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313傾國傾城
指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範的言簡意賅的語句,是人們機智的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是指導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寶,時刻激勵人生取得進步。
【詞目】格言
【拼音】gé yán
【注音】ㄍㄜˊ ㄧㄢˊ
【英譯】 motto and maxim
【基本解釋】
[motto and maxim;adage;apothegm] 含有教育意義可為準則的字句。
【引證解釋】指含有教育意義可為準則的話。
《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蓋聞盤於遊田,《書》之所戒,魯隱觀魚,《春秋》譏之。此 周 孔 之格言,二經之明義。
」 南朝 樑沈約《奏彈王源》:「且非我族類,往哲格言,薰不蕕雜,聞之前典。」 宋司馬光《河間獻王贊》:
「 周 室衰,道德壞……重以暴 秦 害聖典,疾格言,燔詩書,屠術士。」朱自清《論標語口號》:「格言偏重個人的修養,名言的作用似乎廣泛些。」
2樓:姐丶你養不起
格言是一盞照亮人們心理的燈
什麼是名言、格言、警句?
3樓:匿名使用者
名言是很出名的說法,著名的話,一般指名人說的話。
格言,是指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範的言簡意賅的語句,是人們機智的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是指導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寶,時刻激勵人生取得進步。
警句是指簡潔而含義深刻動人的句子,一般是一句話或一段引語,主要用來激勵和告訴當事人某些道理,提醒著使人們在生活中時刻保持著某種精神品格,所以也叫醒句。
格言和名言的引證解釋:近代朱自清《論標語口號》:「格言偏重個人的修養,名言的作用似乎廣泛些。」
警句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八回:「通篇看來,各有各人的警句。」
譯文:整篇看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警句。
擴充套件資料:
名言警句例句:
1、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處:春秋末年左丘明《左傳·宣公二年》
譯文: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2、生活已經已經不完美,為何不在節日般歡騰,而是工作、鬥爭、窮困和苦難的經歷。
出處:別林斯基《十日言》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出處:宋 蘇軾《水調歌頭》
譯文:人有悲傷又歡喜有分離有團圓,月亮有陰晴有圓有缼。
4樓:楊雨涵貓貓
格言、諺語、名言和警句
如何區別
定義格言:含有勸戒和教育意義的話,一般較精練,如「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名言:著名的話。如至理名言。
諺語:在群眾中間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警句:簡練而涵義深刻動人的語句。
相同點:四者都是有一定涵義的話,四者都是被廣大群眾接受認可並相對固定下來的話。
不同點: 四者不同點在於,各有表達上的側重點和特點。
諺語主要強調它的出處來自民間,出自百姓之口,經過廣泛流傳而固定的語句
警句著重表達含義深刻生動,使人特別注意而告誡的句子,強調「警」就是使人特別注意
名言是著重從言論的知曉度來說的,它是著名的,因此名言也常說成「名人名言」,往往名言不僅言論著名,且大家一般知道這句著名的話是誰說的
格言是含有教育意義的話,和警句相似,所以一般把格言和警句連起來合稱「格言警句」。
一個具體問題
關於「『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諺語」嗎?
嚴格說來,這句是名言不是諺語,因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先由三國時董迂所說(見《三國志 魏志》)。
雖然這句話引用很廣泛,但是非常奇怪,人們引用說明道理往往忽視了它的出處,所以許多人以為它來自民間,故許多人常在引用此語時灌之以「古語曰」、「有俗語曰」、「人們常說」之類的說法,連宋代大學者朱熹也沒有提及此語之出處,只說「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朱子讀書法》)看來,董遷之名不「著」,已經為後人所忘記,於是才把它當做了諺語。
諺語是人民群眾口頭上流傳的通俗而含義深刻的固定語句。如: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拾柴火焰高。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心正不怕影斜。 人正不怕影斜,腳正不怕鞋歪。身子正,腳根硬。
男兒兩膝有** 天下烏鴉一般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舉例: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拿來主義》)
諺語的主要特徵是:句式勻整,音調和諧,具體通俗,形象生動。與成語的不同之處在於:一般是句子,通俗易懂。農諺往往帶有地域性。
格言格言是具有教育意義的警句。一般是處於名人之手,而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語句。
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滿招損,謙受益。光陰易逝,豈容我待.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格言的主要特徵是內容精闢促人深省: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格言是什麼意思?
5樓:馮梅葉水
●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在於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巴金●
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愛因斯坦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
愛因斯坦
●人的價值蘊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馬克思●
不要在已成的事業中逗留著!
巴斯德●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培根●
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列寧●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高爾基●
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
伏爾泰●
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
馬爾頓●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
裴斯泰洛齊
●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點的。杜威●科學沒有國境,但科學家有祖國。
巴斯德●
凡在小事上對真理持輕率態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愛因斯坦
●好動與不滿足是進步的第一必需品。愛迪生
6樓:終寄竹欒詩
●人的價值蘊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馬克思●
不要在已成的事業中逗留著!
巴斯德●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培根●
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列寧●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高爾基●
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
伏爾泰●
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
馬爾頓●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
裴斯泰洛齊
7樓:之子兮
格言géyán
含有勸戒和教育意義的話,一般較為精練,如『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格言 [proverb]
文學 簡潔而精闢的諺語,一般用以表達普遍持有的見解和信念。格言是每一種口頭語言和民間文學的組成部分,起源於口述傳說。同樣的格言經常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從古埃及開始的文化社會就收集它們的格言。最早的英語格言集之一《艾爾弗雷德的格言》可以追溯到約1150~2023年。在北美最著名的可能是《窮漢理查德的歷書》裡的格言,這是由富蘭克林在1732~2023年出版的一本年鑑。
8樓:牛開元
hgjfkdls;a
什麼是格言?
9樓:匿名使用者
格言,是指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範的言簡意賅的語句,是人們機智的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是指導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寶,時刻激勵人生取得進步。
引證解釋
指含有教育意義可為準則的話。
《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蓋聞盤於遊田,《書》之所戒,魯隱觀魚,《春秋》譏之。此 周 孔 之格言,二經之明義。
」 南朝 樑沈約《奏彈王源》:「且非我族類,往哲格言,薰不蕕雜,聞之前典。」 宋司馬光《河間獻王贊》:
「 周 室衰,道德壞……重以暴 秦 害聖典,疾格言,燔詩書,屠術士。」朱自清《論標語口號》:「格言偏重個人的修養,名言的作用似乎廣泛些。
」人生格言:
1、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
格言12、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3、驕傲是勝利下的蛋,孵出來的卻是失敗。
4、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招煩惱。清貧樂道真自在,無牽無掛樂逍遙。
5、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6、愛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記一切,卻又小到連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納。
10樓:匿名使用者
格言:含有勸戒和教育意義的話,一般較為精煉,如「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11樓:jlb海盜
格言是包含一定的人生道理給人以啟示的句子
12樓:和穎祝天路
格言就是有著深刻意義,對人有著深遠印象的話。
13樓:悉珺舜良駿
一般較為精練,含有勸戒和教育意義,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範的言簡意賅的語句。
14樓:盍鳴季梓美
是經過驗證的正確的發人深思的話,。。。對人思想有啟迪作用。。。。
我的格言是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比別人多一點志氣,你就會多一份出息;
比別人多一點執著,你就會創造奇蹟。
16樓:蠍之櫻桃
自己相信的話,並會用行動照著去做
關於自尊自重的名言警句格言
誠者,天之道也 誠之者,人之道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 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
關於珍惜生命的格言警句,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
1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2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 在世界上我們只活一次,所以應該愛惜光陰。必須過真實的生活,過有價值的生活。巴甫洛夫 4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5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6 不管饕餮的時間怎樣吞噬著一切,我們要在這一息尚存的時候,努力博取我們的聲譽,使時間的鐮刀不...
關於公正的警句格言,形容公正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德謨克利特 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 清 何啟 公與平者,即國之基址也 清 何啟 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宋 釋惟白 平出於公,公出於道 呂氏春秋 正直者,順道而行,順理而言,公平無私 漢 韓嬰 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 唐 吳兢 持心如衡,以理為平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