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對不起,我也不知道,你去問別人吧!!
為什麼妻子也叫老婆,求老婆二字來歷和意思?
2樓:手機使用者
在中國bai夫妻日常生活中男du
人習慣把自己zhi的妻子叫“老婆”,然dao
而“老婆”一詞源於何回處呢?相答傳有個名字叫麥愛新的文人,由於家中富有,看到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了“砍竹遮箏”的念頭。於是寫了一副上聯放在床頭,聯曰:
“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 其妻知書答禮,富有才氣,看後明白丈夫的意思,立即揮筆寫了下聯。 聯曰:
“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 這副下聯以“禾稻”對“荷蓮”,“新糧”對“老藕”,不但對仗工整,比喻貼切,通俗新穎,而且對聯中“新糧”與“新娘”,“老藕”與“老偶”諧音。麥愛新 看了以後,不禁拍案叫絕,感嘆妻子
3樓:夜瀾
樓上那個bai沒有複製完就跑了!du麥愛新感zhi嘆於妻子的賢惠,就dao打消了納妾的版念頭。妻子見丈權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乃揮筆寫道:
“老公十分公道。”麥愛新也揮筆續寫了下聯:“老婆一片婆心。
” 這個帶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世代傳為佳話,從此,漢語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這兩個詞,民間也有了夫妻間互稱“老公”和“老婆”的習俗。
麻煩採納,謝謝!
誰知道“中華”二字的由來?
4樓:匿名使用者
-- 中華的來歷
大約在2023年前,當中華民族開始形成時,其族稱為“華”。漢朝以後,開始出現“中華”的族稱。至19世紀末,作為近代民族學術語的“民族”概念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詞彙也應運而生。
雖然“華”、“中華”、“中華民族”這些族稱之間小有差異,但其內涵卻是一致的,即指定居於中國領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華民族”的“華”肇始於中國歷史上五帝時代之最後一帝舜的名字“華”。“五帝”時代是中國原始社會晚期部落聯盟時代。五帝時代的“帝”即部落聯盟首領。
“舜”是諡號,即死後所進的尊號。《諡法》曰:“仁聖盛明曰舜。
”“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落的名稱。“虞”本是帝堯時掌山之官,即部落聯盟中負責管理山林及山林中鳥獸的部落世襲公職名稱。中國上古有“以官為氏”的習俗,即以其在部落聯盟中所擔任的公職名稱為部落名稱,故稱其部落為“虞”或“有虞氏”。
在虞帝舜時,部落聯盟向民族和國家發展。“虞”或“有虞氏”因此演變為朝代名稱,如同夏后氏之稱為夏朝。按先秦文獻記載,有虞氏是中國歷史上先於夏朝的第一個朝代,雖然這個朝代還帶有若干部落聯盟的痕跡。
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史書《尚書》,即以《虞書》為開篇。
參考資料
中國二字的由來
5樓:倩兒
“中國”一詞,bai最早du見於中國第一部官zhi方史書——《尚書》的“梓dao材”篇中,回原文講
答:“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意思是指“天神已經把中國的人民和他們的土地託付給周朝的先王”。此文作者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西周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
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繼位時非常年幼,由周公攝政。由此推斷,《尚書·梓材》創作於西周第三代王——周成王時代,這是我們能夠找到的最早的中國歷史文獻記載,據今已有三千餘年。可見,“中國”一詞至少在周朝已經開始正式使用。
6樓:姓拉名登字滅倭
中國一詞的由來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
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1616637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幹知人心”……這些都說明:
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禮記 王制》有云:"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
"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 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
那麼"中國"指誰呢 《公羊傳 禧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
"齊桓公救援邢,衛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到這裡,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學派的"春秋三世說"。《公羊傳 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
王者欲一乎天下,易為以外內之詞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東漢經學大師何休進一步發揮公羊學派的說法,將《春秋》所記242年的歷史,理想化地分為三個階段,即:"所傳聞之世","所聞之世"和"所見之世"。
"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所聞之世見治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雖然那242年曆史發展事實並非如此理想化,但我們必須承認此種理念對民族關係發展規律做出了某些正確認識和預見。夏、商時期,應該是華夏民族的形成時期;而集華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禮"的形成,是華夏民族最終形成的標誌。
觀夏、商、周、春秋,各邦國不斷分化,有的進入華夏集團,有的進入蠻、夷、戎、狄集團,像祀國這樣的國家,一度搖擺於夷夏之間,最後終於擺進了華夏集團,成了"諸夏"的一分子。
關於“中國”一詞的含義,大致有兩種解釋
1.中國二字有京都、京師之意。最早這麼用中國一詞的便是《詩經·大雅·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經綏四國”。
據說這幾句詩是規勸暴君周厲王的,讓他先從愛護京都的人民開始,然後推而廣之,安定天下。漢代研究《詩經》的學者毛萇,特意為“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作注:“中國,京師也。
”《孟子》中記載了一段齊王對大臣說的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照現在的意思,不過是想在京城中給孟夫子蓋間房子而已。
漢末學者劉熙也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日中國。”
2.中國一詞指古時華夏民族聚居的區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大河南北,古稱中土、中原,或稱中夏、中華。當然也被稱為中國。
這些稱呼,實際是指黃河流域一帶。如《史記·楚世家》載:“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當時的楚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這裡所講的中國實際上就是對黃河流域的幾個國家的統稱。
7樓:呂莊仰高傑
“中國”一詞的歷史含義與變遷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3166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京城”,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
中國衛星地形圖,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幹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
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只相當於今陝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禮記·王制》有云:"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
”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
那麼"中國”指誰呢《公羊傳·禧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
”齊桓公救援邢國,衛國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公羊傳·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為以外內之詞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東漢經學大師何休進一步發揮公羊學派的說法,將《春秋》所記242年的歷史,理想化分為三個階段。即:
“所傳聞之世”,“所聞之世”和“所見之世”。“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所聞之世見治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雖然那242年曆史發展事實並非如此理想化,但我們必須承認此種理念對民族關係發展規律做出了某些正確認識和預見。
夏、商時期,應該是華夏民族的形成時期;而集華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禮”的形成,是華夏民族最終形成的標誌。觀夏、商、周、春秋,各邦國不斷分化,有的進入華夏集團,有的進入蠻、夷、戎集團,像祀國這樣的國家,一度搖擺於夷夏之間,最後終於擺進了華夏集團,成了“諸夏”的一分子。
由來和**這兩個字意思一樣嗎?
8樓:牽手破新澄
由來:事情發生的原因;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夢想二字的由來和含義
9樓:藥物
夢中懷想。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 南朝 梁武帝 《與何胤敕》:“本欲屈卿暫出,開導後生,既屬廢業,此懷未遂。延佇之勞,載盈夢想。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雖限山川,常懷夢想。” 明 高啟 《詠隱逸·盧鴻》:
“ 開元 始求治,賢哲勞夢想。”
漢字來歷的故事
10樓:京城「老炮兒
黃帝下令,作為史官的倉頡負責蒐集整理文字,倉頡根據獵戶們用動物腳印判斷記錄資訊的方法發明了符號文字,被黃帝推廣到各個部族,這就是漢字的來歷。
11樓:以雅
漢字的來歷: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蒼頡是皇帝的史官,他長著跟龍一樣的面貌,四隻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特別喜歡觀察身邊和周圍的事物,他也非常愛動腦筋或者是想問題,他每天抬頭觀察天上星星的變化,看烏龜背上的花紋、雀鳥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樣子和形象,經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畫事物的形體和特徵,久而久之就創造丁文字,這就是漢字的來歷。
漢字起源的五種說法:
1、結繩說
《北史·魏本紀》說:北朝魏的先世“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而已。”記錄了一些原始社會部落,在文字出現之前,以結繩記事的方法,把戰爭、獵獲、會盟、選舉、慶典、聯姻、生育、疾病和災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記錄下來。
過去亦有學者據《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的論說,推斷“文字起源於結繩”。
2、八卦說
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裡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3、河圖說
《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揭開此說的神祕面紗,不難發現,它真實的核心就是算數,能對照“九宮”演算法。
所謂“九宮”,在讖緯家來說,是八卦加上**,合為九(“五”位於**,還可以和五行聯絡起來);在術數家眼中,則其數橫、豎、斜偏、相加得數恆為15。
4、倉頡造字說
倉頡造字在戰國時即已流行。《呂氏春秋·君守》說:“倉頡作書,后稷作稼。
”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許慎《說文解字·敘》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倉頡,傳說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享的交際符號,於是蒐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我和老公的感情很好,可我特別特別的不喜歡我的公公婆婆,他們對我都還挺好的,我也試著讓自己接受他們
家人在一起過日子就要互相包容,中國有句老話百善孝為先,既然 專是長輩,先不要提他們屬 對你怎樣,首先把自己該做的做好,才是問心無愧,再者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也許突然一個你不熟悉的人走進你的生活讓你很不適應,而你感覺煩躁,這也並不是你的錯,而你也應該慢慢學會包容,想想你所愛的老公正是他們培養的,...
你和物件之間有什麼特別的暱稱
我和我物件有好多個特別的暱稱,而我最喜歡叫她寶寶了,因為她的名字就叫寶,而這個寶寶的稱呼,顯得她就像一個小孩子似的,需要我去疼愛她。其實各種各樣的暱稱有著不同的意義的,好比以下那些可愛而甜蜜的暱稱,都有著不一樣的寓意。1 小可愛 曖昧的人,或者可愛的人才會稱呼對方為小可愛,小寶貝,他是對你特別特別的...
異地戀,見面後和男友分開感覺特別想為什麼
異地戀就是這樣的,要經常聯絡多瞭解他的情況 希望還是以後規劃好能在一起吧。夫妻間還小別勝新婚呢?異地戀當然也是 戀愛就是這樣的 這才是美的感覺。女生都這樣 正常啊 和男友是異地戀,在一起見面的時候沒覺得多喜歡他,分開之後就很想念很有感覺,見面的時候有時候還覺得他 怎麼和我有點類似,在不見面的時候,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