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金牛咲
戰國七雄包括: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
1、秦國(前770年-前207年)
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大國的基礎。
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
2、齊國(前2023年-前221年)
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疆域為位於今天山東。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呂氏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在戰國中晚期稱王(曾一度稱東帝)。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國統一六國,齊國覆滅。
3、楚國(前2023年-前223年)
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
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滅亡。前209年,楚地起義軍將領項梁起事,在薛城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新「楚懷王」,重新建立楚國,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派人殺死楚懷王熊心。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兵敗自殺,劉邦建立漢朝。
4、趙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國君嬴姓趙氏,為商朝名臣飛廉(蜚廉)次子季勝之後,原為趙侯。趙烈侯六年(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始命趙烈侯趙籍為侯。
至趙武靈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稱王,至王遷,前222年,滅於秦國。
趙國全境東北與東胡和燕國接界,東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南與衛、魏、韓三國交錯接界,北與樓煩、林胡接界,西與韓、魏兩國交錯接界。國都在晉陽(今太原),前425年遷中牟(今鶴壁),前386年趙敬侯遷到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
5、魏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
周朝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領土包括現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陝西東部、河北南部。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後魏國稱為樑國。
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但在以後的戰爭中,魏國開始衰落。傳至魏王假,於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
6、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
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州市)。
由於地處中原,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所以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使韓國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於前230年被秦國所滅,所在地設定潁川郡。
7、燕國(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22年)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023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是為燕召公。前7世紀,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併薊國後,建都薊(今北京市)。
燕國國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諸侯列國中始終處於中下游地位。
前228年,秦滅趙,燕太子丹暗派荊軻刺秦,最終失敗,荊軻被殺,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發兵攻燕,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衛軍逃遼東。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虜燕王喜,燕國滅亡。
2樓:匿名使用者
齊楚燕趙韓魏秦
齊:山東
楚:湖南湖北安徽江蘇一帶
燕: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遼東半島一帶
趙:河北、山西一帶
韓:河南西部、陝西東部一帶
魏:河南一帶
秦:陝西、四川北部、甘肅、寧夏一帶
3樓:小傲氣中華
秦、齊、楚、趙、魏、燕、韓
秦在西,齊在東,楚在南,燕在北,趙、魏、韓在中間(並稱三晉)。
其中秦最為強大。
4樓:匿名使用者
齊:山東
楚:湖南湖北安徽江蘇一帶
燕: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遼東半島一帶
趙:河北、山西一帶
韓:河南西部、陝西東部一帶
魏:河南一帶
秦:陝西、四川北部、甘肅、寧夏一帶
滅亡順序:韓趙魏楚燕齊 秦統一六國
5樓:匿名使用者
秦、齊、楚、趙、魏、燕、韓(其中最秦強)
戰國七雄是哪幾個國家
6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七雄是指戰國時期的七個最強的諸侯國,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體系(楚文化、齊文化、秦文化、三晉文化、燕文化)。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七個國家被歷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國。小國尚有鄭、衛、東周、魯、滕、鄒、費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
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
7樓:三刀
秦、齊、楚、燕、韓、趙、魏
戰國七雄是指戰國時期的七個最強的諸侯國,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體系(楚文化、齊文化、秦文化、三晉文化、燕文化)。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七個國家被歷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8樓:匿名使用者
國名 都城 都城現今所在地 國土在今省份
齊國 臨淄 山東淄博東北 山東、河北的一部分。
楚國 鄢郢 湖北荊州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帶,後發展至江蘇、重慶、廣西等地。
燕國 薊 北京 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
韓國 新鄭 今河南新鄭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國 大梁 今河南開封 陝西、河南一帶,極盛時地跨陝、豫、冀、晉、魯、宛六省
趙國 邯鄲 河北邯鄲 山西、內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國 咸陽 陝西咸陽 陝西、甘肅、後發展至四川、重慶一帶
9樓:羽球飛揚
齊、楚、燕、韓、趙、魏、秦,戰國七雄對峙的時期,天下大勢,在分分合合中,從**開始走向統一,七個實力最強的諸侯國,是齊 、楚 、燕、韓 、趙 、魏 、秦 ,這七個國家被稱作「戰國七雄」。在七個諸侯國之中,以秦國國力最強。除馮為王,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
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同時其餘六國也在函谷關和崤關之東,所以也稱為「關東六國」。
10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七個國家被歷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11樓:匿名使用者
秦,楚,燕,趙,韓,魏,齊
12樓:潮如凡受皎
齊楚燕趙韓魏秦
齊:山東
楚:湖南湖北安徽江蘇一帶
燕: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遼東半島一帶
趙:河北、山西一帶
韓:河南西部、陝西東部一帶
魏:河南一帶
秦:陝西、四川北部、甘肅、寧夏一帶
13樓:袁傅香戊壬
戰國七雄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七個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七個實力最強的諸侯國,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被稱作「戰國七雄」。
在七個諸侯國之中,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戰國七雄」包括哪些國家?
14樓:遊子逸
戰國七雄指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七個最強
的諸侯國,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體系(楚文化、齊文化、秦文化、三晉文化、燕文化)。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七個國家被歷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國。小國尚有鄭、衛、東周、魯、滕、鄒、費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
15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七雄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七個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七個實力最強的諸侯國,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被稱作「戰國七雄」。
在七個諸侯國之中,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16樓:亓馨咎範明
「戰國七雄」指我國東周後期七個強勢諸侯國的統稱,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
戰國七雄分別是哪七個國家?
17樓:我也想知道阿
戰國七雄:
指的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和秦國七國,戰國時期天下**割據,而且也遠不止只有這七個諸侯國,但是由於這七國的實力最強,彼此之間最能夠互相抗衡,所以它們才被稱為是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哪幾個國家戰國七雄地圖古今對照
而如今的戰國七雄的位置,是我國第 二 第三階梯的中東部地區的主要省份,如河北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江蘇省等。1 齊春秋時期,齊桓公首霸中原。春秋末年,齊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併。田齊立國時,已經進入戰國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齊侯。太公和之孫桓公午在國都臨淄的稷下置學宮,設大夫之號 招聚天下賢士。前386...
戰國七雄指的是哪國家,戰國七雄指的是哪七個國家
齊,楚,燕,韓,趙,魏,秦,這就是戰國七雄。戰國七雄分別是哪七個國家?戰國七雄 指的分別是齊國 楚國 燕國 韓國 趙國 魏國和秦國七國,戰國時期天下 割據,而且也遠不止只有這七個諸侯國,但是由於這七國的實力最強,彼此之間最能夠互相抗衡,所以它們才被稱為是戰國七雄。戰國七雄分別是 秦國 楚國 齊國 燕...
古代的戰國七雄,具體有哪幾個國家
戰國七雄包括 秦國 齊國 楚國 趙國 魏國 韓國 燕國。1 秦國 前770年 前207年 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大國的基礎。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