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超級江湖小生
從定義出發,教育學是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物件,歸納總結人類教育活動的科學理論與實踐,探索解決教育活動產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教育問題,從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
希望能夠幫到您!
2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科學,主要是提高社會風氣和綜合素質
教育學是人文科學還是社會科學?詳細點,不要回答是人文社會科學。
3樓:琳子爺
先說「科學」。比較公認的解釋是:「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系。
」這是在名詞意義上的解釋。還有一個形容詞意義上的解釋,就是「符合規律的」或者說「符合實際的」之類的意思,所謂「教育要符合科學」、「這種教育不科學」(或「很科學」)。顯然,現在人們爭論點決不是後者意義,而是前者。
因此,「很科學」之類的意義我們可以排除在我們的爭論之外。
再說「教育」。簡單地說,「教育是人類有目的的培養人、影響人的實踐活動。」
其實,要弄清教育是否是科學,還可以從面臨的物件上入手。科學要解決的是「物」的問題,即使是研究「思維」,也是從邏輯形式方面抽象地進行研究,基本上不涉及人本身的情感、價值等等因素。而教育要解決的,是「人」的問題――準確地說,是人的心靈(因為醫學也是解決人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說「教育不是科學」,有的朋友老想不通呢?這可能是把「教育」同「教育學」混淆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說「從事教育」「學教育」「搞教育」,這三個教育的含義是不同的。
「從事教育」意思是「教育實踐」,「學教育」的「教育」是指「教育學」,「搞教育」的「教育」,可能是「教育實踐」也可能是「教育學研究」。
如果說「教育學是科學」,似乎說得過去,因為教育學是總結教育實踐經驗、概括教育實踐活動的系統理論。
但是,即使把「教育學」、「教育研究」完全歸入「科學」,也是值得商榷的。這正是我們今天爭論的焦點!
人們現在一般認為,人類有三大知識體系(當然,這是相對區分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注意:不是「人文科學」而是「人文學科」)。
我同意這種說法。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不同,人文學科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知識體系,是關於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的人文主義學科。自然科學關心的是事實和規律(因果聯絡),社會科學(比如社會學、管理學等等)關心的是組織和效率,而人文學科則關心的是價值和意義。
那年我在陝西師大讀書,著名學者尤西林教授給我們講課時,我第一次聽到「人文學科」這個詞,感到很不解。因為我以前都說的是「人文科學」。當時我就在課堂上舉手問尤西林教授:
「為什麼不說『人文科學』而要說『人文學科』呢?」我至今記得尤老師很瀟灑地一揮手,斬釘截鐵地說:「『人文學科』千萬不能說成『人文科學』!
這不是一個用詞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我們對人文精神、人文世界、人文意義的理解。因為人文學科不是科學!」
是的,我現在越來越接受這種觀點:人文學科不是科學!
美籍華人學者林毓生說:「人文學科絕對不能把它叫做人文科學。」他的理由是:
「人文學科所關心的問題,基本上是無法用『科學方法』或者是一般人所瞭解的『社會科學』來解答的。」(林毓生:《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以上論述還沒有直接涉及「教育」。現在,我們進入「教育」。
作為實踐層面上的「教育」,無疑不是科學。可能這不會有多大的爭議。當然,具體到教育教學內容,我們會涉及到科學知識(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也會運用一些科學方法。
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教育實踐本身不是科學。因為它所涉及的物件,既不是物質也不是社會而是人的內心。
但現在正是因為一些教育者不自覺地把教育當作科學技能的施展,當成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所以,師生關係成了人與物的關係。科學中的客觀、冷峻、共同規律,取代了教育中應有的對情感、心靈交融和對獨一無二個體心靈宇宙的關注。
作為理論層面上的「教育」稍微複雜一些。關於教育學的歸屬――是屬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是屬於人文學科,至今沒有定論。在教育學研究方面,幾百年來,一直存在著「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思路和方法。
(參見杜時忠:《人文教育論》)
在古代,無論中國還是西方,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因為當時「一切盡在哲學中」,教育學當然也不例外。但到了近代自然科學取得成功之後,實證主義把自然科學奉為人類知識的典範,因而在人文學科領域掀起了一股實證化的思潮,而且一切學科都必須經受「科學性」的檢驗,在此背景下,教育學開始向「科學」進軍。
但從赫爾巴特開始,教育學逐漸走上了一條科學-實證化的道路:它先以心理學為基礎,後以社會學(調查統計)為榜樣,到了現代,教育研究又開始運用社會調查、統計、測量等方法與技術,「教育心理化」的趨勢越來越成為主流,並以此奠定並強化「教育是科學」的觀點。到了當代,不但用「資訊輸入、輸出、反饋」之類的短語成了教學過程常見的描述用語,而且「教育技術化」成了時代口號。
「不僅教育過程的目的在於追求經濟效率,即『在最短的時間內灌輸最大數量的知識給學生』,而且教育研究也講究效果即對教育實踐的改進和教育研究更加實證化科學化。」(杜時忠:《人文教育論》)。
「k·克勞爾、w·布瑞欽卡、l·m·阿利希和瑞斯納等人以科學的實證研究正規化,試圖建立教育現象與事實的因果解釋理論,把理論法則化和操作化。」(金生閎:《理解與教育――走向哲學解釋學的教育哲學導論》)――對教育研究來說,這是一幅多麼可怕的「科學」前景!
我認為,教育學更接近於人文學科,因為它關注的不是因果,不是規律,不是物性,而是價值,是精神,是人性。教育學研究的教育現象,不是精確的而是模糊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係不是人與物的的關係,而是人與人的關係,準確的是說,在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已經融為一個整體。
雖然教育學研究中不排除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乃至容納其研究成果,比如前面所說的心理學、社會學,還有經濟學、物理學、數學和現代資訊科技等等。但是,這不意味把教育就是科學本身。一個電影導演在創作時,也需藉助於現在科技手段以豐富和完善其藝術表現力,但如果誰因此而認為電影是科學,導演是科學家,則顯然很荒唐。
同樣道理,我們不能因為教育研究中運用了一些科學手段,便斷定教育學是科學。因為手段並不能決定一門學科的歸屬。(正是在這一點上,許多人對「教育科學」表示質疑,而我贊同這種質疑。
)當然,在人們不重視科學手段的時候,我們強調教育研究的「科學性」是必要的。但今天,當教育研究正走向「唯科學」或者說「科學主義」的時候,我們強調教育學更接近於人文學科,是有現實意義的。
「唯科學」教育思潮,試圖以「科學」來解釋教育學,並以自然科學的學術規範來規範教育學研究,因此,講究「嚴密的體系」、「嶄新的正規化」以及令人眼花繚亂而又曇花一現「學術名詞」;於是,各種一線老師讀不懂的教育學論著便應運而生了;而蘇霍姆林斯基等人的著作則被不少「教育家」們譏為「沒有體系」。而「唯科學」(不客氣地說,實質上是「偽科學」)的「研究成果」總是散發著自然科學的氣息:公式、圖表、曲線……因為在他們看來,如果沒有統計資料和調查材料,似乎就不能算學術論著。
尤其要命的是,「唯科學」教育思潮,把教育實踐也視為「科學的技術操作」,把學校當作「人力加工廠」,把教師當作工人,學生當作加工物件(既然如此,師生之間哪有「朋友」之說),在教學過程中甚至在教學方法上,都追求一種規範、統
一、精確、共性的程式和法則。 在教學內容上,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被「科學之刀」精確地肢解、切碎,然後往學生腦袋裡源源不斷地注入……
還是那句老話:在教育(包括教育學)向科學進軍的過程中,「人」失落了!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我們強調教育的人文性,並不排斥教育中的科學教育。換句話說,我們反對教育中的科學主義,但與此同時則大力弘揚教育中的科學精神――比如求真精神、批判精神,等等。科學精神是一種不迷信任何權威的自由精神,這與人文精神恰恰是相通的。
在愚昧仍然盛行的中國,這種科學精神尤其需要。
如果要「超脫」一點或者「客觀」一點說:教育學應該超越科學與人文的對立而追求一種以「人文」為主同時融合「科學」的一種有機整合。這是一種理想境界。
但在今天科學主義氾濫的時代,在「唯科學」思潮仍然在侵吞教育的時代,作為一種糾偏,我寧肯大聲疾呼:教育,不屬於科學,而屬於人文學科!
同濟大學人文科學實驗班怎麼樣???要填志願了,不明白這個專業是幹嘛的?
4樓:六紅紙
人文科學實驗班
培養模式 :人文科學實驗班和社會科學實驗班的教學管理工作由人文學院統一負責。兩種班次的培養目標均致力於培養和造就學生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寬厚紮實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知識、較強的外語能力、堅實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基礎,使得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事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的基礎研究、跨學科研究,跨文化研究,努力使學生成為複合型、創新型、國際化的高階人文、社科人才。
本實驗班的培養理念是:注重經典研讀,關注學術前沿和社會現實,注意學科的綜合交叉,強調人文精神傳遞和科學精神的培育。 本實驗班學生入學後第一至三個學期,實行不分專業的通識教育,通過經典研讀、名家系列講座等課程以及系統的英語學習,培養解讀中外經典著作的能力,瞭解學科前沿的知識和發展趨向,打好專業學習基礎。
自第四學期開始,分別開設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等專業課程,實施雙向選擇,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願望,經過必要的考核,於文史哲三個專業中選擇其中之一作為主修的專業方向,同時選修其他兩個專業的相關課程。實驗班為學生的專業課程選擇與個性發展提供了充分廣闊的空間。
5樓:匿名使用者
同濟人文學科有自己的強項,錯位競爭,比較強的方向有:外國哲學、比較文學、日語、德語、文化創意等。其中,德語和文化創意是全國前三
6樓:同濟的好學生
同濟幾乎是工科院校,文科類從資金力量到教師力量都差得很遠,建議慎重。
國內哪些大學的教育學專業比較好?
7樓:你的貓跑掉了
18級教育學研究生回答一波
首推北京師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
,先不說這兩所大學本身為頂級的師範院校,且其教育學專業為該校的雙一流a類學科,學校師資、裝置等資源非常具有優勢。
閨蜜就在華東師範大學,經常去他們學校,教育學大咖超級多,而且國內很多教育學專業的相關論壇都在華師舉辦,我們院很多專業課老師都是華師畢業的。華師的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職業技術教育學等專業排名全國第一。
北京師範大學有學妹考進去了,看朋友圈也是經常做本校各種教育學相關論壇的志願者。北師的教育史、比較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等專業排名全國第一。
其次,西南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的教育學專業也不錯,具體可以看一下2023年教育學專業高校排名:
據說華東師範大學招生,畢業院校和考研成績很重要,不考慮學生家庭背景,而且特別歡迎跨專業報考,他們的暑期夏令營並不只青睞專業成績排名前5%的人,更鼓勵成績排名前10%的人報考,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也是錄取的關鍵。
所以想跟考研的小夥伴說,如果想去北師跟華師,哪怕你跨專業也要鼓起勇氣試一試,來自我不敢報考錯失華師的教訓。當然,填志願除了要有冒險精神,實力必不可少,畢竟這才是你能否被錄取的關鍵。
何以犒賞人生,唯有再上征程!加油!
人文社會科學是屬於理科還是文科的
首先,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屬於理科,本科畢業的時候授予理學學士學位.今年來,部分院校也出現了文理兼收的現象.1 心理學的現象和規律需要通過嚴謹的實驗來驗證,所以需要理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的研究方法.所以,你在高中一定要學好物理,尤其是實驗方法.2 另外,本科心理學有門必修課程,叫做統計學,就是通過統...
高分請教這個專業是教育碩士還是教育學碩士
教育碩士與教育學碩士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學位,前者是職業性學位,在我國被稱為專業學位,後者是學術性學位。專業學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與學術性學位有所不同。學術性學位的培養方式以研究性為主,學位課程只要求學習三到四門,最後以研究 為主要成果 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則以課程為主,同時也要求撰寫 一般需要學習十二門必...
教育孩子是老師的事還是家長的事教育學生學習是學校老師的事還是家庭家長的事?
1 老師保證不了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個人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老師只是傳到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因此,想要讓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