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清淨無染
阿彌陀佛,您好。
《佛說十善業道經》(節選)
「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
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
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
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
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
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
四、身常無病。
五、壽命長遠。
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
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
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九、無惡道怖。
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複次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
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
二、多人愛念。
三、人不欺負。
四、十方讚美。
五、不憂損害。
六、善名流佈。
七、處眾無畏。
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
九、常懷施意。
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複次龍王。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贊法。何等為四?
一、諸根調順。
二、永離喧掉。
三、世所稱歎。
四、妻莫能侵。是為四。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
「複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贊法。何等為八?
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
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
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
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
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
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
「複次龍王。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何等為五?
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
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
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
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
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
「複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詞美妙。
五、言可承領。
六、言則信用。
七、言無可譏。
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複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何等為三?
一、定為智人所愛。
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是為三。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
「複次龍王。若離貪慾,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等為五?
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
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奪故。
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
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
「複次龍王。若離嗔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等為八?
一、無損惱心。
二、無嗔恚心。
三、無諍訟心。
四、柔和質直心。
五、得聖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
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無礙心,觀者無厭。」
「複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為十?
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
二、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
三、惟歸依佛,非余天等。
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
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
六、無量福慧,轉轉增勝。
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
八、不起身見,舍諸惡業。
九、住無礙見。
十、不墮諸難。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這是佛說行持十善的善報,反之,則是十惡業的惡報。
佛說十善十惡分別是什麼?
2樓:七情保溫杯
十善是不殺、不盜、不淫、不貪、不嗔、不痴、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
十惡是殺、盜、淫、貪、嗔、痴、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十惡業道即:
一、殺生。
二、 偷盜。
三、邪淫。
四、妄語。
五、兩舌,即說離間語、破語。
六、惡口,即惡語、惡罵。
七、綺語,即雜穢語、非應語、散語、無義語。乃從染心所發者。
八、貪慾,即貪愛、貪取、慳貪。
九、嗔恚。
十、邪見,即愚痴。
3樓:強迫症
十善十惡是佛學術語,十善是不殺、不
盜、不淫、不貪、不嗔、不痴、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十惡是殺、盜、淫、貪、嗔、痴、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十善即十善業,乃身、口、意三業中所行的十種善行為,又作十善業道、十白業道。反之,身口意所行的十種惡行為,稱為十惡,又作十不善業道、十惡業道、十黑業道。
十惡業道即:
一、殺生。
一、 偷盜。
三、邪淫。
四、妄語。
五、兩舌,即說離間語、破語。
六、惡口,即惡語、惡罵。
七、綺語,即雜穢語、非應語、散語、無義語。乃從染心所發者。
八、貪慾,即貪愛、貪取、慳貪。
九、嗔恚。
十、邪見,即愚痴。離以上十惡,則為十善。
依此順序,屬身業者三,屬口業者四,屬意業者三。
4樓:金眼妖瞳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慳貪、不 恚,不邪見
佛說十善業是什麼,佛家講的十善業和十惡業都有什麼?
佛說十善業 一 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 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 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 身常無病。五 壽命長遠。六 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 常無惡夢,寢覺快活。八 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 無惡道怖。十 命畢生天。釋義 第一,對於憂愁恐怖的眾生,常能給予勸慰。第二,時常會對於眾生起慈悲心。第三,永遠斷除一切嗔...
十惡不赦的首惡是什麼,十惡指詳細內
公 題 我國古代 十惡不赦 中的首惡是什麼?九 不義,其實,這一成語有它的淵源,說起它的形成,並且規定絕不赦免,而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 十惡不赦 的說法。六 大不敬。偷盜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偽造御用藥品以及誤犯食禁,比較有影響的有魏時的 魏律 北朝時的 齊律 毆打 控告丈夫和大功以上的尊...
佛教做普佛拜十方是什麼意思?拜的是什麼
普佛就是按儀軌拜十方的佛名號。反省自己的曾經的錯誤,懺悔自己所犯下的業障。一般都用跪下唸誦來代替一佛一拜了,但在中間一段時候,求懺悔者或者前來代替求懺悔者要拜十方佛法僧三寶。十方是 東 南 西 北 東南 西南 西北 東北 上 下。這一段過程叫行十方禮。那麼現場的僧眾代表十方三寶接受你的禮拜。所以有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