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編劇演員劉迪清
稍微懂些歷史,而不是隻看了下學校的課本,都該知道一戰不是德國挑起來的一戰是塞爾維亞刺殺了奧匈帝國王儲而挑起的,德國還曾試圖調停,結果沙俄介入表示力挺塞爾維亞,於是塞爾維亞便向奧匈帝國叫囂,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矛盾越來越烈。德皇三次向俄皇要求別介入讓奧塞調停,沙俄一個軍火販子則慫恿沙俄參戰。之後,在沙俄的慫恿下,奧匈與塞爾維亞互相向對方宣戰。
宣戰之後,沙俄力挺塞爾維亞,加入塞爾維亞陣營,向奧匈宣戰。奧匈向德意求援,看在同盟國的份上共進退,德意答應了。德皇向英國法國請求勿參戰,在英國同意不參戰後,德皇宣佈對俄塞作戰。
之後,法國才緩緩拒絕不參戰的要求並乘機向德國宣戰。英國看著時機差不多了便向德奧宣戰,同時慫恿義大利對奧宣戰。德國感覺被英法背叛,宣佈對英法作戰,義大利交給奧匈。
之後,奧斯曼帝國也來橫插一腳。在奧斯曼前來之後,歐洲幾個實力強勁的大國皆已參戰,歐洲已成亂局,各國紛紛參戰。日本想奪取膠州灣,中國想收復膠州灣,於是中日聯合部隊在膠州灣對德宣戰。
之後,世界亂局,全球大戰。美國是最後一個參戰的,先是當了戰爭販子,賣給英國的軍火在運輸途中被德國潛艇擊毀,美國一怒之下對德宣戰。
德國在一戰是同盟國最強最猛的一個,但不是戰爭發起者。有說塞爾維亞挑起的戰爭,有說是奧匈帝國發起的一戰,這兩種看法各執一詞,皆有理有據,一時間還難以分辨。但認為一戰是德國發起的實屬憨憨行為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戰——德國是後起之秀,實力超過英法,但是由於崛起的晚些,殖民利益分配不均衡,所以德國出於利益需求,加上政治上有軍國色彩、軍事力量雄厚,所以挑起世界大戰。二戰——德國是戰敗國,有屈辱感;30年代爆發世界性經濟大危機,德國為了擺脫困境,在希特勒等野心家、法西斯勢力的控制下發起世界大戰
二戰時期德國的政治制度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德國是在希特勒的**統治下推行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法西斯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變體)。國家社會主義一般又稱作納粹主義,「納粹」(nazi)是德語「國家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稱,原意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deutschearbeiterpartei,nsdap,簡稱國社黨)的黨員與擁護者。
納粹德國指在2023年至2023年期間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領導的納粹黨所統治的德國。納粹德國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為2023年至2023年使用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德語:drittes reich)與2023年到2023年的大德意志帝國(德語:
großdeutsches reich)。「第三帝國」一詞指的是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第一帝國」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1871–1918)「第二帝國」的德國。
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在2023年與2023年被納粹德國吞併,其中捷克被直接吞併,斯洛伐克則是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2023年9月,納粹德國與蘇聯共同瓜分波蘭第二共和國,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至2023年,納粹德國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其中包括法國。其佔領區內的「不受歡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斷受到**。2023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2023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宣戰,發動蘇德戰爭,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
在2023年遭到一連串的失敗後,戰爭的天平開始向另一方傾斜。德國城市遭到盟軍大規模、有規律地轟炸,而隨著戰爭的進行,德軍也面臨著資源短缺問題。2023年初,西方盟國自西向東,而蘇聯則自東向西不斷推進。
4月,蘇軍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8日,德國投降,並簽署投降書,納粹德國宣告正式滅亡。
4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革命直到二戰,德國在政治上主要是反民主的容克封建保守勢力或法西斯勢力佔統治地位,資產階級沒有確立自己的絕對優勢地位,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始終未能健全
5樓:匿名使用者
有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領導的集權制度
二戰時德國政治體制
6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德國是在希特勒的**統治下推行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法西斯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變體)。國家社會主義一般又稱作納粹主義,「納粹」(nazi)是德語「國家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稱,原意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deutschearbeiterpartei,nsdap,簡稱國社黨)的黨員與擁護者。
納粹德國指在2023年至2023年期間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領導的納粹黨所統治的德國。納粹德國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為2023年至2023年使用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德語:drittes reich)與2023年到2023年的大德意志帝國(德語:
großdeutsches reich)。「第三帝國」一詞指的是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第一帝國」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1871–1918)「第二帝國」的德國。
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在2023年與2023年被納粹德國吞併,其中捷克被直接吞併,斯洛伐克則是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2023年9月,納粹德國與蘇聯共同瓜分波蘭第二共和國,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至2023年,納粹德國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其中包括法國。其佔領區內的「不受歡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斷受到**。2023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2023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宣戰,發動蘇德戰爭,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
在2023年遭到一連串的失敗後,戰爭的天平開始向另一方傾斜。德國城市遭到盟軍大規模、有規律地轟炸,而隨著戰爭的進行,德軍也面臨著資源短缺問題。2023年初,西方盟國自西向東,而蘇聯則自東向西不斷推進。
4月,蘇軍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8日,德國投降,並簽署投降書,納粹德國宣告正式滅亡。
從政治、軍事角度說明,在二戰中「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相同的國家聯合起來」的事例? 5
7樓:
2023年 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德國互相派遣學院學習坦克航空和傘兵以及軍事工業
領域的技術和作戰技能;2023年,德國從西面,蘇聯從東面,進攻波蘭,瓜分波蘭
2023年6月德國撕毀條約進攻蘇聯後,蘇聯跟英美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德國,英美支援蘇聯飛機坦克大炮軍火和各種工業農業原料給蘇聯,2023年英美在法國 北非 義大利 ,蘇聯在東線烏克蘭俄羅斯共同對德國進行**
以上國家,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都不同:
德國為軍國法西斯主義
蘇聯為社會主義
英國為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
美國聯邦制共和資本主義
8樓:利比亞滿意得
納粹德國更加接近社會主義國家,他們國內的很多制度相同。但德國存在一戰後被壓迫的民族仇恨,二戰說成一戰的延續更加合適。當然,德國一戰後被東歐的蘇俄,波蘭侵吞了整個東普魯士,不可調節。
關鍵是東歐這塊土地,幾百年來****始終未能有效解決,最後和蘇俄的衝突可以說是必然。希特勒的四處結怨,讓道不同的強大對手聯合在了一起。
9樓:紫衣士
軍事上,締結了兩大陣營:同盟國和協約國.
政治上,英國美國簽定大西洋宣言,締結政治盟友.
一戰和二戰存在著什麼聯絡,一戰和二戰的知識點
關聯一 一戰後,各帝國主義建立起來了凡爾塞 華盛頓體系並不能很好地處理戰勝國之間的關係,對戰敗國的處罰過於激烈,過度限制德國的措施肯定是不可能長久的.這是二戰爆發的政治原因.關聯二 20世紀30年代末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導致各國走了不同的解決危機的道路,在經濟幾近崩潰的德國興起的法西斯主義使德國一步步...
一戰和二戰中國地位有什麼不同,一戰與二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是什麼?
一戰的時候中國沒參戰 二戰的時候是被動受害者 雖然勝利了,但是二戰最大的贏家是美國,軍火販子成為最大受益者 一戰和二戰中國都是戰勝國,但是,這兩場世界大戰,中國作為戰爭國都沒有獲得戰勝國應由的地位。一戰之後,中國割讓了膠東半島給日本,二戰之後,外蒙 琉球喪失。二戰之後,有一個對中國的戰略好處就是一直...
比較一戰和二戰的異同點,一戰與二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是什麼?
一 相同點 1 根本原因相同 都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的結果。2 都產生了錯綜複雜的各種矛盾,出現了軍事對峙基團。3 都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人力 物力上的損失。4 都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推動了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5 戰後都形成了以戰勝國意志為主導的新的國際秩序,建立了具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