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離莂相思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怎樣寫讀後感: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讀後感的格式(簡單的說):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絡實際生活,把書裡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做到以上3點,那麼這篇讀後感基本就出來了
當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 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首先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其次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絡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第三,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
最後,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
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給你兩篇範文參考一下:
1、《老人與海》讀後感
失敗,在許多人的眼中是非常可怕的,它一旦猖狂起來,就能擊潰人的鬥志,讓人徹底崩潰,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敗戰勝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腳下,那麼,成功必定屬於你。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一位打不到的硬漢子。
《老人與海》主要講了一位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翁一次特別的打魚經歷。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打到一條魚後,他終於發現了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老人費盡心力,把大馬林魚扎死。
然而,等待老人的是更大的考驗。一群嗅著血腥味而來的大鯊魚撲了過來。最後鯊魚們吃光了大馬林魚,老人憑著頑強的意志勝利返航,儘管拖回的只是一副光禿禿的骨架……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敗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擁有一顆堅強、不屈服的心來面對失敗,成功就一定會向我們走來。
2、《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獲益匪淺。
在一次航行中,魯濱遜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著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二十八年後,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離開了孤島。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啊!多麼驚人的一個數字!讀完之後,我不禁反省自己:
如果我流落到孤島,能活幾天?一天?兩天?
我又能幹些什麼?會劈柴?會打獵做飯?
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的呢!我覺得我要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頑強地堅持下去,憑自己的雙手創造新天地。
2樓:戀空大王
我不敢讀老舍先生的這部作品,不是因為他寫得不好,恰恰是因為寫得真是,動心,動情,將歷史的、現實的故事寫出來,將真實的人性寫出來,一草一木皆有情,我常常不敢看關於那段戰爭的文字,每每以淚結束,我常常不敢看剖析人性的故事,每每以血的代價結束,這不僅僅是藝術的創作,恰恰是真實的人生。所以,看老舍的文章,需要勇氣,需要耐心,需要博愛的胸膛,需要冷靜的沉思。今天,就以一點點筆觸,說說《四世同堂》給我的感受。
在《四世同堂》裡,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辱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一切不一樣人物的描述都深刻地反映出了那個動盪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苟且偷生、**求榮。在《四世同堂》裡發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一個民族的落後將會遭遇怎樣的結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裡看到的一個道理。小羊圈衚衕的每個人都是一類人的代表,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祁老一家是一類,錢老,李四等等,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性格,就是我們社會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祁老太爺家四代人,三個兒子,一個隱忍,一個背叛,一個改變,敢於奮鬥,就是典型的戰爭背景下人物的命運!天佑用生命書寫清白,未嘗不是一種氣節,瑞宣有痛苦,卻始終不忘記國家,瑞全去改變!
在苟且的生活裡,老舍先生給了希望!
3樓:貓的格調
這天,寧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鋤八遍.》的故事
張老漢的妻子死的早,他既當爹又當媽的含辛茹苦把兩個兒子拉扯大。他一家靠幾畝薄田為生。可惜的是他倆個兒子做事偷懶,晴天出工躲在樹蔭底下乘涼,雨天就躲到鄰居家裡打牌。
到了秋天,別人家的田都大豐收,他家的田裡卻雜草叢生,張老漢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後來,他想了一個法子,對兩個兒子說:“也許是種子的問題吧?
咱們明年換優質種子。爭取多打糧食多賣錢,到冬天就給老大定門親事。”兩個兒子爽快地答應了。
4樓:王
《四世同堂》讀後感:《四世同堂》裡的血淚和精神
以“倫理文化型”作家著稱的老舍,歷來重視在民族歷史大背景下,以現代意識檢審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其價值進行重新估定並苦心探求中國文化的走向。《四世同堂》被稱為是用民族的血寫成的一部“痛史”,透過淪陷區的一個小衚衕來照見整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沉浮。
《四世同堂》堪稱反思文學的代表作品,書中借取40年代北平西城普普通通的小羊圈衚衕作為亡城的縮影,以祁家祖孫四代為中心線索,細緻地刻畫了北平人在日本侵略者的統治下,如何掙扎在生與死的縫隙裡以及他們緩慢而艱辛的覺醒過程,分析了在國破家亡的嚴峻時刻,國民們的精神素質和種種心態。可以說,《四世同堂》是我們認識歷史的一面鏡子。
四世同堂讀後感 10
5樓:qq堂進行中
由於語文老師要求在假期讀《四世同堂》這本書,我便去圖書館看.起初並未引起我的重視,只覺的人物一個接一個的讓人頭昏腦漲,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一個個人物也漸漸的鮮活起來.讓人讀後熱血沸騰.
這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輔以小羊圈中各色人物的榮辱沉浮,讀後,一個陷落的城市深深的刻畫在腦海中,它揭示了日本侵略者殘酷的暴行,表現了安於現狀的人們心靈的震撼起伏和普通民眾通過反抗傳達出來的濃濃的愛國之情.
在這麼多的人物中,我最受感動的是錢先生.他的家人接二連三的被日本人殺害,連自己也被日本人打的奄奄一息,但這些卻沒有使他絲毫的退縮, 撇開他的政治觀點不說,單單他的堅強勇敢,就足以是全書一抹不容忽視的風景。
書的另一個重點,便是漢奸了。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後對於他們的行為不禁咬牙切齒,而對於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他們因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又因日本人的到來而死。
這些漢奸們即使到了臨死仍執迷不悟,這些也都是中國人的敗類啊!
此書可以喻為一道反法西斯的偉大曆程及生活畫卷,可歌可泣,這部感人的現實主義傑作確實讓廣大的讀者值得一讀.
6樓:風神小遊俠
憤慨 惋惜
那段歷史留給中國人的將是永久而深刻的烙印
反思歷史 更好地認識現在 把握將來
其實不管當時的社會怎麼黑暗 老舍先生總是看出點人性的光輝哪怕是一點點
矛盾 無奈 尊嚴
一篇關於四世同堂的讀後感!
7樓:宗山幽居
一口氣看完了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彷彿置身於那血雨腥風的年代裡古老的北平城中那處小小的小羊圈,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鬱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為革命鬥士的錢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於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
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彷彿在眼前跳動,漫長的八年,發生在小羊圈的人們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鬥爭,使我更深切地瞭解了中華民族的那段歷史,那些從歷史教科書上獲取的比較抽象空泛的認識,彷彿有了血肉,而激發出無比的責任感、愛國心;雖然沒有正面去描寫大規模的戰爭場面,卻仍然能使人深刻地體會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無窮的災難,這部書堪稱得上是中國版的《戰爭與和平》;無悔這近乎不眠不休的一日一夜。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欣賞的中國作家,之前也不過看過他的話劇茶館和幾個短篇,‘馬褲先生’、‘抱孫’、‘眼鏡’ ... 他那不著痕跡的幽默讓我徹底折服,他筆下的人物仿若一幅幅漫畫肖像,看似誇張滑稽,可是琢磨之下卻又發現如此神似。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許是那個年代特有的產物,可是卻也會一代代遺傳到今天的我們身上;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塑造了中華民族這一特殊的民族,在先生的筆下,總會看到活生生的自己,讓人掩卷深思......
8樓:小神通
“一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美麗;拿到人的手裡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這樣,它頂美,若是被敵人佔據了,它便是被折下來的花了。”
“假若北平是樹,我就是花,儘管是一朵閒花。北平若是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
就是這樣樸實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話語,深深吸引著我,引領著我一口氣讀完了老舍先生的鉅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中國這株文化古樹上鮮亮的花,家丁興旺、和平和順,就像今年的花謝了明年還要開,一代一代安安穩穩傳下去。老舍先生把這株古樹栽植在北平這座文化古城,栽植在中華大地飽受日本侵略的大幕之下,雖然北平城裡沒有硝煙、沒有槍炮,可始終籠罩著被**、被踐踏、被扼住咽喉的窒息裡,這株古樹的兒女在這種環境下掙扎,它卻無法保護,枝枝葉葉七零八落,四世同堂,成為了幻想。
古老的北平、莊嚴肅穆的天安門城樓,美麗的三海、白塔,都成了別人的玩物。
然而,被壓迫百多年的中國產生了這批青年,他們要從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中衝出去,成個自由的人。他們要打碎民族國家的銬鐐,成個能挺著胸在世界上站著的公民。到國家呼救得時候,沒有任何障礙能夠攔阻的住他應聲而至;像個羽毛已成的小鳥,他會毫無棧戀的離巢飛去。
錢默吟老人是一位橫草不動豎草不拿的詩人,在和平時期,他以花草、詩詞和酒為伴,過著隱士一般的日子,可當國難當頭,他挺起詩人並不健壯的胸膛,昂起頭毫不畏懼的應戰,“他須把血肉之軀擲給敵人,用勇敢和正義結束了這個身軀。”當他在獄中遭受非人的折磨,他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緊緊拴在一起,他告訴自己,“須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去保全性命,好把性命完全交給國家”,錢詩人就這樣寧死不屈,把生命像一口唾液似的,在要啐出去的時節,又吞嚥下去。愛和平的人沒有勇敢,和平便變成屈辱,保身便變成偷生。
他從此忘記了原有的安逸,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抵抗侵略的戰鬥中,用抵抗來為世界儲存一個和平的、古雅的、人道的,文化。老人像一部中國的古書,厚重、正直、莊嚴,他所表現的不只是一點點報私仇的決心,而是替一部文化做正面的證據。他是一個地道的中國人,是會帶著他的詩歌、禮儀、圖畫、道德,為一個信念而殺身成仁的。
從錢詩人、瑞宣、瑞全等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真正中國文化的力量。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阻止了中國這艘巨輪被狂風吹走。
讀《四世同堂》,我被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所震撼、所感染。北平淪陷,這朵民族之花就會變成木頭,為了讓這株文化古樹長青,它的枝枝葉葉、它的每一條根,哪怕只是細細的一小條,都拼命的抗爭,雖然這株古樹歷盡摧殘,但是終於沒有枯萎,多少炎黃子孫用生命之血澆灌它,留住了文化之根。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中華民族的子孫要牢記這恥辱,決不讓祖國在受他人欺凌!
四世同堂摘抄賞析,四世同堂摘抄賞析
摘抄 日本人最厲害的一招是賭閉了北平人的耳朵,不許聽到 的廣播,而用評戲,相聲與像哭號似的日本人歌曲,醫學專用北平人的聽覺。可是,瑞宣還設法去聽 的廣播,或看廣播的記錄。他有一兩位英國朋友,他們家裡的收音機還沒被日本人拿了去。聽到或看到 的訊息,他覺得自己還是個中國人,時時刻刻的分享著在戰爭中一切中...
四世同堂人物分析有哪些,老舍的《四世同堂》中人物性格分析研究
祁天佑 祁老人唯一的兒子,也已年近五十,光頭,有點小鬍子,魁梧的身材,這樣的形象雖讓人感到敬畏,但是跟他相處久了,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極易相處的老者,不免讓人想和他親近。繼承了父親的性格,凡事做到面面皆到,是自家老字號布店的掌櫃。一輩子沒有得罪過誰,也沒跟誰紅過臉,對自家小輩兒也是極大的寬容,可就在日軍...
形容四世同堂的詞語有哪些,形容四世同堂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兒孫滿堂 r s n m n t ng 解釋 指家族人丁興旺,也指老人晚年生活現狀比較好。2.四世同堂 s sh t ng t ng 解釋 指祖孫四代共同生活,無一人離世。即曾祖 祖父 父親 兒子。3.人丁興旺 r n d ng x ng w ng 解釋 形容子孫後代人很多。示例 這一家子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