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之前核算肯定有問題,在最後一年,利息調整科目餘額+票面利息應當等於實際利率法計算的投資收益金額,攤餘成本期末餘額為0.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後續計量,為什麼要採用攤餘成本?
2樓:我是南大一枝花
因為持有至到期初始計量可能是折價或者溢價,說明實際利率不等於票面利率,所以應該還原本質,用實際利率法確認投資收益,所以準則規定,持有至到期投資採用攤餘成本後續計量。
1,無論持有至到期投資還是可供**金融資產,只要涉及攤餘成本,說的就是債券投資,不包括權益投資。不過,可供**金融資產裡的債權投資,雖然用到攤餘成本,但後續計量要與公允價值進行比較;
2,所謂攤餘成本,白話點講,就是攤出多餘的利益或損失後的成本,由於購買債券有可能多花錢,也有可能少花錢,也有可能花的錢和麵值一樣,所以為了準確反映實際利率,而採用攤餘成本:
比如:1.面值1000,票面利率55%,5年期,花了1000,那麼實際利率也是5%,這時每一期的攤餘成本都是一樣;
2.面值1000,票面利率5%,5年期,花了1200,這時多花錢了,那麼相對以後能獲得的利息而言,本來花1000,可以得到50 * 5 =250元的利息,但現在多花了200,相當於花1200去得到250元的利息,那麼與票面5%的利率相比,實際利率就沒有那麼多了;
3.如果少花錢,實際利率就多了。
3,折現就是為了求出將來可以得到的本息(承以上,1000+250=1250元),相對於今天投入的錢(比如多投了200元),計算出實際的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算期末攤餘成本時為什麼要加(期初成本*實際利率)
3樓:雅個綠竹
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r就是持有期間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既然是投資收益,當然要計入投資的價值裡面去啊,之後對方給付利息收入,相當於收回一部分投資收益。
從會計科目性質上也可以看出:
持有至到期期末餘額,簡單理解就是把所有持有至到期科目的二級科目期末餘額彙總。就等於持有至到期-成本+利息調整科目餘額-減值準備餘額。
期末攤餘成本=期初攤餘成本*(1+實際利率r)-票面利息i=期初攤餘成本+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r-票面利息i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r-票面利息i這個等於「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cpa裡面 持有至到期投資算期末攤餘成本的時候為什麼要加上本期計提的利息?為什麼要確認本期的利息
4樓:丫丫丫
折溢價發行時,入賬價值與面值不一致。對摺價或溢價的攤銷,最終使得賬面價值等於面值
5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是一次還本付息的話,則利息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影響攤餘成本。如果分期付息,則計入「應收利息」,不影響攤餘成本。
攤餘成本什麼意思,攤餘成本怎麼理解
攤餘成本是指用實際利率 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 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餘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餘成本 扣除已償還的本金,加上 或減去 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
攤餘成本科目怎麼理解?這個科目有什麼用
攤餘成本科目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餘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這個科目是為了解決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提出的科目。攤餘成本與賬面價值攤餘成本的概念適用於對金融資產 負債 的後續計量中,與實際利率法對初始確認金...
攤餘成本是什麼意思?在哪些分錄中用到
攤餘成本 amortized cost 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例子在計算實際利率時,應根據付息次數和本息現金流量貼現,即 債券面值 債券溢價 或減去債券折價 債券到期應收本金的貼現值 各期收取的債券利息的貼現值 可採用 插入法 計算得出。根據上述公式,按12 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