不同,水車的大小不等,大水車可灌溉

六、七百畝,小的可灌溉

二、三百畝。水車的轉動,大致在每年

三、四月水漲時開始,冬季水落時為止。

那個時候,上自青海貴德,經蘭州,下至寧夏中衛都使用水車,據統計共有水車三百

五、六十輛。現在水車已被提灌機械所代替,只保留了為數不多的水車,既點綴著黃河兩岸的風光,又給我們留下了時代前進中的腳印,使人們追昔而撫今。

黃河大水車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為中國農業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見證。水車的發明為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和諧穩定奠定了基礎。

2023年,蘭州黃河岸邊仍有水車252輛。自電力灌溉技術普遍應用後,水車逐年減少,製作者後繼乏人,面臨瀕危狀況,對黃河大水車製作技藝進行保護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我還知道黃河水車是誰發明的

5樓:紫光

水車的發明者,名復叫段續。從制小就聽長輩們說過bai這樣一個順du口溜:「古老水車悠悠轉,zhi吉祥葫蘆牛

dao肉面,羊皮筏子賽**,吹牛皮,過黃河。」這講的就是蘭州四絕:水車、葫蘆、牛肉麵和羊皮筏子。其中最出名的要數歷史悠久的水車了。

黃河水車,位於黃河河灣,距沙坡頭約6至7公里。這裡聳立著6架木製巨型水車,經河水衝擊,日夜緩緩旋轉,併發出嘩嘩的巨大聲音,引起了遊客的無限興趣。水車是黃河沿岸一種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

而今多被淘汰,現有的6個巨型水車是專供遊人欣賞娛樂之用。水車也叫天車,車高10米多,由一根長5米,口徑0.5米的車軸支撐著24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著一個刮板和水斗。

刮板刮水,水斗裝水。河水衝來,藉著水勢緩緩轉動著十多噸重的水車,一個個水斗裝滿了河水被逐級提升上去。臨頂,水斗又自然傾斜,將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農田裡。

黃河岸邊的水車晝夜轉動著,為黃河遊增添了無限的風光。

滔滔黃河水自西向東,奔流不息,而水車正如黃河母親的珠瓚,千百年來在沿黃兩岸,以其獨有的風姿留傳至今。

黃河水車的水利作用

6樓:血刺好好睪

幾百年來,世事bai滄桑,水車在du原有引zhi流灌溉的主要功能上,dao同時附加了豐富的回旅遊內涵答,我們所看到的龍灣水車是2023年為發展石林旅遊而重新修建的,水車有48個水斗,輻條36根,軸心到地面是7.8米,水車直徑為8米,它利用水流推動掛水板,驅使水車徐徐轉動,水斗依次舀滿水,緩緩上升,至上方時,水斗口朝下,將水傾倒掌盤,再入水槽,引流水渠。

黃河大水車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為中國農業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見證。水車的發明為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和諧穩定奠定了基礎。

黃河水車的介紹

7樓:手機使用者

黃河水車,位於黃河河灣,距沙坡頭約6至7公里。水車是黃河沿岸一種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而今多被淘汰,現有的6個巨型水車是專供遊人欣賞娛樂之用。

蘭州水車歷史

8樓:匿名使用者

蘭州水車,又叫「來天車」

自、「翻車」、「灌車」、「老虎車」,源於明朝。明嘉靖二年(公元2023年),蘭州段家灘人段續考中進士後,在雲南任道御史時,曾宦遊南方數省,多有惠政。他參考南方所見之木製龍骨筒車可汲水灌溉,便觀察其構造原理,繪成圖樣,帶在身邊。

後來致仕故里後,便「創翻車,倒黃河水灌田,致有巧思」,於2023年研製成功。

蘭州水車外形酷似古式車輪。輪幅直徑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達15-18米。輪輻中心是合抱粗的輪軸,以及比木鬥多一倍的橫板。一般大水車可灌溉農田

六、七百畝,小的也可灌溉

一、二百畝。水車省工、省力、省資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進的灌溉工具了。

目前蘭州水車中的代表為西固區的下川水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9樓:匿名使用者

段續雕像左側的是南方竹製筒車,右側的是段續創制的蘭州木製水車。公元

內2023年,段續就是根據南方的竹筒容水車創制了雄渾粗獷的蘭州水車。歷經四百餘年,蘭州水車日臻完善。她構造獨到、工藝精湛、雄渾粗獷、風格獨特。

至一九五二年,二百五十二輪水車林立於黃河兩岸,蔚為壯觀,成為金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由此,蘭州被譽為「水車之都「而知名於國內外。   蘭州水車直徑16米左右,16對輻條由車軸向車緣輻射構成巨輪,輻條頂端置刮水板,刮水板之間置40個長方體水筒,其下為凌空架設的木槽,可引水流。

車軸固定在水巷石壩之上,河水湧入水巷,形成急湍,刮水板受力,驅動水車轉動,水筒「倒挽河水「,傾入水槽以灌田。一輪水車可灌溉田地三百餘畝。   在水車廣場展現著各具特色的水車:

在我們左側的是一架推水車(又稱水掛子),它依靠人力推動水車,將水提起,傾人水渠,灌溉農田;在我們右側的是一架腳踏水車,其原理是用力踩動木輪,由傳動鏈條帶動水車,達到提水灌溉的目的;   在水車廣場還有另一種形式的手推水車和腳踏水車,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用刮水板通過水槽的方法,將水提升上來。適用於提升低水位的水(如水塘裡的水)用來灌溉。

10樓:手機使用者

蘭州水車距今歷史456年。

黃河水災記錄表

1949年解放後以來 1953年黃河下游部分地區水災 1954年黃河中下游幹流及中游支流渭 汾河和東北西遼河流域洪水災害。1957年黃河中下游部分地區水災。1958年黃河中下游特大洪水,黃河三花區間幹流和支流伊 洛 沁河洪水遭遇,幹流花園口實測洪峰流量22300m3 s。這次洪水對黃河下游威脅很大,...

黃河水為什麼流不完長江和黃河的水源哪來的,怎麼流不完

黃河水1 4來自源頭的冰川和冰雪融水 上游一部分來自地下水 中游來自溪水和其他河水 下游幾乎沒有水匯入,流量越來越少。你說的黃河水多是在汛期,主要由全流域的降水和沿岸支流彙集 枯水期甚至會斷流,入海之水很少。就總體而言,來自冰川和降水及地下水減去蒸發,利用和滲透的水就變成了入海的水。黃河源頭在青海的...

黃河的水土流失情況,黃河水土流失的原因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 中國歷史地理學 藍勇,2002 年 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 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