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十方觀遍,庸人戀闕」前半句源於佛教:「菩薩以定力神通,能觀察十方世界」,後半句出自唐朝杜甫《散愁》詩之二:「戀闕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釋義:看盡天下世事滄桑以後,自認已看破許多事情,但是到頭來,卻不得不承認並自嘲自己是庸人一枚,沒辦法,明明自以為看破,卻發現自己又依舊眷戀著世間的美好。既然如此,那就眷戀吧,愛就愛,有什麼大不了,不管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只管體驗自己的人生。
擴充套件資料
一、十方
典故十方俱滅
遠古時代,智者伏羲,聰明絕世,憑日月升降悟出乾坤之奧,從而起太極,定五行,創八卦,逐步揭露「天機」。最後更利用生門死位內的陰陽兩極製成通靈八卦,以圖找出上天下地,東南西北,生門死位八方以外的真正「天機」所在地。
玉帝得悉此事,怕「天機」洩露,有損造化,急派雷公電母前往擒拿,但伏羲手上神兵為天外神獸四蹄變化而成,為四枚兩面各有一個卦相的卦角組成的十字形兵器,其中蘊涵有伏曦氏的大智慧。不但威能奇異,更可以移形遁影,未卜先知,滿天神將亦奈他不何。
最後驚動九天玄女前往點化,讓伏羲神遊於大奧祕內,但不到片刻伏羲已心膽俱裂,死前明白試探「天機」非人應為,於是獻出神兵鎮守十方,若有人闖入「天機」之內,寧願十方俱滅亦不能洩露半分,故神兵名為十方俱滅。
二、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
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
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
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
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
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南懷瑾十方佛菩薩是靠什麼降伏其心的
金剛經 上 善護念 三個字,鳩摩羅什不曉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譯的。後來禪宗興盛以後,有一位在家居士,學問很好,要註解 思益經 去見南陽忠國師。南陽忠國師說 好呀!你學問好,可以注經啊!說著就叫徒弟端碗清水,放七顆米在裡頭,再放一雙筷子在碗上,然後問 你曉得我現在要幹什麼嗎?居士說 我不懂。南陽忠國師說 ...
從南十方去太原圖書館怎麼去
公交線路 611路 866路,全程約10.3公里1 從南十方街步行約160米,到達建設南路南十方街口站2 乘坐611路,經過7站,到達幷州飯店站 也可乘坐838路外環 808路 3 乘坐866路,經過10站,到達漪汾橋西站4 步行約630米,到達太原市圖書館 公交線路 831支,全程約11.4公里 ...
江蘇十方通訊有限公司宿遷分公司工作待遇怎麼樣
宿遷這幾年發展很好的 這個公司 在宿遷沒聽過 江蘇十方通訊 到底怎麼樣真正知道的人請回答網上覆制的人勿擾!提問者採納那 bai個也不du 怕被雷劈,十方這份工作好像zhi從上到下不忽悠dao就不成事似的,基層都是版很壓榨的,建 權議剛畢業的學生不要選這個工作,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可以當作過渡,不過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