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jejt丶鼬
毛烏素沙bai地海拔多為du1100—1300米,西北部稍高,達
zhi1400—1500米,個別地區可達dao1600米左右。東南部河谷低至內950米。毛烏素容沙區主要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與黃土高原之間的湖積沖積平原凹地上。
出露於沙區外圍和伸入沙區境內的樑地主要是白堊紀紅色和灰色砂岩,岩層基本水平,樑地大部分頂面平坦。各種第四系沉積物均具明顯沙性,鬆散沙層經風力搬運,形成易動流沙。平原高灘地(包括平原分水地和樑旁的高灘地)主要分佈全新統一上更新統湖積沖積層。
毛烏素沙漠地區地層條件
2樓:中地數媒
研究區內出露地層比較簡單,除第四系廣佈外,還有白堊系地層出露;部分地區有古近系出露;侏羅系和三疊系地層出露較少[31]。
本區白堊系的主體由保安群構成(圖2.8)。保安群在本區主要分佈於伊盟隆起、伊陝斜坡,地表在北部伊盟隆起有大面積出露,南至靖邊縣南部的白于山北麓為毛烏素沙漠覆蓋,僅有小片出露於地形較高處。
保安群自下而上可劃分為宜君組(k1y)、洛河組(k1l)、環河組(k1h)、羅漢洞組(k1lh)和涇川組(k1jc)5個岩石地層單位。
宜君組(亦稱宜君礫岩)(圖2.9),主要為雜色礫岩、砂礫夾砂岩透鏡體及少量泥岩薄層。多呈扇狀、楔狀、丘狀、透鏡狀產出,從邊緣向內部變薄、尖滅或過渡為洛河組砂岩。
由於在本區分佈有限且與洛河組呈連續過渡,故併入洛河組,統稱為宜君-洛河組。
洛河組(亦稱洛河砂岩),為一套近緣沖積扇→辮狀河→沙漠相沉積組合,厚度一般在250~350m之間,在榆林、鄂爾多斯市一帶有所出露。洛河組的巖性以磚紅、棕紅、紫紅色塊狀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岩為主,少量含礫砂岩、粗砂岩、粉細砂岩,其中砂岩佔地層比例達90%以上,以發育巨型交錯層理、板狀層理為特徵(圖2.10)。
岩石結構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較高,結構疏鬆,孔隙發育且連通性好。
圖2.8 保安群殘留厚度等值線圖
圖2.9 宜君-洛河組殘留厚度等值線圖
圖2.10 洛河組巖性**
環河組在北部內蒙古境內成片出露,與洛河組整合接觸,厚度一般在200~600m之間。本區以河流相沉積為主,偶見湖泊沉積。巖性為紫灰色、棕紅、青灰色岩屑長石砂岩、砂岩、含礫砂岩為主,夾棕紅色泥岩、泥質粉砂岩等,鈣泥質接觸式-孔隙式膠結,發育多個粗→細的沉積旋迴。
羅漢洞組(k1lh)地表呈「廠」字形出露於鄂爾多斯-鄂托克旗以北,定邊-鄂托克前旗以西的盆地邊緣地帶。羅漢洞組是繼環河組河湖沉積相之後,鄂爾多斯盆地復抬升,氣候逐漸轉為乾旱,形成以河流、沙漠相為主的沉積組合(圖2.11)。
該組在北部主要為沖積扇→辮狀河相,巖性由棕紅、薑黃色砂岩、含礫砂岩、礫岩夾透鏡狀泥岩、砂質泥岩組成;南部西側主要為辮狀河相→沙漠沙丘亞相,巖性主要為棕紅色、紫紅色不等粒、中粒、中細粒岩屑長石砂岩、鈣質細砂岩、長石石英砂岩夾紫紅色泥岩、粉細砂岩薄層。
圖2.11 羅漢洞組中的槽狀層理(達拉特旗:左)及河流相沉積(杭錦旗:右)
涇川組主要分佈於伊克烏素—杭錦旗一線及西部鹽池一帶,南北向呈條帶狀斷續出露,與羅漢洞組連續過渡(圖2.12),厚度最大在300m以上。涇川組下部在伊克烏素—杭錦旗一線以北為典型的山麓洪沖積相和辮狀河沉積,巖性為黃綠、灰綠色礫岩夾灰白、棕紅、灰黃色灰質砂岩;上部為土紅、黃綠色中細砂岩、含礫粗砂岩與礫岩互層,富含鈣質結核。
鄂托克旗布隆廟、鄂托克前旗西部大廟、北大池一帶為湖泊相沉積,巖性為藍灰、灰綠、棕灰色及磚紅色中薄層狀泥岩,夾灰綠、黃灰色鈣質細砂岩和泥灰岩,區域性夾薄層狀假鮞狀灰巖透鏡體。向南至鹽池縣哈巴湖相變為鐵鈣質膠結的泥岩、粉細砂岩、中粒長石砂岩和岩屑長石砂岩互層沉積,厚40餘米。
古近系—新近系在地表出露於西部及中部,底部不整合於白堊系及更老地層之上。其中古近系(e)在本區中部及西部連續出露,其中漸新統清水營組巖性為褐紅、磚紅色泥岩、粉砂岩夾灰綠色砂岩、泥岩及石膏層,區域性夾灰白色石英砂岩、砂質泥岩、泥灰岩,厚度變化較大(數十米至近800m)。新近系(n)零星出露。
本區第四系以風積砂層(q)為主,構成毛烏素沙漠的主體。其次分佈有洪積層、湖積層、風積黃土層、衝湖積層、沖積層、衝洪積層等。
1)風積黃土:主要分佈於區內黃土樑上。時代為晚更新世後期。巖性以土黃、淺黃色粉砂為主,其次細砂及粘土,質地疏鬆,易崩塌,垂直節理髮育,含鈣質結核。厚度一般5~50m。
2)衝湖積層(qp):包括上更新統薩拉烏蘇組、全新統的衝湖積層。薩拉烏蘇組主要分佈於區內東部和南部,為河湖相及風積相沉積。
巖性底部為1~2m的黑灰色泥炭、泥砂層,中部為淺棕黃色細粉砂土、粉砂、砂質粘土及中粗砂互層,上部為淺灰色粘土質,含鈣質粉砂層,厚5~90m。
3)全新統衝洪積層:主要分佈於河漫灘及
一、二級階地上,呈條帶狀延伸。巖性為灰黃色、淺黃色細中砂及砂礫石層。鬆散,分選差,具水平層理或斜層理,沿層面有礫石及泥灰質團塊富集,厚度5~20m。
4)全新統風積層:區內分佈最廣,巖性以灰黃色、黃褐色中細砂、粉細砂為主,結構鬆散,顆粒均勻,磨圓度中等,成分以石英為主。由西北向東南,粒度有由粗變細的趨勢。
本層不整合覆於各地層之上,厚度1~30m。
毛烏素沙漠地區地表水系統
3樓:中地數媒
(1)地表分水嶺
橫穿鄂爾多斯盆地中部的白于山近東西向的區域地表分水嶺,為區域一級地表分水嶺,把鄂爾多斯盆地分割成南、北兩個徑流特徵完全不同的徑流區:南部徑流表現為向心式,北部徑流表現為離心式。
本區的二級地表分水嶺有東勝-四十里樑-安邊,新召分水嶺,把本區進一步分割成烏蘭木倫河-無定河(i-1區)、摩林河-鹽海子(i-2區)、都思兔河-鹽池(i-3區)三個徑流區(圖2.3)。
本區的**分水嶺有陶圖分水嶺、烏力桂廟分水嶺、哈拉漢圖分水嶺、馬什亥巴拉根分水嶺、樂井分水嶺等,這些**乃至其他一些次級分水嶺控制著湖淖、河流等周圍的局域地下水徑流(圖2.3)。
圖2.3 研究區地表分水嶺示意圖
(2)地表水系
按地表水系,可將毛烏素沙區分為內流區、外流區及過渡區。
內流區分佈於西部、西北部及中部,短小的溪流分別注入苟池、北大池、敖包地、波羅池等鹽湖中,或尖滅於流沙中,由於地形閉塞,徑流很不暢通,潛水主要消耗於蒸發,地下水礦化度較高。內流區的面積約佔全區總面積的60%。
外流區主要分佈於東部及東南部,有無定河、禿尾河及窟野河等。西北部有都思兔河及其支流苦水溝,均排入黃河。無定河上游為紅柳河,發源於黃土高原,向北至巴土灣附近折向東,至魚河堡附近又折向東南。
其左側支流有納林河、海流圖河、白城子河及榆溪河等,其右側支流有蘆河、黑河等;禿尾河位於東部,其上源為圪求河、宮泊溝;窟野河在本區最東部邊緣,屬於本區的流域面積不大,主要切入黃土。外流河的面積約佔全區總面積的40%(圖2.4)。
這些河流由於受本區氣候和地質條件的影響,除東部地區外,河系均不發育。東部降水較多,地層由黃土狀物質構成,抗蝕能力差,所以流經這裡的窟野河,溝谷比較發育,河網較密。向西雨量逐漸減少,地層屬侏羅系、白堊系砂岩,上覆厚層的風化殘積砂和現代活動沙丘,滲透能力很強,因而發源於這裡的河流,河系均不發育,如榆溪河支流很少,且全部集中於左岸,而西部的海流圖河、納林河幾乎沒有一條支流。
再往西和西北,逐漸過渡到內流區,並向北延伸與鄂爾多斯高原中部內陸無流區相接。
總之,毛烏素沙區屬內、外流區域過渡地帶,地勢平坦,起伏不大,流沙覆蓋普遍,分水界線很不明顯。
為什麼說毛烏素沙漠是「世界沙漠最強的暴雨中心」
4樓:半山樹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抄現,毛烏bai素沙漠之所以成為世界沙漠的暴雨中du心,zhi主要是因為鄂爾多斯高原以及其周dao圍特殊的地理條件所致。在鄂爾多斯高原西部分佈著南北走向的賀蘭山山脈,北部則是東西走向且呈現為彎月形狀的陰山山脈,東部是南北走向的呂梁山、蘆芽山等山脈,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面環山、向東南開口的喇叭口地形。在夏季7、8月份,由東南海面向北推進的東南季風,雖然經過長途跋涉到達毛烏素沙漠邊沿的時候已成「強弩之末」,但是因為這裡特殊的三面環山的喇叭口地形,季風中攜帶的水汽便會在此產生匯流和輻合,造成大量的水汽堆聚,繼而沿著山坡向上爬升,從而產生了較大的降雨雲系,使得毛烏素沙漠有了相對於其他沙漠更多的降水。
正是處於這樣獨特的地形構造之內,使得毛烏素沙漠夏季降水量佔據了全年降水量的60%到70%,暴雨次數則佔到了全年總次數的80至86%。正是有了這些難得可貴的水資源,使得毛烏素沙漠周邊有了綠洲和人煙,孕育了燦爛的文明奇蹟。
毛烏素沙漠被人類消滅了,人類可以消滅世上所有的沙漠嗎
你知道螞蟻森林嗎?你在螞蟻森林裡種過樹嗎?沒有也沒關係,不重要。重要的是,近年來我們國家和社會各界對治理荒漠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記得前兩年在新疆旅遊的時候,導遊也告訴我們那時的新疆建設兵團對當地的荒漠進行了改造,將很多沙地變成了綠地,親眼看到的時候覺得還是很難以置信。沙漠真的能被消滅嗎?中國四大沙漠...
描寫沙漠的詞語描寫沙漠的成語
浩瀚無邊,廣闊無垠,茫茫千里,一望無盡,浩蕩沙海,飛沙揚礫,荒蕪之地,不毛之地。四個字 碧藍明淨 不毛之地 殘垣斷壁 寸草不生 大漠孤煙 飛沙揚礫 飛沙走石 風沙侵蝕 風沙驟起 戈壁荒漠 廣闊無垠 廣袤無邊 廣袤無垠 海市蜃樓 寒風冷雨 瀚海無邊 浩蕩沙海 浩瀚無邊 浩浩渺渺 荒無人煙 荒蕪之地 黃...
福州地形地勢是什麼樣的,福建的地形地勢特徵
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 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2154平方千米,其中市區總面積1786平方千米。南部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 北部為山地,從西南向東傾斜 西部為中低山地 東部丘陵平原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