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會和火葬後下葬是不是同一天辦嗎

2021-06-11 16:24:08 字數 5734 閱讀 3801

1樓:開心兩輩子

不是同一天,先開追悼會,然後火化,第二天才下葬

喪事第幾天出殯

2樓:女寢門後賣香蕉

人去世後可以3、5、7天出殯。

在過去,中國的葬禮儀式有停屍一說。人死後要在家中停三、五、七日不等。

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非常重視喪事。喪事是漢語成語,指人死後殮葬、哀悼等事情。新中國成立前,喪事煩瑣,講究封建禮儀。

主要過程為:送終——長輩絕氣前,晚輩守在身旁,直到嚥氣,謂之“送終”。更—— 死者在彌留之際,脫下舊衣,更換壽衣,用白線扎腿,根數與卒年齡相等。

擴充套件資料:一、辦理死亡手續:

當親人去世後,死者家屬或單位必須開取的死亡證明:正常死亡的,由醫療衛生機構出具醫學死亡證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區、縣以上公安、司法部門出具死亡證明。

二、登出戶口:

死者家屬持死亡證明書到駐地派出所登出戶口。

三、聯絡火化:

1、打**或派人前往殯儀館或殯葬服務站聯絡火化,登記死者姓名、住址、年齡、性別、死亡原因、死亡時間、遺體所在地、死者戶口所在地;

2、登記家屬姓名、住址、**、與死者關係等;

3、預定服務專案,服務時間。

四、接運遺體:

按預定時間,家屬持死亡證明在指定地點等候靈車接運遺體。

五、遺體火化:

1、遺體運送到殯儀館;

2、遺體整容;

3、遺體告別;

4、遺體火化,選購骨灰盒、領取火化證明;

5、領取骨灰。

六、骨灰安放:

按選定方式安放骨灰,並領取骨灰存放證。此後,家屬持此證明來公墓祭掃。

3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是死後的第1天,把人從醫院拉到殯儀館。

然後就要準備葬禮了,並讓親人都過來。然後第2天安排葬禮會場,第3天舉行葬禮併火化,然後過1個小時去領骨灰,並擺到空場上。放炮燒生前的東西。

並讓家屬一一道別。燒完,弄完,在殯儀館找個位置放骨灰盒。後面就是選墓地了。

一般都是這樣。

4樓:梅雅莉丶

您好!一般三 五 七 天 要看您當地的風俗。

5樓:愛做夢的小財迷

三天,現在天氣這麼熱,還是早點入土為安吧

下葬和出殯是不是一回事

6樓:如道居士

下葬是葬禮中儀式中一個步驟,漢族主要是實行土葬,即入土,現代也有海葬等。出殯是指移棺至墓葬地或殯儀館舍。

一般葬禮中出殯就是下葬的前一步,出殯這一天,親友、鄰里彙集喪家,祭送奠儀,以示哀悼。奠儀一般包括祭席、饅首、挽幛、紙紮。至親送祭席。

俗稱“祭”,以餚饌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紙花,其次則為饅首,即一種用碗扣出上籠蒸熟的麵食。親朋好友大多送挽幛、輓聯,以後衍化為一塊布料。普通街坊則送四色紙禮,含蠟燭、香、錫箔、紙四樣,或僅紙一道。

五十年代以後,紙禮多為花圈代替。

下葬一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

送葬時,古代漢族一般是“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輓歌。輓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輓詞或輓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輓聯。

7樓:海印放光

不是。下葬,是出殯最後一個環節。民間出殯,包括助念、祭席、弔祭、出靈、抬棺、下葬、堆墳。等等,各地風俗有所不同。

8樓:匿名使用者

出殯,指移棺至墓葬地或殯儀館舍。

下葬,指土葬時棺材埋入地下的過程。經過了初喪、哭喪、做

七、送葬等儀式之後,最後的環節就是下葬了。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時刻了,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

9樓:地表最帥

在我們這裡是一回事,這個估計有地域風俗差異吧!

葬喪習俗依地方民情均有不同,且依時代變遷也有改變,但舊有的儀節名稱多仍保留。出殯,也就是俗稱的「出山」或「告別式」,正式的說法叫「發引」,即為哭送亡者上山頭安葬,這段過程當然也要藉助許多儀式來完成,當日的禮俗有:

轉(移)柩、壓棺位:將棺木由廳堂移到奠禮場所(若是搭棚子則象徵性移動一下),稱為「轉(移)柩」。原停柩處,則潑水清潔打掃,再放置一個大竹籮,裡面放燃著的烘爐、十二碗菜、發粿等物品,再放一個盛滿食米的米桶,俗稱「壓棺位」,因停柩在堂時,棺木放置之地點會陰氣較重,所以必須壓棺位,使原停柩位置陽氣較旺。

10樓:媽蛋企業營銷

葬喪習俗依地方民情均有不同,且依時代變遷也有改變,但舊有的儀節名稱多仍保留。出殯,也就是俗稱的「出山」或「告別式」,正式的說法叫「發引」,即為哭送亡者上山頭安葬,這段過程當然也要藉助許多儀式來完成,當日的禮俗有:

1、轉(移)柩、壓棺位:將棺木由廳堂移到奠禮場所(若是搭棚子則象徵性移動一下),稱為「轉(移)柩」。原停柩處,則潑水清潔打掃,再放置一個大竹籮,裡面放燃著的烘爐、十二碗菜、發粿等物品,再放一個盛滿食米的米桶,俗稱「壓棺位」,因停柩在堂時,棺木放置之地點會陰氣較重,所以必須壓棺位,使原停柩位置陽氣較旺。

2、家奠(昔日稱起柴頭或起車頭):為出殯前的隆重祭典,孝眷等一律著孝服參與,孝男孝女並需準備豬頭五牲各一份(今日多改為合辦一份)。

3、公奠:即故人之朋友在家奠後自由拈香。

4、旋棺、絞棺、發引:由道士引領孝眷繞靈柩三次(以示不忍別其親),後以繩索、龍槓絞棺。發引即出殯行列開始前進之意。

5、葬列:傳統有草龍、撒買路錢、開路鼓、銘旌、孝燈、姓氏燈、輓聯、陣頭、香亭、魂轎、司功、靈柩(車)、孝眷。喪葬途上有排路祭之俗,即為其親戚故舊或受恩於故人者,為答謝其生前恩德,特於葬列行途上備辨香案供祭,對此乃由喪主以白布或毛巾作為答禮。

6、葬式:今多為土葬或火葬。

7、返主、安靈:葬後迎魂帛(神主)回家祀奉稱為「返主」,並繼續安在靈桌上,接著舉行喪宴,宴請送喪之親朋好友。

為求諸事吉祥平安,故殯葬的時辰都必須配合亡者及遺者子女之生辰八字來擇定安葬吉時,以趨吉避凶,其中包括大殮,轉柩及進壙掩土之吉日時辰。安葬日最忌用重喪日(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戊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出葬及除靈、合爐如果遇到重喪日,會非常不吉利。另外三喪日、三煞日、赤口日、八招日同屬忌用的凶日。

若喪家不得已於忌用之凶日出殯下葬,則須請道士制煞(祭煞),喪禮當中並禁家屬哀哭,謂之「偷埋」,即埋葬時不讓人知道,即可不忌。另外,懷孕婦女不能參加出殯儀式,若要參加則需要腰際綁上紅腰帶

11樓:無名靈山隱士

下葬指棺木入坑整個過程,出殯指起靈棺木抬起後到墳塋地過程,守靈指入殮後在靈棚內的守候。

12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們這裡是一回事,這個估計有地域風俗差異吧!

13樓:淡行的海角

下葬是葬禮中儀式中一個步驟,漢族主要是實行土葬,即入土,現代也有海葬等。出殯是指移棺至墓葬地或殯儀館舍。

一般葬禮中出殯就是下葬的前一步,出殯這一天,親友、鄰里彙集喪家,祭送奠儀,以示哀悼。奠儀一般包括祭席、饅首、挽幛、紙紮。至親送祭席。

俗稱“祭”,以餚饌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紙花,其次則為饅首,即一種用碗扣出上籠蒸熟的麵食。親朋好友大多送挽幛、輓聯,以後衍化為一塊布料。普通街坊則送四色紙禮,含蠟燭、香、錫箔、紙四樣,或僅紙一道。

五十年代以後,紙禮多為花圈代替。

下葬一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

送葬時,古代漢族一般是“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輓歌。輓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輓詞或輓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輓聯。

人死後是先火化後出殯嗎

14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出殯各地理解的不一樣,各地情況不太一樣的,在市裡去火葬場就叫出殯,在農村,下葬就叫出殯的。在城市裡,人在醫院去世,醫院直接把死人送到火葬場,然後在殯儀館開追悼會,遺體告別,再直接火化,骨灰然後去墓地下葬或者寄存在火葬場;在農村,人死在家裡,多數是深埋土葬,個別者火化後下葬的。

人死亡幾天後辦葬禮 10

15樓:六神雪糕

一般是死後的第1天,把人從醫院拉到殯儀館。然後就要準備葬禮了,並讓親人都過來。人死亡之後,首先是開具死亡證明書,如果在家裡死亡,由當地所在居委會,或者派出所開具死亡證明書,如果是在醫院死亡,則由醫院開具死亡證明書。

當然如果死者是意外死亡,比如車禍,自殺,溺水等,由派出所開具死亡證明書。

然後,家屬憑藉死簡亂亡證明書到當地派出所,登出死者戶口和身份證。接下來就是通知殯儀館運送屍體,先暫時冷藏,整容,穿壽衣等等,家屬和殯儀館商討喪葬辦理事宜,比如,何時舉行追悼儀式等等,以便殯儀館方面做出相應的安排。結束火化後由殯儀館開具火化證明,家屬憑藉證明在3到5個工作日類領取死者骨灰,當然也有火化之後立即領取的,具體情況不一定完全相同。

中國人向來重視生命,所攔察檔以一般人都把死和生看得同樣重要。舊時,有錢的喪家辦喪事,為竭力表現“哀榮”,是十分講究排場的。在一般人眼裡,某家的喪事辦得熱鬧不熱鬧,就是夠不夠哀榮的標準;出殯的行列越長,樂隊越多,就越顯得哀榮。

於是,有些喪家僱了樂隊、銅鑼鐃鈸隊,甚至僱人做“代孝子”,跟在花車或靈車後面..。其實,哀榮這句話是不通的,倒是“生榮死哀”的說法較切近人情。

以**為例,葬禮按身分割槽分為4種︰賤民水葬,中等身分土葬或**,貴族始可火葬。在 葬式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海葬、火葬、水葬、厚葬、**、洞葬、樹葬、懸棺葬、壁櫥葬、食葬等多種形式。

從原始社會的 舊石器時代起,人類便產生了靈魂觀念。原始人認為,人死靈魂不死,仍能干預活人的人事、禍福。受這種靈魂不滅觀念的制約及各國各民族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的差異,產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禮風俗:

有的葬禮盛大隆重;有的簡易樸素;有的充滿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學而又衛生。地理、宗教及社會結構均影響葬沒物禮形式,階級身分更是決定性因素。

16樓:匿名使用者

穆斯林的話,當天就要下葬

漢族一般是第三天下葬

有特殊情況,可以拖很久才下葬

17樓:京城李律師

各地各民族風俗不一樣,以前漢族最長橡遲的有放49天的,現在漢族一般都放三天,遇上親友來不及看最後一眼也有放七天的,根據自家情況而定。回族一般只放一天,樑巖李入棗閉土為安。

18樓:匿名使用者

各地風俗不一樣。一般人一去世就該開始弄這些事了~第三天估計就該火化了。。

辦理喪事一般都是什麼流程呢?需要幾天,從人去世開始算

19樓:匿名使用者

喪事辦理程式

1、辦理死亡手續:

當親人去世後,死者家屬或單位必須開取的死亡證明:正常死亡的,由醫療衛生機構出具醫學死亡證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區、縣以上公安、司法部門出具死亡證明。

2、登出戶口:

死者家屬持死亡證明書到駐地派出所登出戶口。

3、聯絡火化:

1)打**或派人前往殯儀館或殯葬服務站聯絡火化,登記死者姓名、住址、年齡、性別、死亡原因、死亡時間、遺體所在地、死者戶口所在地;

2)登記家屬姓名、住址、**、與死者關係等;

3)預定服務專案,服務時間。

4、接運遺體:

按預定時間,家屬持死亡證明在指定地點等候靈車接運遺體。

5、遺體火化:

1)遺體運送到殯儀館;

2)遺體整容;

3)遺體告別;

4)遺體火化,選購骨灰盒、領取火化證明;

5)領取骨灰。

6、骨灰安放:

按選定方式安放骨灰,並領取骨灰存放證。此後,家屬持此證明來公墓祭掃。

同一天早上先去開追悼會接著中午去參加婚宴有啥說法嗎

說法倒是沒有,只是說這樣不吉利,一天內追悼會參加了,婚宴也參加了,怎麼說啊,忌諱這些東西 喪事禮儀注意什麼 1 服裝 男女均應穿黑色或藍色等深色的服裝,男士可內穿白襯衣或暗色調的襯衣,女士不應塗口紅,不可戴亮色調的圍巾。2 飾品 儘量不要佩戴飾品,如需佩戴可考慮素色的飾品或儘量不要外漏,千萬不要外漏...

藏族與漢族是不是同一天過春節,哪個民族不與漢族在同過一天過節

當然不是了,藏族有藏族的歷法,結合本地特色和漢族農曆 印度曆法而做出的,大約在元代就已經很固定了,據說大概有時候比漢族的農曆晚一個月左右,有時候很接近,不是很固定的。藏族人過年的習俗 在藏曆新年期間,廣大居民每年都會為自家屋頂更換五彩經幡,祈求新的一年裡五穀豐登 吉祥如意。通常,居民都會選擇藏曆初三...

是不是女生來大姨媽的時間每個月都是同一天

不是,有時提前有時退後那麼一兩天。身體非常正常時才會月月那天來,左右一兩天也沒事。提前或推遲好多天就不是正常現象,需要看醫生了。月經正常週期為28天,上下相差一兩天也算正常,依次推算,望採納 這個要問你自己才知道 這個不一定,有的會是每個月都是同一天,有的會前幾天,或後幾天,根據身體情況 不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