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史談歷史
絲綢之路在絲綢交換的背後是整個世界物產資源的大匯聚、大融通。除了絲綢之外,中國傳入西方的主要商品還有瓷器、茶葉、漆器等;西方傳入中國的主要有胡麻、胡桃、胡蘿蔔、胡瓜、葡萄、石榴、琥珀、香料等。尤其是明代通過絲綢之路傳入的玉米和番薯兩大高產作物,對康乾盛世時期的人口增長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近代以前,中國的科技文明一直在世界發展中佔有獨特地位,中華文明貢獻給世界的先進技術,絕不止有四大發明。如秦漢時期,中原的鑄鐵、打井、耕作等先進技術和農業生產工具通過絲綢之路傳至中亞地區。文明的交往與傳播從來都是雙向的,明清以來,西方傳教士帶來的先進科學技術,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動力。
總之,絲綢之路促進了文明的交流、交往、交融,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促使生產力不斷髮展,人類不斷進步,形成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在人類文明交流互鑑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
2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
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列舉絲綢之路中互學互鑑的一項事例
3樓:愛漂漂淼淼
「一帶一路」不僅是商貿通途,也是一條不同文化和文明相互借鑑、交融之路。古絲綢之路上,中華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和歐洲文明交相輝映。新時代下,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鑑,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中得到傳承和發揚,以文學、中醫藥、**、影視等多種文化和藝術形式進行的人文交流,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人民中廣泛開展。
比如:中國四大發明傳入印度、歐洲,印度的醫學、佛教、製糖技術傳入中國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對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發展起到什麼作用
4樓:小汐子
陸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西方世界相互瞭解的最早視窗之一。
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國的絲織品在歐洲享有盛譽,特別是在羅馬帝國,將中國的絲織品當作珍貴物品,稱中國為「絲國」;當年羅馬共和國執政官愷撒曾穿著絲袍出現在劇場,轟動一時,後來穿中國絲袍成為羅馬上層的社會風尚。
中國的西漢和東漢時期,處於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國封建社會初步繁榮階段,早已創造出儒教、長城、秦始皇陵等至今有世界影響的文化成就;當時的歐洲正是羅馬帝國時代,處於奴隸制社會鼎盛階段,歷史上記載的是愷撒大帝和屋大維的故事、**教的故事;中國文化影響了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羅馬文化也影響了歐洲和地中海地區,當時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地區缺乏的就是相互瞭解、相互交往和相互吸收,所以通往中國的絲綢之路在世界文化交往的歷史上是有非常的意義的事件,遠比新航路開闢早2023年。
其次,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西域少數民族接受先進文化、瞭解外部世界的通道。
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技術和絲織品以及金屬工具傳到西域,極大地促進了西域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第三,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
中國古代的世界壯舉有長城、秦始皇陵、大運河、敦煌莫高窟,舉世公認,遊客如梭;比較起來,絲綢之路完全可以列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的壯舉,因為它表現了中國人向世界開放的前瞻性。其次,歐洲與中國沒有往來,古代的中國人也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即使到了後來的清朝,中國觀念影響下的朝鮮有一幅《世界地圖》,將中國作為中心佔據全圖,周圍是一圈大海、再一圈堤壩,海洋中用不計其數的小長方條表示許多島嶼包括日本以及許多根本無法知道的「小人國」、「女人國」等,直到鴉片戰爭時,中國的皇帝還自認為中國是「**上國」,鬧出了許多笑話。可是,早在鴉片戰爭以前大約2023年的西漢,中國人就在為絲綢之路的開通作大量準備了。
第四,絲綢之路是現代中國西部開發最需要了解的第一個故事。
今天,加快西部大開發是黨和國家在世紀之交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21世紀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從歷史的角度看西部開發,首要任務之一是瞭解中國古代社會經濟中心的西部有過的繁榮及其原因,瞭解遠在2023年以前的絲綢之路的歷史。瞭解絲綢之路的歷史這條古道,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線起來,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這條東起中國古都長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東岸的古絲道,有一半在新疆。因此,位於歐亞大陸中心的新疆,正是古往今來東西文化薈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許多著名歷史人物活動過的地方,留下了無數歷史遺蹟和稀世文物。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開闢後,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宋代,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當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國內運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於是海上絲綢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藥之路之稱。明初鄭和下西洋時,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巔峰。鄭和之後的明清兩代,由於實施海禁政策,我國的航海業開始衰敗,這條曾為東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貢獻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逐漸消亡了。
絲綢之路的路線(最好不要超過二十字)
5樓:聖誕老東東
絲綢之路是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
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絲綢之路之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漢都城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崑崙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今埃及亞歷山大,公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併),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遊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裡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擴充套件資料
絲綢之路歷史意義:
古絲綢之路是由大國發揮引領和推動作用、其他國家和地區積極參與協同的交流互鑑之路。古絲綢之路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參與、共同推進的產物,同時也是以沿線一些大國的引領為重要動力、各種文明相互薈萃交融的產物。
古絲綢之路是以共同克服包括戰亂破壞在內的各種困難、實現和平交往為主流的交流互鑑之路。古絲綢之路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共同奮鬥、為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鑑和共同進步、從而為整個人類文明發展作出巨大歷史貢獻的偉大之路。
6樓:04人嗎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漢代開闢)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闢)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闢)
7樓:匿名使用者
經中亞部分的獨聯體、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而達地中海東岸,全長7000多公里,中國境內的絲綢之路總長4000多公里,約為絲綢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強。
8樓:陳丄丅
無!!!!!!!!!!!!!!!!!!!!!!!!!
9樓:匿名使用者
1 路線
1.1 東段
1.2 中段
1.3 西段
1.4 其他
(14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
10樓:唯念一萌
(1)路線:a長安—b河西走廊—c今新疆地區—d蔥嶺—e西亞(安息)—f歐洲(大秦)。(答出其中三個地名並與圖中字母對應正確,即可得3分)
作用:促進了東、西方兩大文明相互交流、相互滲透。(2分)
(若答出「絲綢之路是聯絡中外的紐帶,是溝通東、西方的橋樑」或「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商品和物資的交流」等亦可)
(2)標誌性事件:新航路的開闢(答出「哥倫布發現美洲」等亦可) (1分)
影響: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絕的狀態,開始把世界聯成一個整體;擴大了各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任答一點2分)
(3)消極影響: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遭到破壞,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
積極影響:推動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和發展;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國傳播,衝擊了傳統思想觀念;使有識之士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任答一點2分)
(4)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現實,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一切優秀的文明成果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應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和個性化;在堅持自己的優秀文化的同時,要不斷吸收其他文明的精華;要用寬容的心態尊重人類社會的不同文明等。(任答一點2分)
試題分析:
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絲綢之路的準確識記,依據醫學知識可知,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最終形成著名的絲綢之路,路線是:從a長安出發,通過b河西走廊,c今新疆地區,d蔥嶺,運往e西亞(安息),再轉運到f歐洲(大秦);作用:促進了東、西方兩大文明相互交流、相互滲透;對促進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至今仍然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第(2)問,主要考查新航路開闢的相關史實,依據材料中的「公元2023年前後,使世界不同地區的文明」,再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這一標誌性事件是開始於15世紀末的新航路的開闢;新航路的開闢以後,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第(3)問,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闢給中國的帶來的影響的準確理解與認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材料裡的「2023年~19世紀末,西方文明以其強勢對亞非拉地區的文明形成巨大的衝擊」,指的是,新航路開闢後,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滿足本國的需求,所對中國進行的侵略和掠奪。這一個歷史階段,發生在中國的歷史事件有,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同時還有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一批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事件。這些歷史事件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中消極影響是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遭到破壞,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積極影響就是:
推動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和發展;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國傳播,衝擊了傳統思想觀念;使有識之士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探索。
第(4)問,主要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圍繞材料的主旨分析歸納,通讀材料可以知道,此題主要講的是如何對待不同民族所創造的不同的文明,在各國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因為自然環境、地理區域等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文明,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現實,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一切優秀的文明成果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我們應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和個性化;一個方面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好自己的優秀文化,同時也要不斷吸收其他文明的精華;要用寬容的心態尊重人類社會的不同文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絲綢之路里面描寫東西方交流的句子
張騫向漢武帝介紹了西哉各國的方位 人口 兵力 風俗 物產 相互關係以及對漢朝的態度等情況。聽了他的陳述,人們才知道,西域並不是王母娘娘和眾神居住的瓊瑤仙境,也不是傳聞中的流沙千里 草木不生的恐怖世界,那裡有許多希望和漢朝友好通商的國家。於是漢武帝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聯合烏孫等國共同抗擊匈奴,打通了通...
看著絲綢之路上的巨型石雕我們彷彿看到了什麼彷彿聽到了什麼?第
我們彷彿看到了當年絲 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情景,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看著絲綢之路上的巨型石雕,我們彷彿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旅行不斷的景象。彷彿聽到飄忽在大漠中悠悠的駱駝時鈴聲。絲綢之路的彷彿看到了什麼故事 主要內容 絲綢之路 這篇課文先以一個小故事點出了中國絲綢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發了...
唐朝向南發展絲綢之路的路線是怎樣的
唐代以前,隨著羌族和吐谷渾等的興起和活動,早已開闢了青藏高原和南疆地專區相通的道路。如在北魏明帝時,屬宋雲 惠生西遊印度,曾由今青海柴達木盆地北邊,涉行沙磧,直穿阿爾金山到達絲路南道上的且末後,再往西去。此外,559年,乾陀羅僧侶因那崛多東來時,走的也是相反方向的同一路線 他是經由絲路南道的和田至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