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東山無人
看到** 要和掌 衣著不可太過暴露 走路 靠左邊 拜佛 不能在中間的拜墊
2樓:billyin彩晶
不要說對神不敬的話,不要對佛像拍照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今天沒吃飯感覺自己胖胖噠。好餓呀好餓噢~
去寺廟應該注意什麼?
4樓:獨巫
進寺廟上香有什麼禁忌注意事項嗎?
5樓:美景良辰
寺院接納十方信眾前來禮佛、培福、參學等,可以帶佛燈油、香花、水果等供養三寶,為自己和家人祈福,至寺院,須注意以下內容:
一、著裝
1、不穿過於鮮豔、花哨的衣服。應以素色、壞色為主,或穿灰色居士服。參加法會等佛事活動可穿海青、搭縵衣(受戒**)。
2、不穿透明、塑身的衣服。如輕薄透視裝、緊身衣等。應以端莊寬鬆的衣服為主。
3、不穿短褲、裙子等暴露的衣服。如半袖、低胸、露臍裝等。應以長衫長褲為主。
4、不穿涼鞋、皮鞋等鞋子。應以非動物材質的布鞋、休閒鞋為主。
5、不佩戴金銀首飾、各類珠寶。
6、不濃妝豔抹、噴灑香水。
二、舉止
1、宜舉止端莊;不可高聲談笑,不可忸怩故作女態;不可貼近、觸碰比丘僧;向僧人請法時須保持適當距離。
2、參加佛事活動、排班就坐等,應與男眾分坐,或下坐(即在男眾後面)。
三、愛國愛教,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寺院清規戒律。
四、如果寺院僧眾持「不捉金錢戒」(終身不摸錢,不儲蓄金錢),過去後不能在道場內施放金、銀、錢、幣等及進行買賣交易活動。不得在道場內募捐、化緣、乞討、散發傳單等。
五、遵循寺院的各項規定,禁止在寺院內隨意飲食,特別是不要帶葷的吃的,比如動物食品,蔥蒜香菜韭菜類食物。
六、不得在寺院內高聲喧譁,嬉笑打鬧,不得吸菸、喝酒、賭博、隨地涕唾、亂扔雜物。
七、寺院裡鍾、鼓、木魚等都是法器,每尊法器都是一尊菩薩,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敲打各類法器。
八、未經常住許可不得擅自錄音、照相、攝像。
九、不得在道場管理範圍內放牧、獵捕、殺生。道場內一切物品(包括花果樹木等)皆屬常住物,未經寺院許可不得擅自取用破壞,免遭因果。
6樓:馬山清
現在哪還會有講究啊,你給他們銀子就是最大的講究。
按傳統,進寺廟禁止大聲喧譁,保有恭敬的心,進門時別腳踏門檻,左腳抬起邁過再進右腳。出家人住的地方儘量迴避。根據自己的條件,往功德箱裡扔幾個錢兒。
買香三根點著分別插入香爐,給佛像磕頭雙手手心向上。現在沒人看你這個,給錢就是好同志。當今真理真法已經不在寺院道觀裡。
還是找大開悟的明師修習正法最究竟。
7樓:匿名使用者
多磕頭少說話,以一顆誠敬的心去禮佛。
8樓:釁行令家美
要注意的儀軌很多,不知道就隨緣。佛菩薩不會怪你的。心虔誠就好!
9樓:童冬萱種耘
入寺須知
佛教團體,最重紀律,受了戒的人,習過威儀,自然動作合禮。普通學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譏笑,特為寫出幾條通常規矩來,作個參考。
①入寺——入寺門後,不宜**直行,進退具當順著個人的左臂迤邊行走,入殿門裡,帽及手杖須自提攜,或寄放他室為佳,萬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②拜佛——大殿**拜墊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禮拜,宜向兩旁的墊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頭前行走。
以上錄自《禮敬佛陀》
其實,還有更詳細的要注意的地方,你有空可以自己看下這本書
③閱經——寺中若有公開閱覽的經典,自可隨便坐看,須先淨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著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經上。
④拜僧——見面稱法師,或稱大和尚,向他頂禮時,假若他說一禮,不必再繼續強拜,凡人禮佛、坐禪、誦經、飲食、睡眠、經行、入廁的時候,俱不可向他禮拜。
⑤法器——寺中鐘鼓魚磐,不可擅敲,錫杖衣缽等物,不可戲動。
⑥聽經——隨眾禮拜入座,如己後到,法師已經升座,須先向佛頂禮畢,向後倒退一步。再向法師頂禮,入座以後,不向新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談話,如不能聽畢,但向法師行一合十,肅靜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10樓:利翼金寰
1)、不可以帶「墨鏡」進入佛教殿堂。
2)、在佛教寺院是不允許給佛像照相的,那樣表示對佛祖的不尊敬,從文物保護角度來講,不論我們現在所用的照相機有多麼的先進,他們所放射出來的光線多多少少對我們的佛像都有損害,而在損害了之後再去維修的費用是無法計算的,況且有些東西一旦損壞了是沒有辦法彌補的,所以,不管是站在文物保護的角度,還是對佛教尊敬的角度,我們都不應該在佛教寺院裡面給佛照相。
3)、不管是遊覽藏傳佛教寺院還是漢傳佛教寺院都要從左向右順時針遊覽,在**只有信奉苯教的寺院才從右向左逆時針旋轉的。
4)、還有我們在進入佛教殿堂的時候是不可以用腳去踩踏「門檻」的,因為在佛教「門檻」象徵著佛的肩膀,如果踩踏了會不吉利的,而且在我國的南方也有這種說法:「在古代,只有青樓女子傍晚在招攬客人的時候才依欄踩門,因此而忌諱踩門檻,尤其忌諱女子踩門檻」;還有說法認為「門檻」象徵著一個家族的財運,如果用腳去踩就相當於把自家的財運踩在腳永遠都不得翻身。
5)、佛教寺院忌諱雙數,因此在「轉經」時要麼轉一圈、要麼轉三圈,另外我們看到的塔一般都是「一層」、「三層」、「五層」、「七層」、「九層」、「十一層」和「十三層」,其中「七層」最常見,我們經常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浮圖」就是寶塔的意思。「七級浮圖」就是七層寶塔的意思。
6)、在佛教寺院「合掌」用於表示對對方的敬意,在拜佛的時候一般要「合掌」於胸前,然後由上到下分別在額頭、嘴邊、和胸前各停留一下,表示自己的「身」、「語」、「意」與佛祖的「身」、「語」、「意」相一致,也就是說自己在說話做事都要言行一致,不能心口不一。然後這樣拜三下,拜的的是「三身佛」。一拜「法身佛」、二拜「報身佛」、三拜「應身佛」。
去寺廟要注意什麼
去寺廟有什麼忌諱?
11樓:匿名使用者
、忌稱呼不當進入寺廟後,切記不可胡亂稱呼,我們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主持僧人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的意思,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汙辱性稱呼。 2、忌禮節失當當我們在寺廟內與僧人見面時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3、忌談吐不當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4、忌行為舉止失當在遊覽寺廟時不可大聲喧譁、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同時,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孩子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情。
12樓:匿名使用者
入寺須知
佛教團體,最重紀律,受了戒的人,習過威儀,自然動作合禮。普通學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譏笑,特為寫出幾條通常規矩來,作個參考。
①入寺——入寺門後,不宜**直行,進退具當順著個人的左臂迤邊行走,入殿門裡,帽及手杖須自提攜,或寄放他室為佳,萬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②拜佛——大殿**拜墊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禮拜,宜向兩旁的墊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頭前行走。
③閱經——寺中若有公開閱覽的經典,自可隨便坐看,須先淨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著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經上。
④拜僧——見面稱法師,或稱大和尚,向他頂禮時,假若他說一禮,不必再繼續強拜,凡人禮佛、坐禪、誦經、飲食、睡眠、經行、入廁的時候,俱不可向他禮拜。
⑤法器——寺中鐘鼓魚磐,不可擅敲,錫杖衣缽等物,不可戲動。
⑥聽經——隨眾禮拜入座,如己後到,法師已經升座,須先向佛頂禮畢,向後倒退一步。再向法師頂禮,入座以後,不向新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談話,如不能聽畢,但向法師行一合十,肅靜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摘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居士編著
在家皈依三寶的佛**,無論對聖賢們或見夫僧都應一概恭敬、禮拜,供養,不可生分別心的;在家**見出家二眾不依法恭敬、禮拜、供養,是為犯輕慢罪。我們要問出家眾的尊稱法號時,要說:「請問**(或和尚或比丘、或沙門)的德號上下?
」千萬不可問**「您貴姓」,因為出家後皆依釋迦的法脈相傳。所以皆以釋姓為之,都只以法號相稱。凡夫僧因其執與惑未斷,或執斷惑未斷,尚有習氣煩惱所束,在用功修持上,個性修養上、守戒威儀上有些欠缺,但在家居士不可背後批評指說,更不可將道聽途說、且未曾親見親聞所確知的訊息加以渲染傳佈,此則犯謗僧之過。。
凡出家眾之僧團所有,是為常住物,常住為十方所共有,個人是無權動用的,凡所有物為十方僧伽所當均享,個人依法不可捉持。如果在家眾私自挪用常住物者,即為盜僧祇物,其罪過甚大。所以去寺院時,切要注意不可輕犯。
在家男眾去尼庵,夜晚應予禁止,更不可居住,白日去時應有二人以上結伴同往,在庵中禮佛求法後,如無他事不可留連;在家女眾去寺院,夜晚應予禁止,更不可居住,白日去時應有二人以上結伴同往,在寺院禮佛求法後,如無他事不可留連,在家男眾與比丘尼應保持六尺之距,在家女眾與比丘也應保持六尺之距,更不可任意攙住。
在家眾與比丘(或比丘尼)一起行路時。應以戒臘最高者先行,在家**居後隨行。若三人並肩行時,以比丘(或比丘尼)居中,居士在兩邊行。
與比丘只二人並肩行時,以在家眾左手邊為上首,應讓比丘(或比丘尼)行,在家眾在比丘(或比丘尼)的右手方行。
在家居士在寺院中時過堂用齋,悉依寺院清規。最好自己動手添飯取菜,如有出家眾為我們添飯取菜,我們豈敢受用!一起用齋時,在家眾不可與出家眾同坐一桌;如出家眾少,一定招呼在家眾同坐一桌,不得已時,也應身居下首。
用午齋時,食前應先合掌念供養文(或咒)。
在任何地方遇見比丘、比丘尼,均應合十問訊,此是在家居士最起碼的禮節。在走路時及比丘臥床不必頂禮外,其他地方見到出家眾是應該頂禮的,且不論出家眾的年齡大小;每一寺院都以佛相為尊,一進寺院先往大殿禮佛,在禮佛前,不可先頂禮出家眾,但可先向出家眾問訊,禮佛後,當禮拜住持和尚及諸沙門。此外,在比丘說法時、傳戒時、法會時、共修時,必須要向主持的法師頂禮。
僧人衣缽,在家人不可穿著、持用,在家眾受三皈三戒後可著海青。今在家眾受菩薩戒也搭縵衣,此衣為沙彌衣,不知始處。
一進寺門,應該稱為山門,也稱為三門,如果只有一個門,也稱三門,但一般大眾都稱之為山門(三門表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之意)。行者不可由正門入,因正門為住持大和尚進出之門,應由旁門進入。自右旁門入,右腿先跨入;自左旁門入,左腿先跨入。
如大殿只有一門,也應於大門右邊門框或左邊門框進入。進入時跨腿也如上述;絕不可大搖大擺由大門正中間衝入,此犯輕慢過失。已入殿內,自應淨手、燒香、禮佛。
禮佛時先上香,拜佛最好不用拜墊,行者應擇一邊,不揀淨穢,就地而拜,拜時應自莊重,不苟言笑,旁視無人,也不必管別人對你的訕笑與輕視,甚至說你迷信,這是忍辱與消業障之時。禮佛後,應禮拜住持師,以表示恭敬僧伽及頂禮一切十方僧。頂禮法師時一拜即可;若再遇其他法師時,皆可以問訊禮行之,合拿當胸,合十為禮,此禮等於問好之意。
以上皆錄自《禮敬佛陀》,具體還請詳閱此書1南無阿彌陀佛!
去寺廟還願注意點什麼,去寺廟還願有什麼講究
可以帶,這個沒什麼規定的 去的話 如果你是女生的話,不要在例假的時候去,那是對神靈的褻瀆 注意拿香拜得時候要用左手拿的,因為右手上沾染太多血腥了 進寺院切記大聲喧譁,在參觀的時候最好不要拍佛像的 能拜拜,上柱香,那最好了,拜的時候不要亂拜,誠心點,拜3下即可.整潔,平靜,莊嚴,1 入寺 入寺門後,不...
去廟裡燒香有那些要注意的,到寺廟燒香拜佛有些什麼忌諱,禁忌
進門首先說選門進,寺廟建築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據說只有開了光的寺廟才有資格修十三道門。正中間的三道門,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遊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進門時,女客先邁右腳,男客先邁左腳,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門檻上,而且這步子,需邁得越...
去寺廟裡燒香拜拜需要注意點什麼香有什麼禁忌
1.登山不要穿硬底皮鞋,較輕便的運動鞋 旅遊鞋和膠底布鞋才是正選,最好再穿一雙厚襪子,防止磨出水泡來。2.登山要用手杖,走山路時會有幫助。不必刻意準備,據說在路邊就可以撿到合用的。3.儘管山下烈日炎炎,也一定要帶風衣或毛衣 山區陰晴不定,因此雨具也不可少。4.九華山自然環境保護得不錯,所以難免有蛇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