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文學成就

2021-03-19 20:10:25 字數 3490 閱讀 1549

1樓:斯帕狄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

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

白居易對詩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補察時政。所以他緊接著說:「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 (《新樂府序》)在《與元九書》中,他回顧早年的創作情形說:「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琵琶行》與《長恨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的強化。與此前的敘事詩相比,這兩篇作品雖也用敘述、描寫來表現事件,但卻把事件簡到不能再簡,只用一箇中心事件和兩三個主要人物來結構全篇。

2樓:初級提問者

他的重大貢獻在於和歐陽修一起建樹了一種穩定成熟的散文風格,世稱「歐蘇「。他的詩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來,亦莊亦諧,大巧若拙,題材廣闊,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化,是宋詩走向成熟的標誌。

在詞的創作上,蘇軾擴大了詞的創作題材,開創了豪放派詞作,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人物,合稱「蘇辛」

其代表作品:《飲湖上初晴後雨》,《海棠》,《題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贈劉景文》,《春夜》,《荔枝嘆》等。

3樓:保證知

蘇軾是宋代文化的曠世奇才,他具有遠大的志向和過人的才識,歷經磨難而笑對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堅貞,坦蕩,曠達。他的文章,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他的詩,如天地奇觀,於境無所不收,於精無所不暢,他的詞,如天風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他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納了道家和佛家的學說,他所倡導的蜀學融合佛道儒三家的雜學,各家思想似乎對他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習慣於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區別對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內佛」的形式把兩者統一起來。

無論從那個方面衡量,他都是宋文學發展到顛峰時期的偉大代表作家。

4樓:莨十月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極可注意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

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閒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閒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

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現出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喻的傾向:「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

……俾辭賦合炯戒諷喻者,雖質雖野,採而獎之。」(六十八《議文章》)詩的功能是懲惡勸善,補察時政,詩的手段是美刺褒貶,炯戒諷喻,所以他主張: 「立采詩之官,開諷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

」(六十九《采詩》)他反對離開內容單純地追求「宮律高」、「文字奇」,更反對齊樑以來「嘲風月、弄花草」的豔麗詩風。在《新樂府序》中,他明確指出作詩的標準是:「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採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於樂章歌曲也。

」這裡的「質而徑」、「直而切」、 「核而實」、「順而肆」,分別強調了語言須質樸通俗,議論須直白顯露,寫事須絕假純真,形式須流利暢達,具有歌謠色彩。也就是說,詩歌必須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便於入樂歌唱,才算達到了極致。   白居易對詩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補察時政。

所以他緊接著說:「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新樂府序》)在《與元九書》中,他回顧早年的創作情形說:

「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為時為事而作,首要的還是「為君」而作。他也說:

「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傷唐衢二首》其二),並創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諷諭詩,但總體指向卻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寄唐生》)。因為只有將民情上達天聽,皇帝開壅蔽、達人情,政治才會趨向休明。    白居易坐姿畫像

[6]《琵琶行》與《長恨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的強化。與此前的敘事詩相比,這兩篇作品雖也用敘述、描寫來表現事件,但卻把事件簡到不能再簡,只用一箇中心事件和兩三個主要人物來結構全篇,諸如頗具戲劇性的馬嵬事變,作者寥寥數筆即將之帶過,而在最便於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寫和環境氣氛渲染上,則潑墨如雨,務求盡情,即使《琵琶行》這種在樂聲摹寫和人物遭遇敘述上著墨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聲和事緊緊聯結在一起,聲隨情起,情隨事遷,使詩的程序始終伴隨著動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這兩篇作品的抒情性還表現在以精選的意象來營造恰當的氛圍、烘托詩歌的意境上。

如《長恨歌》中「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琵琶行》中 「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類詩句,或將淒冷的月色、淅瀝的夜雨、斷腸的鈴聲組合成令人銷魂的場景,或以瑟瑟作響的楓葉、荻花和茫茫江月構成哀涼孤寂的畫面,其中透露的悽楚、感傷、悵惘意緒為詩中人物、事件統統染色,也使讀者面對如此意境、氛圍而心靈搖盪,不能自已。   主題、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喻詩的藝術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而且主題非常明確。

其次,白詩的藝術特色還表現在刻畫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徵,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但白詩的詩意並不淺顯,他常以淺白之句寄託諷喻之意,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效果,《輕肥》一詩描寫了內臣、大夫、將軍們赴會的氣概和席上酒食的豐盛,結句卻寫道:「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這是一幅多麼慘烈的情景。

  閒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閒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閒逸悠然的情調。   白居易的閒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閒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閒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

如白居易有「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對酒五首》其二)的詩句,而「後之使蝸角事悉稽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號論,「醉翁、迂叟、東坡之名,皆出於白樂天詩云」(龔頤正《芥隱筆記》)。宋人周必大指出:

「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於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於樂天忠州之作也。

」(《二老堂詩話》)凡此種種,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詩的影響軌跡。

5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的主要成就有三:其一,領導了新樂府運動,推動了中唐詩歌的現實主義大潮,強化了詩歌的批判現實功能,拉近了文人詩與平民大眾的距離,「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傳達了底層民眾的痛苦心聲,接續和發展了《詩經》和《漢樂府》所代表的民間詩歌傳統;其二,他的《琵琶行》和《長恨歌》是整個唐代文人敘事長詩的典範,此後也無人企及;其三,在詩論方面,他提出「根情、苗言、花聲、實義」(《 與元九書》) 的著名論點,內容與形式並重,具有一定的詩論史意義。

蘇軾的文學成就有哪些?蘇軾的文學成就

在文學方面蘇軾是幾千年來第一存在嗎?是的,因為蘇軾是一位特別優秀的詩人,而且可以稱得上是第一存在。留下了非常多的作品。是的,在這一方面他的成就是無可比擬的,做出的貢獻和文學的作品都是最優秀的,所以可以當做第一。是的,蘇軾的文采是非常出色的,不管是在他那個時代還是我們如今的時代,他的作品都是非常讓人驚...

什麼叫文學成就啊,文學成就 與藝術成就的區別是什麼?簡答題與論述題該怎樣區別開?麻煩高手指點啊,急急急啊!!!!

這個包括很多,一方面可以是他寫過的比較著名的引起大眾關注的作品,即演變為後來的代表作 另一方面是他的作品是否在當時當地引起一定的深遠影響以及社會效應,是否引發了一些社會反響或是文學方面的改革或是革命。就是在文學方面做出的貢獻,對文學的發展和提高起到決定性作用,或開闢了新的文學體裁,填補了文學方面的空...

宋詞的文學成就,宋朝時期的文學成就有哪些

1 成就 宋詞是中國古代漢族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漢族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奼紫嫣紅 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2 簡介 宋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宋代盛行的一種漢族文學體裁,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