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霜幹嘛的

2021-03-22 09:01:27 字數 1477 閱讀 7000

1樓:匿名使用者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豆科植物內蒙黃耆、膜莢黃耆或其他同屬相近種植物的根。

【性味與歸經】甘,微溫。入脾、肺經。

【功效】補氣昇陽,固表止汗,託瘡生肌,利水退腫。

【臨床應用】

1.用於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等症。黃耆健脾益氣,且具昇陽舉陷的功效,故可用於氣虛乏力及中氣下陷等症。

在臨床上用於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朮等配伍;用於益氣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2.用於表虛不固的自汗症。黃耆功能固護衛陽、實表止汗。用於表虛自汗,常與麻黃根、浮小麥、牡蠣等配伍;如表虛易感風寒者,可與防風、白朮同用。

3.用於氣血不足、瘡瘍內陷、膿成不潰或久潰不斂者。黃耆能溫養脾胃而生肌,補益元氣而託瘡,故一般稱為瘡癰要藥,臨床上多用於氣血不足、瘡癰內陷、膿成不潰、或潰破後久不收口等症。

如用於瘡瘍內陷、或久潰不斂,可與黨參、肉桂、當歸等配伍;用於膿成不潰,可與當歸、銀花、白芷、穿山甲、皁角刺等同用。

4.用於水腫、腳氣、面目浮腫等症。黃耆能益氣而健脾,運陽而利水,故可用於水腫而兼有氣虛症狀者,多配合白朮、茯苓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可與活血祛瘀通絡藥如當歸、川芍、桃仁、紅花、地龍等配伍,用於中風偏枯、半身不遂之症,有益氣活血、通絡利痺的功效。對於消渴病症,也可應用,常與生地、麥冬、天花粉、山藥等配伍。

【處方用名】生黃耆、綿黃耆、北口耆(生用,多用於固表、託瘡、利水、利痺等。)炙黃耆(蜜炙用,用於補氣健脾。)清炙黃耆(用麩皮拌炒至微黃色,用於補氣。)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按語】

1.黃耆一藥,原名黃耆,始載於《本經》是一味臨床常用藥物。黃耆具有下列的特點,它不僅常與補養藥同用以益氣補虛;且常與祛邪藥同用以扶正祛邪。

在益氣補虛方面,如配人蔘,則大補元氣;配附子,則補氣助陽;配白朮,則益氣補脾;配當歸,則補氣生血;配參、術、升、柴,則補氣昇陽。在扶正祛邪方面,如在玉屏風散中配白朮、防風,則補散兼施、固表止汗,治衛虛自汗,易感風寒;在四妙湯中配當歸、銀花、甘草,則內補託毒,治體虛癰瘡癤腫難愈者;在防己茯苓湯中配茯苓、防己、桂枝、甘草,則益氣運陽而利水,治皮水肢腫;在補陽還五湯中配歸、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則益氣活血、散瘀通絡,治半身不遂。諸如此類,可見它臨床應用的範圍至為廣泛。

2.本品與人蔘、黨蔘相比較,人蔘的補氣作用較強,且能生津、安神;黨蔘功專補肺脾而益氣;黃耆的補氣作用不及人蔘,但益氣昇陽,固表內託,且能利水退腫的作用則為人蔘、黨蔘所不具。黃耆為補氣扶陽的藥物,故凡氣滯溼阻、食滯胸悶、熱毒瘡瘍、表實邪盛及陰虛陽亢等症,不宜應用。

【方劑舉例】補中益氣湯(《脾胃論》):黃耆、人蔘、白朮、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甘草治中氣不足、清陽下陷、子宮下垂、脫肛,以及肢倦氣短、氣虛發熱等。【文獻搞錄】《本經》:

「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上網買啊,我就是在**買的,用了半年,感覺急救痘痘的效果還行吧,就是***挺大的,因為鼻翼兩側的毛孔粗了許多……

黃芪顆粒和飲片的區別,哪個好,黃芪飲片和黃芪顆粒的區別,哪個好

問的好 黃其中的有效成分黃芪多糖,黃芪皁苷。黃芪黃酮與異黃酮黃芪純專微量元素硒屬與y 氨基丁酸是極難溶於水。六小時以上,黃芪皁苷,黃芪多糖,黃芪黃酮但溶解率在水中溶解的魚僅為15 而四川百利藥業好好黃芪顆粒選取道地藥材正北黃芪採用指紋圖譜技術。確保有效成分溶解度在95 以上。因此,效果會更快更明顯。...

黃芪的功效是什麼,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又稱為北芪或北蓍,亦作黃耆或黃蓍,是比較常用的中藥之一。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春秋兩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晒乾,切片,生用或蜜炙用。用黃芪,只需要記住它有補氣昇陽兼有利水之功就可以了啦。它的另外那些什麼固表斂汗可以以補氣昇陽中得出,至於瘡膿之類的又可在利水之能兼有。另外需要知...

黃芪黨蔘的功效與作用,黃芪黨蔘和紅棗一起煮水喝有什麼好處

黨蔘的主要功效 黨蔘的主要功效是補氣。最宜用於平素倦怠乏力 精神不振。語音低沉 自覺氣短 稍一活動就喘促的肺氣虛弱者。側重於脾胃氣虛的人,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大便稀溏,也宜使用黨蔘。常用黨蔘與白朮 茯苓 炙甘草配伍,這就是補氣健脾的著名方劑四君子湯。肺氣與脾氣都虛的,又宜用黨蔘與黃芪 白朮 茯苓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