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u盾
刻不容緩
baikèbù róng huǎn
[釋義du] 刻:片刻;容:容zhi許;緩:延緩;dao耽擱。一專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屬容形勢十分緊迫。
[語出] 清·李汝珍《鏡花緣》:「胎前產後以及難產各症;不獨刻不容緩;並且兩命攸關。」
[正音] 刻;不能讀作「kē」。
[辨形] 刻;不能寫作「克」;緩;不能寫作「援」或「暖」。
[近義] 迫不及待 火燒眉毛
[用法] 多用來形容事情非常緊迫;急需去做。一般作謂語、定語
拖得越久出現問題越多,用成語是怎麼說的來著?
2樓:匿名使用者
蟻穴潰堤
發 音 yǐ xué kuì dī
釋 義 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
出 處 三國魏•應璩《雜詩》:「細微可不慎,堤潰自蟻穴。」
比喻因細微不慎而釀成大禍。語出《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蠙之煙焚。」
形容「堅持下去就會有一個好的結果」的成語有哪些?
3樓:夜璇宸
鐵杵成針、滴水穿石、鍥而不捨、繩鋸木斷、持之以恆
一、鐵杵成針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釋】: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譯文】:鐵杵磨成針好似,心堅硬杵有成針天
二、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解釋】:水不斷下滴,可以鬧穿石頭。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譯文】:用繩子不停的鋸木頭,木頭才會斷,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
三、鍥而不捨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釋】: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出自】:戰國 荀子《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譯文】:(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四、繩鋸木斷 [ shéng jù mù duàn ]
【解釋】: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譯文】:一天一錢,千日千錢,用繩子不停的鋸木頭,木頭才會斷,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
五、持之以恆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釋】:持:堅持;恆:恆心。長久堅持下去。
【出自】: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
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譯文】:你的短處,在言語欠笨吶,舉止欠端重,讀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如果能從這三件事上下一番苦功,進而用嚴厲的,持之以恆,不過一兩年,你的進步就慢慢可以察覺到了。
4樓:94紅燒魚
鐵杵成針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
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繩鋸木斷 [ shéng jù mù duàn ]: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心堅石穿 [ xīn jiān shí chuān ]:意志堅決,能將石頭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堅定,事情就能成功。
【造句】
鐵杵成針:不要抱怨孩子天生無愛,愛與被愛是鐵杵成針百年樹人的本領,就像走路一樣,需反覆練習,才會舉步如飛。
愚公移山:我們要有愚公移山一樣的鬥志,堅持不懈,永遠不放棄,去登上夢想的彼岸!
水滴石穿:不管做什麼事,我們都應該有水滴石穿的毅力。
繩鋸木斷:功夫不負苦心人,只要功夫到了,定能繩鋸木斷,取得可喜成果。
心堅石穿:心堅石穿,橫下一條心,戒菸方能成功。
形容一個人一直對一個人很好,突然不再這樣了,那個人很生氣。被能用什麼成語或者古文?
5樓:匿名使用者
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
成語是沒有的
6樓:彭倩
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中國有句古語''鬥米成恩,擔米成仇''。
就是說,幫助援助別人要掌握火候、要適度、要看物件,否則會適得其反。對一些有困難的人,你少給他一些,他會把你視為恩人,如珍惜**一般看待「鬥米」。但如果你從此就沒完沒了地「給」「送」、把對方養成了衣來伸飯來張口的懶蟲,那麼早晚有一天他會把你的支援和幫助視為理所當然。
而且胃口越來越大,最後直到你供養不起了,他便翻臉指責,結果,大恩人卻變成了大仇人。這就是給少給多的轉換,這也是好事變壞事的辯證,鬥米成恩、擔米成仇是也。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好。一開始,感激不盡。可是久了,便是習慣了。
習慣了一個人對你的好,便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有一天不對你好了,你便覺得怨懟。其實,不是別人不好了,而是我們的要求變多了。
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
7樓:居然百封
碗米成恩,袋米成仇。
8樓:小處做起
恩將仇報 只想到這個
春秋五霸中的成語故事
9樓:匿名使用者
呆若木雞
紀渻子是春秋時訓練鬥雞的行家,由於他的名聲太響亮了,於是齊王也把他找來訓練鬥雞。
十天之後,齊王問他:「鬥雞現在訓練得怎樣了?」紀渻子回答說:
「雞的性情高傲,時候還不到。」十天後齊王又來問他:「這回鬥雞該訓練好了吧?
」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它現在還不能沉住氣呢。」一個月後齊王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可是紀渻子還是搖頭說不行。
又過了十天後,紀渻子告訴齊王鬥雞訓練好了,那隻鬥雞非常厲害,別的雞一見到它就嚇得像木頭一樣呆住,可見它真是天下無敵的鬥雞!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
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援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
「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臥薪嚐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嚮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
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據《戰國策·趙策一》記載,春秋末年,晉國的大權落到智、趙、魏、韓四卿手中,晉定公實際上成了傀儡(kuǐ lěi)。公元前458年(已進戰國時期),晉定公派使者去請求齊、魯兩國出兵討伐四卿。
四卿得到訊息後,聯合出兵攻打晉定公。定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結果病死在路上。
定公死後,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史稱晉哀公。智卿智伯獨攬了朝政大權,成為晉國最大的卿。其他三卿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
智伯分別向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了土地。當他要求趙襄子割地時,遭到了嚴厲拒絕。智伯非常惱怒,立即派人傳令給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他們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趙襄子。
趙襄子估計智伯會攻打他,忙找謀臣張孟談商量。張孟談建議到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到了晉陽,趙襄子發現能夠打仗的**很少。
張孟談勸道:「這裡的圍牆是用一丈多高的楛(hù)木做的,殿柱是用銅鑄的,這些都是製造**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韓兩家攻打晉陽,由於魏、韓不願為智伯賣命,智伯無法取勝。
晉陽被被智伯水淹,圍困了整整三年,由於地面積水,老百姓都在樹上搭起棚子來居住,城裡糧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凍餓成病,軍心也開始動搖了。一天,張孟談面見趙襄子,說:「魏、韓兩家是被迫的,我準備去向他們說明利害,動員他們反戈聯趙,共同消滅智伯。
」趙襄子聽了非常高興,連連拱手錶示感謝。
當天夜晚,張孟談潛入魏、韓營中,說服了魏桓子和韓康子,決定三家聯合起來消滅智伯,事成之後平分智氏之領地。到了約定的那一天,趙、魏、韓三家聯合進攻,殺得智軍四散逃竄,智伯被擒。從此,晉國成了趙、魏、韓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張孟談向趙襄子告別。趙襄子急忙挽留。張孟談說:
「你想的是報答我的功勞,我想的是治國的道理,正因為我的功勞大,名聲甚至還會超過你,所以才決心離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君臣權勢相同而永遠和好相處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請你讓我走吧。」趙襄子只好惋惜地答應了。張孟談辭去官職,退還封地,隱居到負親丘去,在那裡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
後人將「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改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成語,提醒人們記住過去的教訓,以作後來的借鑑。
10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公;
戰國七雄的故事:春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七個實力最強的諸侯國,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被稱作「戰國七雄」。
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結成聯盟,打敗了齊、秦、楚等大國,成為較強盛的國家。後來這個聯盟破裂,齊國、秦國興盛。
戰國中期,魏**隊攻打趙國,趙國請齊國幫助退兵。魏國內部空虛,大軍事家孫臏帶領齊國的軍隊直接去打魏國的首都。魏**隊本已攻破趙國首都,聽見自己的國家情況危急,便急忙從趙國撤軍去救魏國,剛走到半路,就遇上了埋伏的齊**隊,齊**隊堵住魏**隊,打了個大勝仗。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例——「圍魏救趙」。
兩年後魏國進攻韓國,齊國的軍隊在孫臏的指揮下圍魏救韓。齊軍假裝後退。第一天撤出後營地留下的爐灶足夠做10萬人的飯;第二天留下的爐灶只夠做5萬人的飯;第三天留下的爐灶減少到只夠做3萬人的飯。
魏軍從爐灶的數量推測,以為齊軍大量逃亡,於是挑選了精銳的士兵,追趕齊軍,一直追到馬陵(今天的河南省境內),結果被埋伏在這裡的齊軍徹底打敗。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兩次戰役後齊國取代了魏國稱霸中原。
戰國後期,秦國越來越強盛,其他6個國家都不能單獨抵抗秦國,於是就想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秦國。秦國為了打敗其餘的六國,挑撥六國之間的關係,促使他們都和秦國親近。各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一到關鍵時刻常常不能齊心合力,結果給了秦國機會。
秦國先後征服了其他國家,並滅了周王室,統一了中國。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
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
「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
」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
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
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
因此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
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佈「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明朝劉如孫根據這個有名的歷史故事,寫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朝野猶誇紙上兵」。後來,人們便引申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只會空談教條,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