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大自然的詩句都有哪些

2021-03-05 09:18:19 字數 5667 閱讀 9078

1樓:楚濂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秀:秀麗。

屯:駐,聚集。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訊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閒。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

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 林花著雨燕支溼,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萱草:

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洩:

透露。唐 杜甫《臘日》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

「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

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

水岸平地。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半;多數。

未勻:參差不齊。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

京城裡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賀知章《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 《渭城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在隱居輞川時,曾創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詩。他自編為《輞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絕句各二十首,內容主要是描寫輞川別業附近的風景,抒發隱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寂靜的山澗裡,辛夷花自開自落,自生自滅,不假外物,不關世事,也無人知曉。

這是一個遠離塵囂的世界,也是詩人王維主客觀契合一體的獨特意境,簡直就是佛家空無寂滅觀念的象徵境界。所以明代文論家胡應麟說,此詩是「入禪」之作,「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內編卷六)王維在這裡所創造的意境,生於象外,是一種詩境與禪境的合一體,它具有極大的暗示性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能取得這種藝術成就,不能不說是得利於他對佛學的鑽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薰陶。 王維被後人稱作「詩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親崔氏持戒安禪三十餘年。王維和弟弟王縉「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葷血」(《舊唐書·王維傳》)。王維於31歲時,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絕塵累,「迥無子孫」(《責躬薦弟表》)。

他還撰有多篇有關佛教的詩文,對佛學有較高的造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維信仰的是禪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禪。南宗禪是佛教思想與中國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的那套隨緣任運的人生哲學,為中國士大夫知識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備的處世良方。

而南宗禪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國特色的詩歌創作有相通相似之處。宋代文論家嚴羽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滄浪詩話》)。

妙悟即是對禪的識見力,也可表現為對藝術的感受力。詩和禪都需要敏銳的內心體驗,都重啟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南宗禪講「頓悟」,常使用形象的表達方式傳法,特別強調直覺、暗示、感應、聯想在體悟中的作用。

王維參禪有得,自然對這種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體會。他把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融匯到人生觀中,把宗教情感化為詩思,創造出一種「空」、「寂」、「閒」的詩的意境。禪宗崇尚山林勝景的風格,也對王維自覺地親近山水,發掘山水的美學價值,具有引導和啟示作用。

王維在《竹裡館》一詩中這樣描寫他的內心體驗: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人獨坐在幽深的竹林裡彈琴長嘯,無人知曉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來相伴。大自然最瞭解他內心的孤獨,明月的清輝帶給他一種寂靜的快樂。物我合一而物我兩忘,禪意與詩情水**融。

《鹿柴》也是這樣的: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空山裡寂靜無人,只聽見深林裡飄蕩著斷續的人聲,一縷夕陽透射在密林深處的青苔上,是那樣的恍惚而悽清。這正是王維所追求的那種遠離塵囂的空寂的境界,雖然孤獨,卻也蘊藉。 清代王漁洋說,王維的這類小詩「字字入禪」,「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蠶尾續文》)。

也就是說,王維的這類山水詩具有禪趣、禪悅、禪味,言有盡而意無窮,傳達出了禪的意蘊。自然,也就充分表現了詩人對山水美景的獨特品味。 王維並不一定只到渺無人跡的所在去尋求禪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熱鬧的農家生活: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新晴野望》 一場春雨,洗滌塵垢,景象一新。農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氣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遠景組成有層次的畫面,水色明亮,峰巒碧翠,光和色的對比十分和諧。表面上,我們看不出這首詩的禪意。實際上,那場春雨多象是佛家淨瓶傾下的聖水,把萬物洗滌得明淨空靈。

只不過萬物把禪境和詩境融會得太妙了,他並沒有讓禪理壓倒詩趣。當然,我們關注的是那種對農家生活的讚美之意,欣賞的是山水美的靈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禪理。 王維是一位詩歌、**、繪畫、書法兼長的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味摩詰(王維)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其言精闢,切中肯綮。

王維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畫家。他用蕭疏清淡的水墨筆法作畫,創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後人稱作山水畫南宗的開山祖。他的繪畫強調寫意,追求神似,表達主觀情致,故「畫物多不問四時,如畫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蓮花同畫一景」,「難可以形器求也。

」(沈括《夢溪筆淡》引張彥遠語)所以,王維又被稱為中國文人寫意畫之祖。繪畫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詩的情韻和意趣,即畫中有詩。用這種繪畫思想去凝視自然山水,發為詠歎,造境入詩,必然詩中有畫的神韻。

王維在繪畫、**、書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藝術素養,使他在詩歌創作時,比一般詩人更能精確地、細緻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響以及大自然的千變萬化,並將之訴諸筆端。也更會用辭設色,注意詩歌音調的和諧。詩中有畫的意境,詩中有**的流暢,詩中有書法的變化。

這樣就無形中形成了他獨有的「詩中有畫」和「百囀流鶯,宮商迭奏」的詩歌藝術風格。我們在欣賞他的山水詩時,應緊緊把握這個特色。 王維善於概括地抒寫雄奇壯闊的風景。

這類詩氣魄雄偉,意境開闊,白描筆法,粗線勾勒,而且角度富於變化。請看《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藹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太乙峰是終南山(可泛稱秦嶺)主峰。詩從主峰著筆,總攬全山,寫出了終南山雄偉磅礴的氣勢。前幾句寫終南山的高大雄渾,末二句撇開山寫人,更反襯出山之崇峻,正象山水畫裡常用人身與山勢構成對比一樣。

「白雲」二句尤其出神入化。每一個有登山經驗的人讀了這首詩,都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此詩寫登山,下面的《漢江臨眺》則是寫臨水: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這首一首描寫襄陽風景的詩。先寫楚地的形勢,中寫江流浩蕩的景觀,末寫流連忘返的情意。

粗線勾勒,境界壯闊,全是白描的寫法,甚至不寫山色是青是紫,是濃是淡,只說其若有若無,象一幅水墨山水畫。詩人把握的是總體印象,而且是用詩思而非肉眼統攝的圖象(這點與西方詩歌邏輯有別),表現出中國畫散點透視的藝術效應(這點又與西洋繪畫邏輯有別)。王維類似的詩句很多,如: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等。 王維也善於捕捉音響、色彩、畫面、感受相交織的動人一刻,統一於最能傳達情韻的意境之中,用恰當的語言表現出來。請看他的山水小詩《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寂靜無人的春夜山林裡,四季桂無聲無息地飄落。

忽然明月東昇,空山灑滿光輝,山鳥被驚醒,在山澗裡發出鳴叫,顯得格外清脆,更襯托出月夜春山的幽靜美好。「人閒」有的版本作「人間」,其意亦可通,「桂花」就可釋為月華。詩人以靜寫動,以動寫靜,動靜結合,把讀者帶入更優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

詩人是抓住「月出驚山鳥」這一最富表現力、最引人遐想的動人一刻寫的。這是一幅富有**感的月夜小景。與《辛夷塢》的空寂入禪相比,此詩熱烈活潑,富有人間氣息。

王維有一首描寫深秋景色的小詩,名為《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荊溪源於陝西藍田縣西北。紅葉即楓葉。早行山中,一路欣賞山景,忽然覺得衣服溼了,以為是下雨,細看卻無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中嵐氣,衣服大概就是讓它打溼了吧!

詩人把遊客的這個感覺過程濃縮在兩句詩裡,寫得十分有趣。此詩有色彩:白石、紅葉、翠嵐。

有音響:溪水衝激石床。也有遊人的感受。

詩雖短小,卻是包蘊豐富。唐代書法家也是詩人的張旭也作有一首七絕《山中留客》: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陰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詩中的「沾衣」是實寫,展示了雲封霧鎖的深山的另一番景象。王維詩中的「溼人衣」卻是寫幻覺和錯覺,寫出了濃翠欲滴的山色給人的詩意感受。

兩詩異曲同工,各臻其妙。 王維的五言律詩《山居秋暝》更是一首集詩畫樂於一體的佳作: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描寫大自然的詩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沁園春 長沙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山園小梅 其一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斷句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

讚美大自然美景的詩句古詩,描寫大自然景色古詩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春日 宋 朱熹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參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 唐 張若虛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詠柳 唐 賀知章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錢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

描寫大自然優美的語句有哪些描寫大自然的優美語句有哪些一小段

1 杉樹枝頭的芽簇已經頗為肥壯,嫩嫩的,映著天色閃閃發亮,你說春天還會遠嗎?2 太陽無語,卻放射出光輝 高山無語,卻體現出巍峨 大地無語,卻展示出廣博。3 遠處的山連綿起伏,有高有低,錯落有致,怎能不讓人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山一旁的松樹挺得筆直。4 太陽剛露臉的時候,我沿著小河往村裡走,那麼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