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牡丹亭的藝術審美論述牡丹亭的藝術審美800字

2021-03-04 08:13:48 字數 5499 閱讀 9800

1樓:會昌一中的學生

一、陰陽相合、圓融歸一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夢的解析》一書中,有著著名的論斷———夢是某種願望的達成。在大型舞劇《牡丹亭》第一幕閨塾•驚夢中,杜麗娘與丫鬟們在晨讀,她們春情萌動,無心於刻板的學習,心隨鳥兒一樣飛向了牆外的世界。在春色宜人的後花園枕著春光入夢,在夢中與柳夢梅相見,兩情相悅,身心相許。

受封建思想的約束,人性要受到一定的壓抑。青春年華正是談情說愛的時期,可是他們卻不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要通過媒人介紹才能相互認識,甚至在婚姻大事上要由父母決定。壓抑得太久的內心願望,只能通過做夢來實現。

杜麗娘年芳二八,正是情竇初開的年齡,希望與自己心愛的人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她夢見了她的意中人柳夢梅,從兩人相遇時柳枝輕輕的觸碰,到相識時眉目傳情的細微處理,再到兩人相愛時的深情舞蹈,都是在夢中完美實現。在一張荷葉做成的「床上」,他們纏綿悱惻,互相傾吐著愛慕之情,兩情相悅,身心相許(見圖1)。

為了營造古典的文化意蘊,編導通過柳枝、荷花的巧妙運用,特別是荷花床的巧妙運用,表現出了他們愛情的清純淡雅。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荷花高雅聖潔,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淡雅高潔,同時荷通「和」,寓意和和美美。特別是荷花床上兩人「接吻」的動作設計兩人對立相跪、柳夢梅身體前傾在上為陽,而杜麗娘身體羞澀的往後仰為陰,兩人手掌相對盟誓生死相依。

這一經典動作的設計營造出了含蓄典雅、純潔美好的意境,很好地詮釋了陰陽相和。最後一幕柳夢梅身穿著一件牡丹花紋的大紅色長袍,緩緩從舞臺在臺口走向舞臺的中間,兩人徐徐升起、合穿一件衣服緊緊相擁、合二為一(見圖2),此時舞臺的背景也是大紅的牡丹圖案,營造出一個新婚的洞房,給人以祥和美好的審美感受。在第二幕寫真•離魂當中,杜麗娘相思成疾,病入膏肓。

知道自己不久就要離開人世,她在病榻前叫來丫鬟,取來柳枝為自己留下青春嬌美的畫像,並期許自己的畫像有朝一日能為意中人見到。

就在奄奄一息即將陰陽相離之際,杜麗娘的父母撕心裂肺、極力挽留、痛不欲生,就在此時有一個扮演杜麗娘鬼魂的舞者,一襲白色的衣服吊著威亞、身體筆直從床邊升起,很好的表現了杜麗娘已經離開了陽間,去了陰曹地府。第三幕魂遊•冥誓,柳夢梅在街市上買下了杜麗娘的寫真畫像時,杜麗娘的遊魂追隨柳夢梅到達梅花觀中,兩人情深意切、海誓山盟。但是兩人畢竟已陰陽相隔,索命無常把杜麗娘無情的帶走,柳夢梅與杜麗娘難捨難分。

由柳枝而延伸出來的水袖舞是柳夢梅內心世界的情感表達,柳通「留」,在古代通常是在友人或者情人分別時,折柳相送,表示挽留,道具柳枝的運用有著巧妙的隱喻功能和文化內涵。當我們將要由宗教轉向藝術,轉向舞蹈的時候,首先就要對超越有所準備。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終極指向就是宗教的物件。

文化產生的內在動因就是人的超越精神。一種文化如果沒有超越,就是僵死的,沒有活力的。宗教也是藝術,是舞蹈的一種內在精神。

如果說宗教是「向人發出的籲求」,那麼藝術也是向人和人的精神世界發出的籲求,它在這世界中播撒真善美的鮮花,並最終領著人類走向聖潔,走向超越。中國古代女性地位社會地位低下,個人命運無法自己把握,受到了封建禮教的嚴重束縛,但是她們的思想和精神是自由的,他們同樣渴望擁有自己的愛情、渴望社會公平正義。在生前壓抑的情感和無法完成的願望,驅使她們寄希望於死後化為鬼魂幫助她們來完成。

這種靈魂可以脫離肉體的形神二元的思想觀念,展現了中國文化獨特魅力,表達了人們對於追求真正人性的深層思考。舞劇「牡丹亭」的結構中包含著慾望與道德的抗爭,在陽間現實生活中體現出超我的一面,道德壓抑著慾望,而在陰間的鬼域世界中體現出本我的一面,慾望衝破道德,走向了心靈、意識與精神的自由。舞劇中他們在陽間不能相見,他們藉助了鬼魂(生魂和亡魂)在無數次的圓自己的夢,至真至純的愛情最終感動的陰間的小鬼和判官,最終放杜麗娘還陽。

在舞劇「牡丹亭」中存在著人間、地府、仙境三種空間,存在人、鬼、神仙三種生命形式。雖然在舞劇的主題不是「永生」,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表現了一種生命的公平、永恆、圓滿的願望。中國鬼戲儀式原型和夢幻原型中關於死、慾望的理念並不是中國鬼戲真正的命題,原型背後反映出來的關於「忠善者長生」的人生信念和「公平圓滿」的生活願望才是中國鬼戲真正的情感核心。

[3]36杜麗娘本是忠善賢良的淑女、生命的隕落是非正常的,為了彌補遺憾、追求公平圓滿的強烈情感始終貫穿著舞劇始終。舞劇「牡丹亭」忠於原著,通過絲絲入扣舞蹈的表演,展現了人性的美好,這種獨特的審美理想很好地詮釋陰陽相合,圓融歸一,這個「一」也理解為迴歸了「人本」。

二、虛實相生、情景交融

虛實相生、情景交融是中國舞蹈審美追求之一,也是舞蹈創作在意象營造過程中的一個具體原則,還是舞蹈鑑賞中的一個審美標準。「虛」和「實」在舞蹈中是以象來體現。舞蹈的動態視覺意象就是一種「實象」與「虛象」的互滲交融。

正如呂藝生先生所說:「舞蹈藝術的形象作為物理實在的人體,它的活動證明它的存在,但其藝術形象只在意象中存活,所展現的形象實際是虛幻的是並不真實的存在。它既有卻無,既無卻有。

」所謂情景交融,是藝術作品中內在的思想感情與外在的景物相互融合,共同營造出藝術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境。在民族舞劇「牡丹亭」序,春天奼紫嫣紅開遍,編導設計了花神和樹精,花神個個俏皮可愛,動作中設計多以小的跳躍,和點的頓挫來表現花神的靈動。文學裡面有著比興的手法、借景抒情、託物言志,舞劇中借用花神和樹精,節奏清新明快,舞步跳躍俏皮,描繪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春天的景象,讓人感受到了杜麗娘春情萌動的內心真實世界。

在第二幕寫真•離魂當中,杜麗娘生命結束,變成了靈魂出竅飄然而去,讓人倒吸一口涼氣,把我們未曾見到的虛無變成了可視的真實存在。而杜府的門窗、以及小姐的床榻、家人為之痛哭流涕卻的場面又是那麼的寫實,好像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件事情一樣真實。在接下來「靈空」雙人舞和群舞表演中,兩人都身著白色的素衣,手拿柳枝互相纏繞,綿綿情意娓娓道來,好像徹底擺脫了人世間的禁錮,在另一個純淨、自由的世界裡舞蹈,這個靈人的形象設計,其實就是舞劇編導虛構出來的,舞蹈中「靈空」的空靈虛幻情景營造,與主題雙人舞蹈相得益彰。

舞劇結構的精心設計,以及所呈現出來的意境,恰恰是杜麗娘與柳夢梅內心精神世界真實寫照。在第四幕冥判•回生,杜麗娘向判官和小鬼訴說自己生死經歷,陰間冥府鬼魅森嚴,小鬼們面目猙獰、牛頭馬面,判官,這些只是在民間傳說中出現的虛無形象,在舞臺上卻如此活靈活現。判官拿著兩面旗幟在舞臺中間發號施令,掌握著人的生死大權,小鬼們個個畢恭畢敬在舞臺上來回穿梭,營造了地獄的審判場景。

杜麗娘在判官面前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深深感動了小鬼們,小鬼們紛紛求情。杜麗娘的行為大膽,她衝向舞臺的臺口,縱身一躍跳入了樂池,以表她對愛情堅貞不渝、生死不改的決心。小姐生病杜府著急的心情,通過舞臺上幾扇門的開關、抓藥家丁的匆忙腳步的設計,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來。

舞美、燈光顏色的變幻,一場生離死別、扣人心絃的愛情故事,以舞蹈的形式給觀眾們帶去了全新的視聽享受。

不管是在第一幕閨塾•驚夢中的荷葉上定情的雙人舞設計,還是第二幕:寫真•離魂;第三幕:魂遊•冥誓;第四幕:

冥判•回生,清新淡雅的江南景色、委婉含蓄的詞曲意境、欲說還休的肢體語言交相輝映,共同推進舞劇故事情節發展(見圖3)。柳夢梅出現在杜麗娘的夢中,讓我們感受到了杜麗娘的實、柳夢梅的虛。然而杜麗娘離魂的剎那,我們卻發現杜麗娘變成了一個虛無的想象,這時柳夢梅卻又成為了一個真實的書生再次出現。

人鬼之戀穿越時空,人間、地獄、靈空,始終讓人感受到了虛實兩條線在交替進行。雖然觀眾知道杜麗娘在舞蹈中明明是已經死去,但是在舞臺上杜麗娘的人物形象卻又是那般情真意切。除了杜麗娘、還有索命無常、牛頭、馬面、以及判官等鬼神、鬼魂形態的多樣性融於整部舞劇當中。

這些形象都是歷代人們對於鬼魂的不斷加工創造而成的,多樣的形態更多的是以精神的樣式存在,深深地活在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裡,而不是以物質的形態充分表現出來。都是舞蹈藝術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超現實延伸,也是編創者內心情感和精神的言說。

三、形神相依、氣韻生動

「形神相依」是指舞蹈的外在動作形態與內在的精神思想相互依存。「氣韻生動」是指藝術作品有血有肉、活靈活現,人物形態和生命狀態熠熠生輝。就舞蹈藝術而言,氣韻生動就是舞蹈動態節奏體現出來的一種韻律,使得所要表現的物象形神兼備,活靈活現,精神氣韻高度協調統一。

舞蹈依靠動作姿態來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思想情感。民族舞劇「牡丹亭」不管是柳郎還是杜麗娘,以及花仙、春神、小鬼、判官、靈人,舞蹈動作外在的設計,都與所塑造的人物內在情感緊緊相扣。杜麗娘身旁的花仙燦爛絢麗,動作誇張,點的跳躍處理,以及身體的s曲線的扭動和手中飄帶的甩動,這種外形動作的創編其實是杜麗娘那春情萌動的內心世界的外化。

在第一幕:閨塾•驚夢中,杜麗娘第一個出場的動作設計是古典舞「擰傾」的一個動勢,手腳極力往前探出(見圖4),就給人以衝破藩籬,追尋自己夢想的感覺。杜麗娘在後花園裡枕著春光進入夢鄉。

杜麗娘在閨塾中的一段舞蹈,與同伴們在書房中嬉戲打鬧,俏皮可愛。她們與先生陳最良還開起了玩笑,捉起迷藏,先生頓感無奈,這段群舞就把杜麗娘的性格和內心情感表達了出來。在夢裡,她與柳夢梅相遇。

這是男女主角柳夢梅、杜麗娘第一次相遇。柳夢梅手持柳枝,杜麗娘擦肩而過,柳枝好像觸碰到杜麗娘的衣襟,麗娘抬頭一望,兩人眼神有了第一次交流。可初見柳郎,大家閨秀杜麗娘不免羞澀,好像觸電一般,她轉頭、遮面,想看又有點不好意思,一隻手小臂內收,另一隻手卻向著柳郎伸去,身雖未動,但心已悄然飄向意中人,演員通過這些細膩的舞蹈動作,將少女初見情郎時的嬌羞與欲罷不能的情感表達得恰到好處。

杜麗娘的動作清新典雅,在氣質上呈現出江南婉約的舞蹈風格,把一個有教養的大家閨秀塑造出來。柳夢梅的動作設計分寸有度,瀟灑飄逸,不是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而是飽讀詩書、溫文爾雅的書生。情投意合的兩人很快拋卻生疏,默契十足、兩相呼應的雙人舞,演繹出了男女主角頓生好感、彼此鍾愛的浪漫情感。

第二幕:寫真•離魂,杜麗娘彌留之際用柳枝為自己留下嬌媚的畫像,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心愛的郎君相見。舞蹈編導設計出了一組動作,杜麗娘一直扶在病榻前,有氣無力作畫。

柳枝從手中掉落的一瞬間,既是畫作的完成,也是生命的終結。在第三幕:魂遊•冥誓,杜麗娘在花仙子的託舉中前往冥府,她始終保持著一種飄逸的感覺,當遊魂到街市上看到赴京趕考的柳夢梅買下她的畫像時,她便不顧一切追隨柳夢梅而去。

在梅花觀中杜麗娘趁柳夢梅熟睡之際,把自己的寫真畫像拿到手上仔細端詳,一個是鬼、一個是人,杜麗娘明明就在劉夢梅的眼前,可是兩人卻不能相見。編導設計出了柳夢梅在舞臺上奔跑的動作,既表現出了柳夢梅焦急的心情,又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其實編導是想通過這樣的動作設計,讓我們更加親切的感受到,好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個故事,女主角並沒有死去,只是短暫的休克,柳夢梅聽到這個訊息焦急萬分奔向杜麗娘。

中國傳統文化中好奇尚怪的美學傳統,為人物形象的多樣化提供了條件。鬼魂形象能上天堂下地獄,超越生死界限的特殊能力,在舞臺上產生了奇幻之美。在小鬼的形象設計上,編導為演員設計了一個獸面的模型,結合了現代的光電設計,在黑暗中,舞者的身體是一副副骨架,雙眼冒著紅光,張牙舞爪的露出動物的野性。

動作的設計上還採用了街舞的元素,節奏短促有力,常常打破原有的節奏,再加上**的襯托,製造出了陰森恐怖的氣氛,把一個個冷酷無情、奇幻古怪的小鬼形象呈現出來。判官站在一面大鼓上面色赤紅,一副紅色的髯口隨著舞蹈動作左右甩動,他手拿兩面旗子,一面是死,一面是生,表情威嚴,動作乾淨有力,給人以大公無私,剛正不阿、大義凜然之氣(見圖5)。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經典的「牡丹亭」又稱「還魂記」,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劇之一,數百年來,經過多種藝術形式的演繹,藝術形象深入人心。對於一種精神幻想的東西———鬼魂形象,虛幻的身份和超自然的力量,不僅為編導帶來了創作的自由和更大的想象空間,而且也創造出了非同尋常藝術意蘊。舞蹈編導和演員藉助作品中這類精神幻想的形象,進行大膽的藝術構想和創造,來表達藝術形象主體真實的精神、情感和意念。

大型舞劇「牡丹亭」,舞蹈演員高超的舞蹈技術,舞臺上燈光佈景的精美絕倫,傳統文化的精神氣韻與現代高科技交相輝映,唯美的藝術追求,大大地提升了舞劇牡丹亭的觀賞性,讓人們再次感受到中華民族經典愛情帶來的心靈震撼,同時也把中國的民族舞劇事業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京劇《牡丹亭》講的是啥內容《牡丹亭》講的是什麼內容?

主要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故事簡介 南宋時期南安太守杜寶之獨女杜麗娘,在聽聞家庭教師陳最良的詩經 關關雎鳩 一課之後,居然動了思春之情,於夢中邂逅一書生,醒後因思念夢中情郎,鬱鬱寡歡而亡...

簡要概括《牡丹亭》的故事情節,牡丹亭的故事梗概

牡丹亭 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牡丹亭 的積極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作者運用大膽的想象 藝術的誇張和曲折離奇的戲劇情節,將現實社會同陰曹地府統一起來,將人與鬼統一起來,...

湯顯祖《牡丹亭》全文

全文沒找到,但是大概這樣的一個故事 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位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從花園回來後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