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節日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外國的節日對我們的影響

2021-03-22 18:27:58 字數 4649 閱讀 8293

1樓:匿名使用者

據我所知,中國人並不是漸漸淡忘了中國的節日了,而是與世界接軌,就拿英語來說,現在全中國

都在說學英語,但你耳朵裡能聽到多少中國人說學漢語的,但這並不代表國人漸漸淡忘了漢語,只是本土的東西我們已經習慣,而作為西方文化,我們國人其實並不瞭解多少,只是好奇,所以出於好奇心,就對西方節日更感興趣,說白了,中國人過西方節日只是為了玩,並沒有實質上的東西。

2樓:匿名使用者

有很大的影響!節日是文化的重要代表,因而西方節日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軟侵略,如果我們一味的追求所謂的「新文化」,我們就會喪失我們的傳統文化,最後只知聖誕而不知道我們的春節從何來!試問西方是不是也過我們的春節、中秋、端午節?

難道我們的節日對他們而言不是新的嗎?我們應瞭解並想一些方法讓那些只知西方而不知華夏的人知道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是你我的責任!我們接受西方文化,但我們更宣傳中華文明!!!

3樓:匿名使用者

重洋輕土的風氣越來約重,這個是個大問題,我就覺得要有自己名族的風格,不要管別個國家的什麼什麼節日,那對他們有影響以及意義,一樣的,我們的節日也對我們有不一樣的意義。

西方節日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

外國的節日對我們的影響

4樓:石家莊萬通汽車學校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人受外國文化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外國的節日。中國的外資企業也越來越多,不免帶過來外國的風俗。人們每天都在追求新的花樣,新的刺激。

  其實過外國節日對很多方面都有影響,從經濟上講,過外國節日的人多了,比如說情人節、聖誕節,商家的營業額就會劇增,生產節日禮物的公司也多了商品得銷售途徑。對經濟還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從這點看,我們可以而且應該支援過國外節日。

  另一方面崇洋的過程中往往丟掉了我們傳統的節日,這是很不應該的,我們應該在追求時尚的道路上不忘了中國原本就有的文化。這是很讓人痛心的。   不過現在國家把這些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讓我們有時間去過這個節日,是很不錯的,不會丟了傳統節日

5樓:煩煩煩金陵

隨著西方的文化入侵現在呢是越來越難了

6樓:慧新外貿軟體

對外貿生意的人會有些影響,國外客戶放假。

西方節日對中國不好的影響

7樓:

百姓自娛自樂過是沒問題的,關鍵是商業性炒作擴大了洋節在國民,特別是年輕一代中國人中的影響,久而久之也會是西方文化入侵的一種

外來節日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

8樓:shi去的草人

節日在近代中國的演化與西學東漸有著直接的關係。西學東漸並不是文化傳播規律上的引進與吸收,它是資本主義國家和帝國主義列強武力征服下的一種文化推銷。從社會性質上講,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社會開始了「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國近代化開始了艱難的歷程。

同時西方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取向、文化消費等也一併湧入中國,極大地衝擊甚至改變著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中國傳統節日開始向近代化演變。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中國近代節日大致經歷瞭如下幾個階段。

1.1840-2023年:近代節日演化的起步期

2023年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對中國來說是創痛最深的時期,對中國人的心靈來說也是創痛巨深的時期。在這之前,中國人還沉醉於「**大國」的驕虛美景中,不僅對外部世界不瞭解,甚至禁止人民瞭解外部世界。當鴉片戰爭的隆隆炮聲叩開中國的大門時,中國人發現一向被我們鄙視的「夷狄」竟是如此的強悍,他們的「船堅利炮」斍打得我們措手不及。

在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中,這些西方列強都是憑藉手中的「船堅利炮」,在只有區區數萬人的情況下橫行中國大地,逼迫腐朽的清王朝割地賠款、開埠通商,攫取中國的各種權利。這一時期在中國人的文化觀念中,「**上國」「夷夏大防」的觀念還很牢固,儘管受到西方觀念的影響,但在時人的心目中中國的落後只是器物不如人,我們的文化還是遠勝於西人,因此學習西方只限於器物,即**、機械等,文化的保守思想還非常濃厚,在思想文化層面傳統文化仍佔據主流。因此張之洞所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可謂當時思想界的共識。

但隨著西方列強在中國設立領事館、開埠通商、傳教、興辦教育、開礦等規模的擴大,在中國生活的西人越來越多,西方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風俗習慣不可避免地也帶人中國,能夠給中國人民直接帶來新鮮空氣的就是節日習俗。儘管這一時期在中國的城市、農村、沿海、內地還基本上延續自古傳承下來的節慶習俗,但由於受到西方風俗習慣的影響,中國的節日習俗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變異。

與中國傳統節日相比,西方節日習俗的最大特點就是節日娛樂性強、民眾的參與意識強。如我們所熟知的歐洲的狂歡節、聖誕節、情人節、德國的啤酒節等,基本上都是民眾的集體狂歡,鮮有宗教色彩,很少揹負道德倫理的內容;但中國的節日卻與之相反,幾乎每一個節日都蘊含有太多的倫理色彩。隨著中外交往的不斷擴大,中國傳統節日也受到影響,節日的娛樂活動開始受西方影響,漸漸興盛起來。

如元宵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近代以前,一般的商人是不允許放燈的,但在這一時期隨著中外交往的不斷擴大,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這一情況開始有所變化,清廷允許一般的商人在元宵節隨意放燈,實行官民同樂。清明節,民間俗稱鬼節,一般只是掃墓祭奠亡人,很少有娛樂活動;但在這一時期也發生了變化,民問興起了盪鞦韆、放風箏等活動。之所以說這一時期是近代節日演變的萌芽期,就是西方的一些節日開始影響中國,特別是宗教節日。

鴉片戰爭後,西方**教開始從中國東南沿海向內地傳播,傳教人數越來越多,**教節日也開始在民間社會出現。尤其是洪秀全受**教影響創立的「拜上帝教」,吸收西方的宗教節日並創立了六大新的帶有宗教色彩的節日,正月十三的太兄**節、二月初二的報爺節、二月二十二的登極節、三月初三的降節、七月二十七的東王**節、九月初九的哥降節等,都帶有西方宗教節日的色彩,也可以說是西方宗教節日的中國化,只不過稱呼不同罷了。如登極節,其實就是西方的復活節。

洪秀全之所以如此狂熱地創辦帶有西方色彩的宗教節日,一則是宗教禮拜的需要,二則也是希圖利用宗教節日的創辦衝擊封建迷信思想,革故鼎新,為農民政權服務。很可惜,太平天國創辦的這些節日宗教色彩過於濃厚,除了在太平軍中流行外,在民間鮮能推廣。而在廣大的農村,傳統節日還是主流,人們對西方節日的認識還抱著拒絕的態度。

這也說明,在中國近代化的起始階段,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還很脆弱。

此外,由於外國人在華增多,在內地設立領事館、開採礦產、建立學校等,西方的一些習俗開始在內地延伸,西方節日隨之也向中國滲透。西方節日在中國的興起,最主要的是西方人生活習俗使然,他們的一些生活習慣開始影響中國人,尤其是和西方人經常打交道的中國上層人士。這一時期開始進入中國的西方生活方式有賽馬、西餐、西式點心、西式飲料、**會等。

特別是西方的飲食習俗開始在一些沿海通**市出現,尤其是西餐館的開設,更成為近代中國城市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如2023年葛元煦遊歷上海,就看到在上海虹口一帶設有西餐館,不光西人進入,而且「華人間亦往食焉」。而在北京、天津這些大城市,西餐館越來越多,而且名聲也很大,諸如「品升樓」、「德義樓」等,雖然是中國名字,但專門從事「英法大菜」,「請得巧手外國廚房精調西菜」(!

)。像北京西餐館的檔次非常高,有「六國飯店、德昌飯店、長安飯店,皆西式大餐矣」。這些西餐館不全為外國人消費,中國人也有消費者;不僅平時有人去消費,而且在節日期間有不少人光顧。

西方節日期間的生活消費品像麵包、糖果、餅乾、蛋糕、布丁、罐頭等食品和洋酒,也在中國上市,不僅受到中國上層社會的青睞,而且也成為上流社會節日期間的饋贈禮品,衝擊著中國傳統節日的禮品贈送。加之晚清時期維新派鼓吹革命、學習西方、提倡移風易俗,中國傳統節日開始向國際「接軌」,一些節日陋俗受到衝擊,西方節日的「新俗」開始在中國社會蔓延。比如西式名片在中國的使用。

近代以後西式名片傳人中國,並在士大夫階層中廣為流行,特別是過新年,賀年者拿自己的名片投遞,叫「投貼拜年」,一改中國傳統拜年的繁瑣禮儀,頗有新風。由於受到西方習俗的影響,一些維新派還照搬西方的一些做法,增添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新式節日。如梁啟超在戊戌變法期間就積極倡導仿效西方增添一些有意義的新節日,他認為效法西方增添一些新的節日可以讓國民「記已往,振現在,勵將來,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增建強國勇猛、進步、自立的氣氛」,使中國節日內容和樣式不斷豐富多彩。

從這一時期節日的演化可以看出,雖說總體上中國社會依然保持著傳統的節日習俗,保持著古樸多彩的風貌,但西方節日已經開始影響中國社會,儘管這只是剛剛開始。

9樓:石家莊萬通汽車學校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人受外國文化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外國的節日。中國的外資企業也越來越多,不免帶過來外國的風俗。人們每天都在追求新的花樣,新的刺激。

  其實過外國節日對很多方面都有影響,從經濟上講,過外國節日的人多了,比如說情人節、聖誕節,商家的營業額就會劇增,生產節日禮物的公司也多了商品得銷售途徑。對經濟還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從這點看,我們可以而且應該支援過國外節日。

  另一方面崇洋的過程中往往丟掉了我們傳統的節日,這是很不應該的,我們應該在追求時尚的道路上不忘了中國原本就有的文化。這是很讓人痛心的。   不過現在國家把這些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讓我們有時間去過這個節日,是很不錯的,不會丟了傳統節日

西方節日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

10樓:匿名使用者

時下流行過「洋節」

——如何

11樓:楊洪豔

網路**電視的傳播的國外資訊越來越多,有時候忽視了本土文化,加大了外來文化的宣傳,接收者受到客觀原因的影響。。。。

西方節日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有哪些?

求**:中國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對中國青年影響。 謝謝

介紹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節日介紹?

元宵是吃湯圓 紅包的由來 是過去有個魔鬼吃小孩 看到紅色就害怕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 端午 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 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曆即陰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 中秋節 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 八月,故又稱 秋節 八月節 八月會 又有...

中國傳統節日的簡介,中國傳統節日簡短介紹

1 春節 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 年節 俗稱新春 新歲 新年 新禧 年禧 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 慶歲 過年 過大年。在古代民間,人們從歲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 忙年 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 飄色 舞龍 遊神 廟會 逛花街 賞花燈 ...

帶有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

青玉案 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 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行香子 秋與 宋 蘇軾 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 迴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 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鍾。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