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學心理學,關於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2021-06-11 22:32:14 字數 4879 閱讀 2945

1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心理學》是美國作家馬斯洛的一部心理學著作,作者在**人效能夠達到多高境界的新問題時,他深深意識到,傳統科學否認人的價值的極其危險性和全部科學非道德技術化的嚴重後果。

馬斯洛認為,生活的富足和社會的繁榮,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真誠美好的願望,都沒有給廣大人民帶來真正的和平、友誼、寧靜和幸福,這主要是因為物質財富的追求越來越成為社會主流,而對精神價值的渴望卻一直未能獲得滿足。人們普遍認為:這個社會值得信仰和為之終身奉獻的東西太少了,人人都為物質財富的目標而奮鬥,一旦得到了,他們很快就會發現這種追求的虛幻性,進而陷入了精神崩潰的絕望。

馬斯洛指出許多“成功人士”患有“成功精神症”,驚呼在我們的時代,“文明已發展到了一個真正瀕臨災難的階段了”。

馬斯洛認為一般科學模式都是承啟於事物、物體、動物以及區域性過程的非人格科學,因此我們認識和理解整體與單個的人物和文化時,它是有限的、不充足的。非人格模式的科學不能解決個人、單個和整體的問題。他認為科學是一種人的事業。

作為一種社會事業,它應具有目標、目的、倫理、道德、意圖等因素,認為科學本身就是一部倫理學法規,一種價值系統。主張將價值如事實般得到科學的研究,將價值研究作為一種科學研究,將價值研究轉向人性內部,使價值研究深深植根於人性現實的土壤。

馬斯洛認為傳統科學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它無法一般地解決個人的問題,以及價值、個性、意識、美、超越和倫理的問題。科學應產生出各種規範的心理學,諸如心理**心理學、個人發展心理學、烏托邦社會心理學,以及宗教、工作、娛樂、閒暇、美學、經濟學、政治學等方面的心理學。這種科學是採取心理分析,使其潛力充分發揮。

馬斯洛的真正意圖是在擴充套件科學研究的範圍,主要是將科學與價值結合起來進行科學研究。

馬斯洛致力於有關人性的科學事實的蒐集,試圖使價值論的研究立足於科學的基礎之上進而成為“價值科學”,以使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根本有別於古典的人道主義。

馬斯洛科學與價值的理論大多以筆記、談話、試驗、演講等方式闡述的,整個思想顯得比較分散,時間跨度較大,缺少集中歸納總結,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較晦澀的內容,致使我們一般讀者難以全面掌握他的深刻思想,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2樓:匿名使用者

最好再加上一些中國的國學智慧對現代心理學的啟迪,比如榮格與內丹、內觀**與佛教的禪修、道家認知**等。

東西方心理的互動與交流,這樣就更全面了。這方面的資料你可以搜一下申荷永、朱建軍等。

僅供參考。

3樓:

準備寫**啊?別和別人抄重了

4樓:稻汀一

德國人嚴謹,rp問題╮( ̄▽ ̄)╭

關於心理學

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情況是長期重複的環境引起的情緒焦躁,關鍵是我們能面對這樣的我擁抱這樣看上去重複的環境工作,喜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斷的確認愛與被愛的關係,我們是一起在面對所有。

6樓:匿名使用者

情緒的爆發是有原因的,沒由來的爆發只是因為積攢到一定程度,無法自我調節了,才會突然間爆發。發脾氣是為了發洩內心的不舒服,想發脾氣的時候可以去跑步,去海邊、山上吶喊,去爬山,或者去健身房,將你體內的能量發洩出來,既不會傷害別人,也能讓心中的氣發洩出來。

7樓:佼赫然閎竹

啊。。我還不知道有這麼多分支呢

如果你是高中畢業想考大學學心理學專業的話,我那時候是徘徊在醫學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類之間。後來我選擇的是應用心理學,應用心理學涉及的東西概括面相當廣泛,這個你可以去網上搜查下。

像你提到的基礎心理學是最基本的,自考和第二學位我不清楚,但是如果是系統的學習心理學的話,這些都是必然會學習的,而發展,教育,社會心理學我們在大二的時候就已經學習完了。也算是基礎,而犯罪心理學和其他的比如婚戀心理學,**心理學等都是建立在基礎之上的,都是有點針對性的了。在學習到一定階段後,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這些針對性的心理學方向。

在大三,我們也會分出人力資源管理和諮詢心理兩大方向,其餘也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課程。總之學什麼都是要先學基礎,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喜好延伸不同領域。

對了,順便說句,心理學其實是有點偏理科方面的學科,呵,像我們有學習的統計心理學,實驗心理學這些都是要涉及到資料的運算統計spss操作這些,不過還是能夠克服的~

8樓:功學林富曉

心理學概述

心理學(英文名稱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研究動物心理主要是為了深層次地瞭解、**人的心理的發生、發展的規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物件。因此總而言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

心理學一詞**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物件由靈魂改為心靈。

直到19世紀初葉,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原先,心理學、教育學都同屬於哲學的範疇,後來才各自從哲學的襁褓中分離出來。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

有朋友說:“學心理學的人能看透別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裡想什麼,好厲害!”這些說法把心理學神化了,其實,心理學就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的科學。

心理學者只是在儘可能的按照科學的方法,間接的觀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過程(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和言語等過程)是怎樣的,人與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和那樣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個性,包括需要與動機、能力、氣質、性格和自我意識等,從而得出適用人類的、一般性的規律,繼而運用這些規律,更好的服務於人類的生產和實踐。

9樓:雪程雅盼

凝固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呀是啊,什麼事都是有原因的,有感覺呀,生氣發瓶子都是指情緒波動啊,發生什麼事或者什麼人物已經寄了什麼人,有什麼樣的感情,都算是情緒波動啊。

關於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10樓:解讀心理學

所謂“內現於外”,即是人在緊張的時候的外部顯現。

例如,打麻將,當我們摸得一副好牌定口時,便儘量防止被他人識破,而故意裝出平靜的神色,然而,有時,還是被牌友一語道破,“怎麼,你的手在發抖呢?”,便不自覺地吃了一驚,此一現象,並不僅限於輸贏方面;

又如,聯歡會上,即將輪到自己在眾人面前發言、唱歌時,由於過分緊張,導致手腳發抖、手掌出汗之類,想必每一個人,都有過此類經驗;

再如,多數撒謊者在撒謊期間,往往不知不覺地洩露出大量的資訊:音域突然提高;面部表情尷尬、不自然;或突然無緣無故地臉紅起來,額部出汗,不時眨眼;不時故意乾咳;藏手掌;捂嘴巴;摸鼻子;掩嘴角;揉眼睛;捻耳垂;搔脖頸;伸衣領;說話時眼睛旁觀左右,與對方的目光相接往往不足談話時間的1/3;等等,已為國內外眾多專家研究所證實;

那種在百貨商店**處理部,一邊思索買與不買,一邊背手弓腰踱來踱去的時候,或拿到手中反覆**的作法,實質上都是心理的個體內部心理結構處於動搖狀態的表現,也是生命衝動的緩解。

老練的便衣警察,根據心情緊張、動作慌亂、四處張望、心神不安的樣子,可以認出小偷,事先預見犯罪活動,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建議讀一本書:《行為心理學》(學苑出版社,2023年),章乃器學院導師推薦書目

11樓: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 這本書就是對你所問的問題進行的**

科學猜想的心理學依據是什麼? 5

12樓:千_陌雪

一、猜想的認知心理學基礎及特徵

科學**中的猜想不是憑空臆斷,不是胡亂瞎猜,而是在綜合分析事物的表象和聯絡的基礎上,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做出一個初步的判斷,是一個思維創造的過程。

1、猜想與認知心理學

當代心理學家皮亞傑,通過研究兒童的認識發展過程,創立了認知心理學的理論體系。他認為讓兒童在活動中學習是兒童教育的最高原則,只有兒童自己具體地和自發的參與各種活動,才能形成他自己的猜想,並給予相對合理的證實或否定,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皮亞傑認為,猜想是一種活潑的思維形式,它是根據某些已知的事實材料與知識,通過理論思維的能動作用對未知量及其關係所做出的一種猜測性推斷,完善的認知結構是猜想的必要條件。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我們可以找到“猜想”與認知心理學中解決問題的聯絡,即解題鏈。問題的成功解決並不是僅靠一次猜想探索就能順利完成,其中需要不斷地檢驗猜想,修正猜想,不斷尋求問題解決的方向,這就必須提及現代認知心理學中的“元認知”。元認知指的是以認知活動為物件所進行的注意、感知、記憶、思維等的認知活動。

而在解決科學問題的過程中,元認知的作用使得解題過程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對問題型別、難度、陳述方式及知覺圖示的難易程度有一個初步瞭解。然後再對將要進行的解題思維進行排序,進行優化組合。這過程中既要堅持那些雖然沒有完全達到目標,但卻解決了關鍵環節的成果,又要隨時修正那些尚不完整的成果,以確保實現全部目標。

現代學習心理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元認知水平與問題的成功解決機率成正比。因此,提高元認知水平有利於猜想的順利進行。

2、猜想的特徵

關於什麼是猜想,歷來是心理學家關注的問題。從心理學角度來描述猜想:“猜想”是一項思維活動,是學生有方向的猜測和判斷,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覺的判斷;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來看,猜想應是學生有效學習的良好準備,它包含了學生從事新的學習或實踐的知識準備、積極動機和良好情感。

因此,猜想必須具有“科學性、方向性、推測性、可變性與創造性”的特徵。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4

[2] 桑標.當代兒童發展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l15

[3] 楊慧慧,石向實,鄭莉君.皮亞傑兒童認識發展理論述評[j].《前沿》,2007,(6):

55~57

[4] 江偉東.“猜想”需要理性

13樓:江之水滴

沒有什麼心理基礎,只有解剖基礎:提高突觸再塑的丰度

請教個關於心理學方面的問題

從心理學角度來複講,這只是制一般的意識活動而已。bai 不過,這種意識活動du,卻思考的是屬於哲zhi學範dao疇的問題。您在題目中提到的兩個關於意義的問題,全是哲學中的問題,是屬於三大問題中的。這是一種探索 尋求答案的心理活動。在心理學中,可以用 人生探索 人生意義 生本能 等術語去描述,然而必須...

關於心理學的問題,一個關於心理學的問題

你好,這種現象叫做群體效應中的社會墮化。社會惰化 social loafing 也稱為社會惰化作用或社會逍遙,是指個人與群體其他成員一起完成某種事情時,或個人活動時有他人在場,往往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時偏少,不如單幹時出力多,個人的活動積極性與效率下降的現象,也稱之為社會惰化作用,另也叫社會干擾 ...

關於心理學有什麼好看的書,關於心理學的好書籍有哪些

心理學與生活 是一本優秀的 經典的心理學教科書,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心理學界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心理學導論 思想與行為的認識之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是另一本美國著名心理學教科書。本書譯自原著最新修訂的第9版,並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人員組織翻譯。怪誕心理學 這一類的書都挺有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