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舞龍的來歷是什麼舞龍象徵什麼?舞龍的歷史具體

2021-03-20 01:24:52 字數 4937 閱讀 7893

1樓:清茶半盞

「龍」是中國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圖騰。在古代,中國人就把「龍」看成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數千年來,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

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

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每逢喜慶節日,都會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

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2樓:匿名使用者

各位,喜慶節日,金龍起舞,佛山人已經習以為常啦。那麼,舞龍是怎樣興起的呢?

古代,將龍、鳳、龜、麟稱為「四靈」,龍鳳呈祥,是婚姻嫁娶的吉祥物。龍可以興雲佈雨,驅邪降福,所以佛山人常常將蟠龍雕刻在石柱上,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不過,這些龍都不是用來舞的。

那幾時才出現了舞龍呢?是到了明代的秋色賽會。有一年,秋色賽會由柵下鋪(今日忠義路、季華東路一帶地方)主辦,按照出秋色的慣例,家家戶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當時柵下鋪住著一戶農家,家庭主婦知道要出秋色啦,就想出一個不花錢,又別出心裁的製作秋色的辦法:她隨手抓一把茭筍殼,紮成一節一節的,每一節用籬竹支撐起來,節與節之間,用禾稈綁好,使各節活動而不鬆散。在出秋色時,點上一把神香,一支一支插在茭筍殼上,交給一班小孩持竹舞弄。

佛山出秋色都在夜晚,這條渾身香火點點的茭筍龍,舞起來格外惹人注目,當時就得到一個「火龍「的美譽。今天人們在祖廟門前看到一個銅雕塑是兩個小孩舞茭筍龍,就是當年的寫照了。

從此以後,舞龍居然成為佛山傳統的民俗,不論出秋色抑或迎神,都離不了舞龍的隊伍,製作原料也從茭筍殼變為禾稈、野水仙花、蕉葉梗等。舞龍的花樣也越來越多,清代已經創作出「玩鯉戲水」、「翻江逐浪」、「海里戲珠」、「沖霄飛舞」、「飛躍禹門」、「 蟠龍纏繞」等多種舞龍的套路,越舞越精神。舞龍的隊伍,備有龍珠逗引、鯉魚燈、日月燈、荷花燈及水生動物魚、蝦、蟹等提燈助慶,舞者穿著龍麟閃閃的舞龍褲,再配合鑼鼓打擊和簫管**。

以假亂真是秋色的特點,所以龍的製作也越來越生動逼真,清代已有金龍、銀龍等。佛山的更練館曾製作木龍參賽。**時期,佛山扎作業還用竹篾紗綢製作紗龍和布龍船,稱為「陸地行舟「。

2023年,更有人從獅子採青的動作創作出「舞龍採青「,十分精彩。還有龍舟說唱者,以前在南海、順德一帶經常會看到唱龍舟歌的,手舉除病消災的木刻龍頭,邊搖邊唱。不過,現在會唱龍舟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舞龍簡單一點的來歷?

3樓:名字太難起了

舞龍的來歷:

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開始舞龍,然後二月龍抬頭、端午節也舞龍。

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人們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傳統的一種民俗文化。

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舞獅文化。

已經遍及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誌。

4樓:匿名使用者

「龍」是中國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圖騰。在古代,中國人就把「龍」看成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數千年來,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

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

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每逢喜慶節日,都會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

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5樓:仗貳和尚

舞龍在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

因舞蹈者持中國傳說中的龍形道具而得名。龍的形象源於中國古代的圖騰,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並把它看做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物。因此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時,便舞龍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舞龍驅蟲。

龍舞歷史悠久,漢代已有了形式比較完整的龍舞。據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記載,當時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龍,夏舞赤龍和黃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每條龍都有數丈長,每次5~9條龍同舞。經過勞動人民近2023年的創造發展,現在民間的龍舞不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

6樓:匿名使用者

舞龍也叫「耍龍燈」、 「龍燈舞」,從春節到元宵燈節,許多地方都有舞龍的習俗。龍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徵。人們在喜慶日子裡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舞龍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

7樓:匿名使用者

舞龍是個傳統的民族活動

舞龍的來歷

8樓:秋風伊人

舞龍起源於漢代,經歷代而不衰。舞龍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為一種文娛活動。到了唐宋時代,舞龍已是逢年過節時常見的表現形式。

關於舞龍的來歷,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一天,龍王腰痛難忍,龍宮中的所有藥物都吃了,仍不見效。只好變成老頭來到人間求醫。

大夫摸脈後甚覺奇異,問道:「你不是人吧!」龍王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

於是大夫讓他變回原形,從腰間的鱗甲中捉出一條蜈蚣。經過撥毒、敷藥,龍王完全**了。為了答謝**之恩,龍王向大夫說:

「只要照我的樣子扎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件事傳出後,人們便以為龍能興

傳說在浙江金華縣有一座奇靈山,山下有一條名叫「靈溪」的大溪流。人們每天都用靈溪的水來澆灌稻田。有一天,縣老爺和隨從正在巡視鄉野的時候,忽然看見幾名大漢扛著一個大籠子,上前一看,才知道籠中是一隻大蛇,而且大蛇還在留著淚;縣老爺看了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對幾位大漢說:

「壯士們,這隻大蛇能否賣給我?」幾位大漢見縣老爺要買這隻大蛇,連忙應允。縣老爺將大蛇帶回家中飼養,起初縣老爺命人餵食生肉給大蛇吃,結果大蛇都不吃,後來才知道大蛇只吃米糧,和人類一樣,讓縣衙府中的人嘖嘖稱奇。

日子一天天過去......,這年夏天特別炎熱,又不曾下雨,靈溪漸漸乾涸。百姓天天對神明祈禱,希望老天爺能夠天降甘霖,以解乾旱之苦。

縣老爺見到這種情形,心中十分憂慮,天天對上蒼祈禱:但願上天早降甘霖,解我一縣百姓乾旱之苦啊!......一天夜裡,縣老爺作夢夢到本縣的土地公,土地公對他說:

「由於你的善心感動了玉帝,明天中午把大蛇放入進靈溪,自然就會有雨水降臨。」縣老爺醒後,便馬上派人到靈溪燒香祝禱,並將大蛇放入靈溪當中。過了幾天,果然下起雨來了,解了百姓的乾旱之苦。

後來,人們為了答謝大蛇,不但燒香祭拜,還將大包大包的米丟進溪裡,希望來年又有個大豐收。......就在人們用米祭拜大蛇的同時,天氣變得很奇怪,不是一連幾天出大太陽將人晒傷,就是大雨連綿不斷,此景讓百姓們憂心忡忡。

一天,縣老爺這在書房為這幾天來的怪天氣煩惱時,忽然瞥見大蛇回來了,並對他說:「我原本是奇靈山的巨龍,也是掌管米糧的天神。由於不慎犯了天規,被玉帝貶到人間來;後來由於你的善心感動了玉帝,才讓土地公放了我。......

但是,大家都把米糧丟進溪中祭拜,糟蹋了糧食,玉帝知道後大怒,要罰金華縣大旱兩年。」縣老爺一聽,大吃一驚,連忙問說:「有沒有補救的方法呢?

」大蛇說:「只要今後祭祀只用清水便可,不要用雞、鴨、魚、肉,以免玉帝動怒。」縣老爺聽完之後,謝過大蛇之後,便下令全縣老百姓照大蛇的話去祭祀。

但是,縣裡還是有些人並不遵照大蛇的指示,依然用雞、鴨、魚等葷食祭祀。玉帝知道後,更加的震怒,說:「靈溪巨龍你不是說金華縣的人民已經知道悔過了嗎?

金華縣的人民還在繼續糟蹋糧食!來人!將靈溪巨龍斬了!

」......就在巨龍被斬後,金華縣天天下紅雨,簡直和血一般;屬下將這奇怪的現象稟告給縣老爺,並說:「還有一件奇怪的事,就是在靈溪的岸邊,從天上落下一條被分割的巨龍身體。

」縣老爺聽完連忙趕到溪邊,一看,大聲驚呼:「這不是我的大蛇嗎?只知道人間難辨忠奸,豈知天上也是是非不分,巨龍啊巨龍!

都是我們害了你!」......

後來,人們知道後都十分後悔,所以每逢正月十五便舞龍,希望巨龍的身軀能接合起來,這個習俗就一直流傳至今

雲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龍祈雨

一種慶祝的方式,舞龍有何來歷?

9樓:名字太難起了

舞龍的來歷:

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開始舞龍,然後二月龍抬頭、端午節也舞龍。

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人們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傳統的一種民俗文化。

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舞獅文化。

已經遍及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誌。

10樓:匿名使用者

「龍」是中國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圖騰。在古代,中國人就把「龍」看成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數千年來,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

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

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每逢喜慶節日,都會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

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來歷是什麼?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端午節的來歷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 紀念屈原說 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 起於三代夏至節說 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 端午考 ...

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端午的習俗 來歷,吃粽子的節日。端午節過節時間在農曆五月初五,節日習俗,划龍舟,吃粽子。這個端午節的來歷曾經有一位詩人捨身救國所以才有的這個節日,每到這天所有人都會...

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端午的習俗 來歷,吃粽子的節日。端午節過節時間在農曆五月初五,節日習俗,划龍舟,吃粽子。這個端午節的來歷曾經有一位詩人捨身救國所以才有的這個節日,每到這天所有人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