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鳥承載著古代文人的怎樣情感,杜鵑鳥在古文中承載的情感?

2021-03-19 02:14:13 字數 5159 閱讀 6858

1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杜鵑啼血的杜鵑鳥應當就是特指的俗稱布穀鳥的四聲杜鵑。因為細加端詳,杜鵑口腔上皮 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所以又有杜鵑花的顏色是杜鵑鳥啼血染成之說:

「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全唐詩》 卷759成彥雄《杜鵑花》句)「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

應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露也寒悽。」(秋瑾)

據李時珍說:「杜鵑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裝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達旦,鳴必向北,至夏尤甚,晝夜不止,其聲哀切。

田家候之,以興農事。惟食蟲蠹,不能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則藏蟄。」

民間廣泛流傳著「望帝春心託杜鵑」的故事,說的是在古代蜀國有個名叫杜宇的人,作了皇帝以後稱為「望帝」,死後化為杜鵑。杜鵑鳥之名,大概**於此。

宋代的蔡襄詩云:「布穀聲中雨滿犁,催耕不獨野人知。荷鋤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犢時。

」陸游也有詩曰:「時令過清明,朝朝布穀鳴,但令春促駕,那為國催耕,紅紫花枝盡,青黃麥穗成。從今可無謂,傾耳舜絃聲。

」詩中催耕的布穀鳥。即杜鵑鳥。南宋詞人朱希真的「杜鵑叫得春歸去,吻邊啼血苟猶存。

」更是充分地反映杜鵑為催人「布穀」而啼得口乾舌苦,脣裂血出,認真負責的精神。

在春夏之際,杜鵑鳥會徹夜不停地啼鳴,它那淒涼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們的多種情思,加上杜鵑的口腔上皮和舌頭都是紅色的,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因而引出許多關於「杜鵑啼血」、「啼血深怨」的傳說和詩篇。

杜鵑鳥在古文中承載的情感?

2樓:閃閃s閃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淒涼哀傷的象徵.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子規啼聲哀怨動人,聽起來好像在說:「不如歸去!

」.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徵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有如:「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李商隱《錦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琵琶行》

3樓:匿名使用者

杜鵑意象包含了三層意蘊:第一,聲音,其鳴若曰不如歸去;第二,身份,亡國的冤屈帝王;第三,行為,啼血化魂。唐詩中的杜鵑意象便沿著這些意蘊拓來,

或來自遊子思鄉之詩,陳述悽慘的身世之痛;

或來自故人送別之詩,表達悲痛的離別之情;

或作為冤禽,訴說冤屈之憤;

或與夢蝶意象組合,共奏離恨悲情怨曲,

從而使杜鵑這一自然物象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人文意蘊不斷豐富起來。

4樓:匿名使用者

表哀怨。傳說蜀王杜宇,號望帝,讓位退隱山中,死後化作杜鵑,日夜悲鳴,淚盡繼而泣血。

李商隱《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唐·成彥雄《杜鵑花》:「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杜鵑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怎樣的特點,有著怎樣的感**彩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悲劇色彩很濃重的故事,但我不覺得那個國主值得同情,在其位謀其事,輕易的放棄自己的職責,太無能所致,人在高位往往不是因為受人敬仰的滿足,還有痛苦。

杜鵑鳥在古代詩歌中的象徵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淒涼哀傷的象徵。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子規啼聲哀怨動人,聽起來好像在說:「不如歸去!

」。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徵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有如:「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李商隱《錦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琵琶行》

古代詩歌中杜鵑表達什麼感情

7樓:星星吶猩猩

它那「慣作悲啼」的鳴叫,能使許多愁腸百結的人心酸腸斷。自唐代以後,杜鵑鳥就被漢族稱為「冤禽」、「悲鳥」、「怨鳥」,無數文人墨客為其吟詠訴冤。天長日久,杜鵑鳥被推上了「文化鳥」的寶座,定位為一種可憐、哀惋、純潔、至誠、悲愁的象徵。

杜鵑鳥的生活習性、特點、樣子和叫聲是什麼? 10

8樓:百度使用者

每當春臨武夷山,到處便可聽到「布穀,布穀」的陣陣鳥啼聲,像是在催人不誤農時,及早春播,這就是神祕的杜鵑鳥鳴聲。

關於杜鵑,有許多神奇的傳說,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為其賦詩作文。

民間廣泛流傳著「望帝春心託杜鵑」的故事,說的是在古代蜀國有個名叫杜宇的人,作了皇帝以後稱為「望帝」,死後化為杜鵑。杜鵑鳥之名,大概**於此。

宋代的蔡襄詩云:「布穀聲中雨滿犁,催耕不獨野人知。荷鋤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犢時。

」陸游也有詩曰:「時令過清明,朝朝布穀鳴,但令春促駕,那為國催耕,紅紫花枝盡,青黃麥穗成。從今可無謂,傾耳舜絃聲。

」詩中催耕的布穀鳥。即杜鵑鳥。南宋詞人朱希真的「杜鵑叫得春歸去,吻邊啼血苟猶存。

」更是充分地反映杜鵑為催人「布穀」而啼得口乾舌苦,脣裂血出,認真負責的精神。

在春夏之際,杜鵑鳥會徹夜不停地啼鳴,它那淒涼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們的多種情思,加上杜鵑的口腔上皮和舌頭都是紅色的,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因而引出許多關於「杜鵑啼血」、「啼血深怨」的傳說和詩篇。

杜鵑是典型的巢寄生鳥類,它不築巢,不孵卵、不哺育雛鳥,這些工作全由小杜鵑的義父母代勞。關於這些,有許多有趣的祕密。

首先是杜鵑怎樣能將卵寄生在別的鳥巢中而陰謀不會被發現?

春夏之交,雌杜鵑要產卵前,它會用心尋找畫眉、葦鶯等小鳥的巢穴,目標選定後,便充分利用自己和鷂形狀、大小及體色都相似的特點,從遠處飛至。杜鵑飛翔姿式也很像猛禽巖鷂;飛得很低,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地急劇轉彎。間或拍打著翅膀,拍打得很響,用來恫嚇正在孵卵的小鳥。

正在孵卵的小鳥看見低空翱翔而來的猛禽的身影,嚇得棄家逃命時,杜鵑就達到了它恫嚇的目的。

杜鵑怎樣把自己的蛋丟進別人的巢中呢?有的是直接產下去,而對於太小的或是難以鑽進去的鳥巢,它就會先產下蛋,然後用喙小心地把蛋放到其它鳥蛋中間去。但是在放自己的蛋之前,杜鵑常常會從巢中把別人的蛋弄走一隻(吃掉或扔掉)。

杜鵑的體型比一些小鳥大得多,可是它產的蛋卻很小,再加杜鵑蛋與巢主鳥的蛋在形狀,色彩等方面又有驚人的相似(自然選擇的結果),所以就可以魚目混珠,其它小鳥也就難辨真假了。

杜鵑蛋雖然小,發育卻很快,往往會比巢主鳥的蛋早孵化或者同時孵化出來。

小杜鵑一出世就忙著當搬運工:揹著另一個小鳥(或者鳥蛋),用它那尚未發育健全的翅膀支撐著它,小心翼翼地向巢邊爬去。它低下頭,用額頭頂著巢底,忽然急劇地向後仰去,將那隻伏在它「肩」上的小雛鳥(或者鳥蛋)向上一揚,翻出巢外去。

接著這個小「搬運工」滑到巢底,又鑽到另一個犧牲品的下面,繼續它的搬運工作。小杜鵑在其孵化出來的幾小時以後就產生了要把巢中所有東西甩掉的慾望。當義母回來,看見巢中只剩下唯一的幼雛,還會把這個**當寵兒來疼愛,更加精心地哺育小杜鵑。

小杜鵑羽毛豐滿後,它就不辭而別,遠走高飛了。

杜鵑雖然育雛習性不好,但它是著名的嗜食松樹大敵松毛蟲的鳥類。松毛蟲是許多鳥類不喜歡吃的害蟲,而杜鵑卻偏喜歡其美味。有人觀察過,一隻杜鵑每小時能捕食100多條毛蟲。

另外,杜鵑也食其它農林害蟲,所以人們又稱它是「森林衛士」。

9樓:百度使用者

不知道。不過你可以到這個**上去找杜鵑鳥的**

古詩中子規常用來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10樓:匿名使用者

子規,又叫杜宇、杜鵑

、催歸。

六、七月嗚叫,晝夜不止,發出的聲音極其哀切。所以叫杜鵑啼歸,簡稱子規。杜鵑鳥意象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常詠之物,關於它的詩詞數不勝數,文化意蘊豐富多彩。

一、烘托傷春、惜春之情

蘇軾《浣溪沙》:「鬆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松林間沙路潔淨得不沾泥土,瀟瀟的暮雨聲和布穀鳥的啼叫聲在迴盪。

作者雖貶官黃州,但他從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樂趣,杜鵑鳥在這裡烘托了作者傷春、惜春之情。曹雪芹《紅樓夢·桃花行》:「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借杜鵑鳥來烘托傷春惜春之情。

二、感慨險峻、亡國之情

李白《蜀道難》中有:「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詩人借景抒情,「子規啼月」是感**彩濃厚的自然景象,在這裡烘托了淒涼的氛圍,渲染了旅愁和蜀道古木荒涼、危乎高哉的險峻雄奇景象,因而成為千古名句,廣為流傳。

李煜《臨江仙》中有:「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子規相傳為失國的杜宇之魂所化,因而人們常借它表現亡國之悲。

這裡詩人已預感到亡國,內心悲痛惆悵萬分,就借子規這個形象鮮明的意象來傳達亡國之音。

三、傾訴悲苦、哀怨之情

白居易《琵琶行》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被貶江州,月夜送客,聽到琵琶女被棄的故事,詩人傷感萬分,再聯絡自己,謫居臥病潯陽城,苦竹繞宅,朝晚聽到杜鵑啼血,悲傷無限。

李商隱《錦瑟》中有:「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詩人巧妙地化用了上述典故,把自己的悲苦哀怨寫得淋漓盡致。

四、抒發鄉愁、思念之情

《華陽國志》中有:「子規鳴聲淒厲,最容易勾起人們別恨鄉愁。」杜鵑的鳴聲很像人說:「不如歸去。」所以子規鳥又叫思歸、催歸,它很容易引起遊子的鄉愁和思念親人的感情。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起句寫眼前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曲折地傳達出對友人的無限思念與深切同情。

古人以杜鵑意象為介質,表達詩人特定的思想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古詩詞的意蘊,也讓我們欣賞到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

懶惰的杜鵑鳥媽媽故事內容,關於杜鵑鳥殘忍的故事

娜娜早就聽說杜鵑鳥很懶惰,也很狡猾,自己的卵生下來,卻讓別的鳥幫她孵化。這天,她親眼看見了杜鵑實施換孩子行動的一幕。喜鵲媽媽最愛聽人講故事了,這天,她又在樹杈上聽人講旅遊的故事。杜鵑鳥也在聽,後來她看到喜鵲聽得很入迷,就悄悄地飛走了。娜娜也悄悄地跟著她。杜鵑沒有飛回自己的家,而是飛到了喜鵲的家。乾燥...

杜鵑鳥怎麼繁殖後代杜鵑鳥是怎麼繁殖後代的?

杜鵑繁殖後代的方式是鳥巢寄生,巢寄生行為表現在宿主的選擇,大杜鵑在繁殖期尋找與孵化期和育雛期相似 雛鳥食性基本相同 卵形與顏色易仿的宿主,多為雀形目鳥類,杜鵑多在宿主開始孵卵之前,乘宿主離巢外出時快速寄生產卵。春末夏初,便向北飛,它自己不會做窩,也不孵卵,平均每年產蛋2 10個,卻把產的蛋放在畫眉 ...

杜鵑鳥的生活習性

杜鵑在中國主要是夏候鳥,部分為旅鳥,春季多於4一5月遷來,秋季9一10遷走。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從未見到成群現象。主要以昆蟲為食,尤其喜吃鱗翅目幼蟲,如鬆白蟲 樹粉蝶幼蟲 蛾類等。有的也吃植物種子。活動性較大,無固定的居留地。性機警,受驚後迅速起飛。飛行速度較快,每次飛行距離也較遠,鳴聲高吭巨集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