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周公都是誰呀 怎麼死的

2021-04-18 03:22:29 字數 3084 閱讀 7242

1樓:草原牧民

這是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的詩詞。

意思是: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唐】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譯文: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凶。

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後。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寫作背景:

當年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在有流言說他懷有篡位的陰謀,周公是感到恐懼的。而當年王莽輔佐西漢平帝時,還沒有篡漢時表現得十分謙恭,並禮賢下士。如果周公和王莽都在大家沒知道真相之前就去世了,那麼他們真正的品格就沒人能夠知道了。

這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說明日久見人心。不可以一時之譽,斷其為君了;不可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

賞析: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

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河南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於鄭州新鄭東郭宅(今新鄭市東郭寺村)。

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鍠移居下邽(今陝西渭南市北)。白鍠後曾任鞏縣(今河南鄭州鞏義市)縣令,和當時鄰居新鄭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清水秀,遂移家於新鄭,白居易本人就出生於河南新鄭。卒後葬於河南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什麼意思?

2樓:森海和你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出自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

全文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譯文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凶。

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後。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賞析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

詩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然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這是用詩的形式對他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放言五首》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詩作品,是一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在這五首詩中,作者根據自己的閱歷,分別就社會人生的真偽、禍福、貴賤、貧富、生死諸問題縱抒已見,以表明對當時社會政治的態度並告誡世人。

第一首詩放言政治上的辨偽──略同於近世所謂識別兩面派的問題;第二首詩主要講禍福得失的轉化;第三首詩流傳最廣,以通俗的語言說明了一個道理:若想對人、事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第四首詩通篇談世事人生的變化;第五首詩藝術地說明了新陳代謝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根本規律這一道理,而正確的人生態度應該是:多考慮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國家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

詩人藉助形象,運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現為具體的藝術形象,因此雖通篇議論說理,但啟人深思,並不乏味。

創作背景

據序文可知,這組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貶謫去江州(潯陽)途中。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

「死是老閒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

過了五年,白居易因上書急請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遭當權者忌恨。當年六月,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官通州司馬,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寫下《放言五首》奉和。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

貞元進士,授祕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

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

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3樓:池鯉千樹

周公在輔佐幼王周成王時,也曾對外面的流言產生過恐懼心理,但他因為責任心而戰勝了恐懼心,堅持將成王輔佐到能自己主政。王莽在沒有攝取政權前非常謙遜,他的謙遜只不過是為自己的野心做鋪墊而已。

用來說明真偽**日久方知。不要以短時間對人的觀察而就做出結論。

4樓:愛默恨9q繶

希望對你有幫助:當年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在有流言說他懷有篡位的陰謀時,也會感到恐懼。而當年王莽輔佐西漢平帝,尚未篡漢時又表現得謙恭敦厚,禮賢下士。

如果周公和王莽都在大家沒弄清楚真相的時候就去世了,那麼他們真正的為人處世的品格就沒人能夠知道了。這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說明真偽邪正,日久方驗。不能僅僅經過短時間對人行為的考察,就對他的品德做出評判。

而應長期觀察,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楊門虎將都是怎麼死的,楊門虎將怎麼死的

被潘仁美害的,他沒派援軍!楊業是撞李陵碑死的!四郎是詐降,忍辱負重!大郎替昏君而死,二郎被馬踏成泥,三郎雙目失明後為救七郎被潘仁美用箭射死,七郎被潘仁美公報私仇,萬箭穿心 慘 四郎在長城祭拜父兄時被一個不知情的老兵射死 臺灣版大結局才會有此結局,內地版的則刪減了 大哥替代皇上坐在皇上的轎子裡,在金沙...

楊家七子是怎麼死的,楊家將七子都是怎麼死的

楊家七子的結局 大郎 二郎和三郎戰死 四郎和五郎失蹤,七郎被潘仁美萬箭射死。楊家將故事發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葉就已迅速流傳於天下,講述了北宋年間楊家名將楊業 楊延昭等人保家衛國的感人故事。楊家名將可謂一口金刀八杆槍,令遼兵聞風喪膽,對宋朝可謂居功至偉。怎奈奸臣當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楊家名將遭到嚴重...

那些哲學家都是怎麼死的,哲學家是怎麼死的

1 蘇格拉底被判死刑,喝毒芹汁而死 2 恩培多克勒為了證明自己是神,跳進火山口而死3 笛卡爾應邀給瑞典女王講哲學,適應不了北歐的寒冷,傷寒而死4 斯賓諾莎因生活困頓健康受損而死 補充,5,黑格爾瘧疾而死 6,尼采發瘋,10年後死亡 7,維特根斯坦癌症而死 哲學家是怎麼死的 古希臘生活在木桶裡,度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