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健康向上的海角
定期儲蓄最大的問題就是儲戶用到錢時儲蓄還沒到期,下面介紹幾種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方法一:不等分儲蓄
將一筆錢分別存為金額不等的幾張定期,這樣可以獲取定期利息,同時用到一定數額時可以取出其中的一筆或幾筆,這樣就避免了將所有的存款轉為活期而遭受較大的利息損失。
如:將1萬元分別存成500元、1000元、2000元、2500元和4000元。這樣,如急需提取500元,只需動用500元的定期就可以了。
方法二:逐年儲蓄
某儲戶有2萬元,可以以1萬元為單位分別存1年、2年定期。1年後,就可將到期的1萬元轉存為2年定期。兩年後,持有的定期全部為2年期,只是到期年度依次相差1年。
這種儲蓄機動性強,可隨利率變動進行調整,同時又可獲得2年存款的高利息,增值取用兩不誤。
方法三:逐月儲存
假如每月拿出3000元用於儲蓄,選擇一年期的定期每月存一筆,存足一年後,便有12筆定期。這時,第一筆定期到期,只需將利息和本金取出,和另外3000元相加,又可存一筆定期。一旦急需,只需支取近期所需的定期即可。
這種方法比方法二更靈活。
以上儲蓄組合的特點是積累性強,收益高,支取靈活。
1.辦理部分提前支取的5000元按實際天數結算活期利息,樣剩下的存款仍可按原有存單存款日、原利率、原到期日計算利息。
2.如能正常在次到期轉存後按銀行當天公佈的一年期利率.如不變化還是3.25%
3.不變,按當時存入時的利率結算,利率變化不受影響
4.到期後本金和利息一起轉存為下一期本金
5.如不想取利息,自動轉存方便.
2樓:戰痘女人坊
定期存款未到期提前取出來,只是沒有了利息(實際按活期計算利息,很低,目前活期利率是0.36%,習慣上認為是沒了利息),哪有扣什麼幾千的?
08年以前倒是有一個利息稅(現在已經取消了),是在你僅有的活期利息里扣掉20%的利息稅,讓你的利息更少,也不可能讓你的本金減少啊。
你3月7號剛存的37000,現在取出來也沒啥大損失,多次降息後,一年期利率2.25%,與活期差別不大,且你才來過了1個多月,如果我沒算錯的話,你明天去取款的話,除了本金,能得到21.5元利息。
3樓:禮泉果子飄香
定期不夠時間就取錢,無論取多少,都會按活期給你算利息,前段時間朋友存了17w,一個月才60活期利息,你可以算下你的利息能拿多錢
4樓:星火
按7個月3萬元的活期算。其實你從銀行取出來不划算,建議你向親戚朋友借一下,每月拿你的工資換他們也行的!
5樓:徐晟嘉
做部分提前支取,其中五千提前支取,利息按活期算,二萬五千仍然按定期算,到期後算一年定期利息。一張定期存單在一個固定存期內只部分提前支取一次。
我在農行辦理了一年的理財型的存款中途可以取出嗎?
6樓:一生有你乀
可以的,但是利息很少。
如果提前支取,是不會按定期利率計算利息的,只會按活期利率計算利息,而現在活期利率只有0.4%,如果急用的話是可以去取的,不急用不建議取。
7樓:小魚
很明顯復,你買的不是什制麼存款,而是短期理財型保險。也就是說,你被人忽悠了。
當然,如果你能夠到期了再去取出(實質上是去退保),應該還是能有一定收益的,本金也是安全的。
但是如果你非得中途取出,其實就是提前退保,那樣不僅會損失收益,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支付一筆手續費,結果就是可能連本金都無法保證全額取回。
所以建議你既然已經被人忽悠了,那就吃一塹長一智,這一回就堅持到底吧,持有一年後,趕緊去退保取出。以後也別聽人家亂忽悠了,買的什麼東西自己務必搞清楚,否則吃了虧也怪不到別人,畢竟這都是買者自負的。
——【moneydoc】請採納
8樓:烈酒半壺
如果是有時間規定的話
每到時間 中途是不可以取出來的
9樓:冰狼
可以去,不過如果提前去的話,可能就按活期算利息了
三萬元錢2023年存一年定期利息有多少
若在招商銀行存的1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是1.75 3萬元存滿1年後可得利息是525元。利息 本金 年利率。2016年郵政存定期一年一萬利息178元利息。以2015年10月24日執行的最新年利率 三萬元人民幣定期一年有多少利息?按目前一年的利率1.75 算,存3萬的利息是525元 三萬元的定期一年存款...
我從農行存的定期,掛保險的那種,存了一年,可是存摺上寫著轉取,什麼意思啊
你應該是買的保險吧,銀行是可以 保險產品的,購買保險是有保單的,保單裡會註明收益年限以及相關的責任,按照保單年限執行,就可以領取收益的。定期存款轉賬取出來存成保險了!我在農業銀行存了一年死期,為什麼存摺上顯示轉取了 轉存有自行虛動轉存和約定轉存兩種,辦理定期開戶時只有開局巖通這個功能才轉存,不然到期...
老闆欠我三萬元工資並寫了欠條己拖一年沒還怎麼辦
1 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申請時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 2份 證據清單和相應證據材料 2份 身份證影印件 1份 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拖欠勞動報酬的,自解除勞動關係之日開始計算。若已過時效,則不受法律保護。2 若不涉及其他爭議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