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王匪匪王
東漢時期:
1、汝南袁氏,累世專攻一經《易經》,世傳《孟氏易》,東漢初期家族興起,號稱四世三公,代表人物袁紹、袁術。
2、弘農楊氏,累世專攻一經《尚書》,先祖楊敞西漢昭帝時即為丞相,號稱四世三公,代表人物楊震、楊修。
3、平輿許氏,漢靈帝時許敬為太尉,與其子許訓、其孫許相一起,三世三公。代表人物許慎、許劭。
4、桓氏,傳為齊桓公後代,沒有郡望,累世專攻《歐陽尚書》,代表人物桓榮,東漢明帝時封關內侯。後世有譙國桓氏。
三國魏晉及南朝:
1、潁川陳氏,燦若星河,後世直到南朝陳家,代表人物:陳寔、陳紀、陳群、陳泰。潁川荀氏,代表人物:荀勖、荀彧,劉宋元嘉末年衰亡。潁川鍾氏,代表人物:鍾繇、鍾會。
2、中原曹氏、江東孫氏,新興的寒族勢力,不要懷疑,當了皇帝還是寒族。
3、琅邪諸葛氏,代表人物: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諸葛瞻。琅邪諸葛氏世系圖
4、河內司馬氏,代表人物:司馬懿、司馬昭。世說新語中的一級氏族。
5、琅琊王氏,代表人物:王導、王羲之、王獻之。一級氏族。列三公者二十八人,列九卿者五十六人,列刺史、郡守者四十一人,封公侯者二十五人。
6、陳郡謝氏 代表人物:謝安、謝玄、謝靈運。一級氏族,王謝就是高門的別稱。列三公者十一人,列九卿者十二人,列刺史、郡守者二十四人,封公侯者八人。
7、陳郡袁氏,王謝同時期的頂級門閥,他們家政治中立,和汝南袁氏是同宗,代表人物:袁巨集。
8、蘭陵蕭氏,南齊、南樑都是他們家建立的。新唐書中,王謝袁蕭是四大僑姓。
9、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桓溫、桓玄。後世桓彥範為初唐武則**御史中丞,後與韋后合族。
10、吳郡朱氏、吳郡張氏、吳郡顧氏、吳郡陸氏,孫吳之後江南當地名族,號稱「吳四姓」。吳郡陸氏代表人物:陸遜、陸機、陸運、陸贄(唐德宗年間宰相)。顧氏也有唐朝宰相。
王謝兩家衰敗是因為侯景之亂,南樑梁武帝太清二年,因梁武帝打算用侯景與東魏進行交換被俘獲的樑宗室子弟蕭淵明,激怒了侯景,駐守在壽陽東魏降將侯景(太清元年才投降)反叛,攻入建康。侯景曾向蕭衍求婚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兩家,蕭衍認為王謝門第太高而無法答應,說:「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
」侯景恨道:「會將吳兒女以配奴!」侯景深深記恨,一進入建康後,**王謝兩家最慘,幾乎亡族。
侯景之亂歷時長達三年零八個月,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擊,南方社會造成極大破壞,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煙絕,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據顏之推《觀我生賦》自注:「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故江東有《百譜》;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
」這個《百譜》是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後,晉人衣冠南渡時候帶的貴族譜牒,相當於貴族資格的官方認證。這個毀了,也把南朝門閥士族那一點渡江後中原望族的浪漫的幻想給毀了。後世還有一次毀士族族譜,那是三百年後的白馬之禍。
北朝至隋唐:
北朝高門出自北魏鮮卑人漢化。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命令鮮卑人說漢語、改漢姓。以河南郡為郡望,鮮卑貴族搖身一變,成了河南元氏、河南長孫氏、河南宇文氏、河南於氏、河南陸氏、河南源氏、河南竇氏。
隨著北魏政權的**,郡姓**成兩支:一支為經東魏到北齊,仍然保持漢代講經學、重儒術的傳統,叫做山東郡姓,以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為大姓。在唐朝,此七族合稱七姓十家。
另一支是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在宇文氏的以關中文化為本位政策下,漸趨胡人化的士族,就是所謂關中郡姓,以京兆韋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弘農楊氏、京兆杜氏為大姓。
1、河南長孫氏,代表人物長孫無忌、長孫皇后,後人分佈在陝西永壽縣,待考。
2、太原王氏,先祖追溯到王翦,代表人物:王允、王維和王之渙。
2、范陽盧氏,先祖追溯到東漢末年盧植,娶了三個北魏公主,唐朝出了八位宰相。
4、清河崔氏,北魏時崛起,唐代出了十二位宰相。
5、博陵崔氏,崛起於前燕,唐代出了十五個宰相,被視為天下士族之冠。
6、滎陽鄭氏,崛起於北魏,唐代出了八個宰相。
7、京兆韋氏,自南北朝以後,京兆韋氏發展為關中郡姓首族,唐朝出了宰相十七人。
8、京兆杜氏,漢朝時期就有俗諺稱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唐代出了宰相十人,代表人物:杜佑、杜牧。
9、河東裴氏,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 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多達 3000 餘人。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宰相 59 人,大將軍 59 人,中書侍郎 14 人,尚書 55 人,侍郎 44 人,常侍 11 人,御史 10 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 人,刺史 211 人,太守 77 人;封爵者公 89 人,侯 33 人,伯 11 人,子 18 人,男 13 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 3 人,太子妃 4 人,王妃 2 人,駙馬 21 人,公主 20 人等。
興盛八百年。代表人物:裴度。
裴氏宗祠所在地是山西省聞喜縣裴柏村。
10、琅邪顏氏,始於曹魏時的顏斐、顏盛,興盛於唐,代表人物:顏真卿。琅邪顏氏世系圖
11、河東柳氏,崛起於南朝劉宋柳元景,唐代出了三位宰相。代表人物柳公權、柳宗元。
12、京兆獨孤氏,代表人物獨孤信、貞懿皇后獨孤氏,他們還有一個旁支河南獨孤氏。京兆獨
隋唐以來,皇族都想削弱門閥,但是士族有功於朝廷,所以用的是比較溫和的辦法。
一是重新判定氏族等級,唐太宗下令以當時大臣品位高低訂定等級,重新判定《氏族志》。結果改定唐朝皇族宗室李氏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長孫氏,民間聲望最高的崔氏被降為第三等。
二是在科舉制度中提升進士科的地位,進士科比較難考,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所以主攻明經科的士族影響逐漸衰微。所以唐代出現了由明經科的李黨,也就是山東士族**,與牛党進士科新銳形成的牛李黨爭。
《新唐書杜兼傳》記載,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士族時,猶感慨地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中國士族世系圖列表
晚唐士族的衰敗是因為黃巢之亂,經濟凋敝,士族大量**,士族不像兩晉在經濟上並沒有很大的控制力。而且士族長期把持朝政,造成寒族讀書人的不滿,階級對立情緒嚴重。比如杜牧少年登科,就和他出身名門,而且又是宰相子弟關係密切。
白馬之禍,是一個黑暗殘暴的歷史事件。
天祐二年(905 年),朱溫在親信李振鼓動下,於滑州白馬驛(今河南省滑縣境)一夕殺盡左僕射裴樞、新除靜海軍節度使獨孤損、右僕射崔遠、吏部尚書陸扆、工部尚書王溥、守太保致仕趙崇、兵部侍郎王贊等「衣冠清流」三十餘人,投屍於河,史稱「白馬之禍」。
李振在鹹通、乾符年間屢次不第,由是痛恨門閥。後對朱溫說:「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黃河,永為濁流。」朱溫笑而從之。
白馬之禍和侯景之亂是敵對集團有計劃地消滅門閥士族的行為,白馬之禍死的都是前面我們列出來的郡姓大家。五代戰亂期間北方士族引以為傲的貫冊族譜也流失,戰亂散落各處的士族也忘記了祖輩共有的傳承。五代戰亂的這次貫冊族譜的流失和侯景之亂南朝《百譜》的毀滅效果是一樣的,不僅從肉體上消滅了門閥士族,而且精神上也消滅了。
朱溫、李振和侯景都是對這些門閥士族有強烈的不滿,他們的這種情緒可能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對門閥的不滿情緒。舉個例子:
高宗時宰相李義府門第寒微,曾和山東士族攀婚,被拒絕,因此懷恨在心,上告高宗,慫恿高宗下詔,禁止七姓十家自以為婚姻。為鞏固關隴統治集團,唐高宗下令,此七姓十家「不得自為昏(婚)」,但這實際上沒有達到效果,「男女皆潛相聘娶,天子不能禁」。
門閥士族這麼受人惦記,與他們所享有的特殊利益有關,一開始寒族想攀門閥的高枝,門閥長期不領情,時間久了,對門閥就不是羨慕了,就是憤恨了,社會流動性的缺乏也制約經濟發展的。世事變化,人心也在思變,一種社會構造是沒有辦法一勞永逸的。
兩宋時期:
經過唐末和五代近百年戰亂,第一階段的高門衰落,兩宋和明清產生了一些地區性的精英家族,但他們在政治影響力和民間聲望上再沒有達到第一階段的程度。有歐美漢學家將第一階段稱作中國歷史的「中古」時期,第二階段稱作中國歷史的「近古」時期,並且認為中古中國實行的是貴族政治,近古中國實行的是精英政治。
1、真定韓氏,也稱相州韓氏,家族奠基人是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宰相韓琦。其子韓忠彥為徽宗朝宰相,曾孫韓侂冑為南宋寧宗朝宰相。南宋王明清所著《揮麈前錄》將真定韓氏列為本朝望族之首。
2、東萊呂氏,家族從宋太宗時開始顯赫,呂蒙正曾任太宗朝和真宗朝宰相,其侄子呂夷簡任仁宗朝宰相,侄孫呂公著為哲宗朝宰相,後人呂祖謙、呂祖儉是南宋大儒。
3、河內向氏,家族從向敏中開始振興,向敏中為真宗朝宰相,向敏中的曾孫女嫁給了神宗,得蔭庇,宋一代後人為官頗多,但是再沒出現宰輔級別的大臣。
4、兩浙錢氏,宋代編纂的《百家姓》將錢姓排在第二,因為五代吳越國向宋納土稱臣,吳越國**姓錢。這一族宋代並不顯赫,做到宰輔的就一個南宋寧宗朝錢象祖,但是錢氏人丁興旺,後世又大作為。
5、春明宋氏,代表人物:宋綬、宋敏求,均為北宋著名文學家,家族並不顯赫,但被王明清列入望族之列。
6、青州王氏,王安石家族,子嗣旺盛,南宋時有兄弟三人同榜進士及第,稱「三桂王氏」。
7、兩範氏,范仲淹家族,其子範純仁哲宗朝拜相,《宋史》立傳多人。
8、澶州晁氏,代表人物:晁迥、晁補之,宋代仕宦世家,晁補之與呂夷簡、曾鞏、陸游是姻親。
9、南豐曾氏,代表人物:曾鞏,曾鞏弟曾布是徽宗朝宰相,曾鞏的妹婿是王安石弟弟,北宋四朝十九進士,家族後世顯赫,終宋一朝,中進士 55 人。
10、寇準、司馬光子嗣都很少,卻比上述任何一個宰輔歷史評價要高。寇準澶淵之盟挽大廈將傾,後世做出類似事情的,唯于謙一人,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功在史家。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望族太多,可能是因為時代並不久遠的原因,墓誌碑刻、私人文集、譜牒等非官方史料比較豐富,所以導致明清望族研究興盛。明清望族和近代的著姓高族有很多淵源。
1、長洲申氏,興起於萬曆首輔申時行,申時行的前任是張居正,申家直到**還是望族,諸多**官吏和商界名流,越劇《玉蜻蜓》被禁就和他們家有關係,申家後人認為影射申時行,官司一直打到**。
2、杭州橫橋許學範家族,許學範是乾隆年間進士,他有七子,七子登科。也叫杭州高陽許氏,現代名人「許氏三兄弟」許寶駒,許寶騤、許寶騄是他的後人。歷史**家許儒鴻,筆名高陽,許寶蘅也是他的後人。
也叫錢塘許氏。
3、崑山徐氏,康熙年間從徐乾學開始振興,徐乾學是康熙九年探花,他有兩個弟弟,徐元文是順治十六年狀元,徐秉義是康熙十二年探花。衰落也在康熙一朝。雍正八年,徐乾學幼子徐駿,自己書中有兩句:
「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自己寫了「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
3、毗陵莊氏,康熙年間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熙說:「大江以南,山川秀美,人文薈萃,毗陵莊氏家世尤盛。毗陵莊氏,其世澤之綿長、功名之顯赫、學問之巨集深、道德之崇尚,名人之輩出,府第之輝煌,六者集於一族,是世所罕見的。
明清三十五人進士及第,狀元榜眼各一位。
4、餘姚王氏,王陽明家族,王陽明孫子王承勳是明朝最後一位漕運總兵。餘姚王氏
5、蘇州彭、宋、潘、韓四大家族,清朝時候有這種叫法。
6、明代武進唐氏,八人進士及第。唐英年是這支唐氏的後人。
7、吳縣潘氏家族,四代七人進士及第。潘承弼是吳縣潘氏的後人。
8、吳江葉氏家族,明清八人進士及第。現在依然是名流。
9、長洲彭氏,明清是十四人進士及第。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祖歲狀元。
10、太倉王錫爵家族,祖上太原王氏,王錫爵曾任萬曆年間內閣首輔,明清十人進士及第,一門三榜眼。清初花壇「婁東派」領袖王時敏是王錫爵孫子。
11、太倉王氏,琅琊王氏的餘脈,三代三品九卿,四代甲科,一門九進士,代表人物:王世貞。
12、華亭徐氏,代表人物:徐階、徐光啟,徐氏對上海的影響非常深遠。
13、古徽州,也就是新安郡的望族,程、汪、吳、黃、胡、王、李、方八大姓。徽州修譜之盛天下第一,徽州譜牒資料豐富,黃山博物館館藏一百七十餘種。徽州入舉者,明代二百九十八人,清代六百九十八名。
中進士者,明代三百九十二名,清代二百二十六名。婺源縣坑頭潘村,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明代進士及第四十餘人。
**望族——李鴻章、李翰章兄弟家族大合影
這一階段的名士望族相比起第一階段的門閥士族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出現了一些因學術昌盛而躋身望族之列的文化世族,以風雅相傳。五代之前都是累世公卿而成高門。
二、出現了一些先祖是行醫經商之輩的望族。五代之前都是耕讀經書傳家。
三、政治影響力下降,依賴家族裡偶爾出現的名士,衰落也快,大多數不過一百年。唐代高門壟斷宰相的局面沒有了,門閥士族一家興盛四五百年的局面也沒有了。
四、士風墮落,讀書人不像五代之前崇敬高門一樣崇敬這些望族。有些望族有勾結官府、魚肉鄉民的負面影響,明清尤甚。
我國歷史上清正廉潔的人物有哪些,我國歷史上大公無私,清正廉潔的人有哪些
于謙 包拯 林則徐 孫中山 曾國藩 我國歷史上清正廉潔的人物有哪些?我國歷史上大公無私,清正廉潔的人有哪些?史記.循吏外傳 公儀休拒魚,才會永遠有魚吃。左傳 子罕拒美玉,說你的寶是玉,我的這寶是廉,咱倆各愛各的寶吧。後漢書.楊震傳 拒王密 說 四知 北宋蘇軾在京做大官,鄉友帶禮求官,還提醒說如蘇軾不...
我國歷史上王朝建立於什麼時候,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建立於什麼時候
夏朝,公元前2070年。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到底是誰建立的 5分鐘看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 夏朝簡介 大禹是第一個王。不過確實是啟奪權才開始的世襲制。說是啟建立的夏朝也沒錯。另外樓上的,家天下準確說是啟開始的。我們的初中歷史課本上是啟的。大禹是公天下時期的人物,而從大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之後就是...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英雄,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英雄人物
我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非常非常的多比如說戚繼光,林則徐等等。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為什麼會把戚繼光排在前面,因為這是真正的反抗異族的鬥爭,看過 海賊王 的都知道,倭國有一段時間非常崇拜當海賊,這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真實的,那一段時間倭國海域屢受侵擾,而這些小嘍囉在戚繼光面前都不值一提,很快戚繼光就將他們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