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上冊地理知識提綱

2021-07-13 18:09:16 字數 6800 閱讀 6285

1樓:匿名使用者

七年級(上)地理複習綱要

一、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見船身,而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後消失。

站得高,看得遠。

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自轉 公轉

運動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運動週期 一天(24小時) 一年(365天)

旋轉中心 地軸 太陽

產生的地理現象 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四季變化;五帶形成

(二)地球儀

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給出地點要能在地球儀或地圖上讀出經緯度;給出經緯度要能找相應的地點。

(三)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註記)

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1)辨別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②指向標法: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③經緯線定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量算距離:①比例尺的計算:

②比較比例尺的大小與範圍大小和內容詳略之間的關係:

比例尺小 → 表示範圍大 → 內容簡單

比例尺大 → 表示範圍小 → 內容詳細

(3)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詢所需的地理資訊,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二、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佈:

(1)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佈特點。

a、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陸分佈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佈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佈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佈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2、海陸變遷: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發現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蹟。

荷蘭的填海造陸(人類活動改變地表形態)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世界兩大火山、**帶:

a) 地中海 — 喜馬拉雅山火山**帶

b) 環太平洋火山**帶

阿爾卑斯山(歐洲):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喜馬拉雅山(亞洲):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地中海將消失: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紅海將擴大:位於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地區。

三、氣候

1、天氣與我們的生活: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例項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和氣溫的分佈:

(1)世界氣溫的分佈規律:

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主要原因是各緯度接受太陽輻射的差異)

②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③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

(2)氣溫的變化:

①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② 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

(3)會使用氣溫資料,繪製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降水與降水的分佈

(1)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佈圖,說出世界降水分佈的差異。

① 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 在南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 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迴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2)會使用降水資料,繪製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4、世界的氣候

(1)在世界氣候分佈圖上說出主要氣候型別的分佈地區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寒帶:寒帶氣候

(2)主要分佈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型別

大陸東岸:**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佈、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緯度位置影響:

a) 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則冰雪覆蓋

b) 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

海陸位置影響:

a)青島的降水量比蘭州多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溼潤。

地形影響:

臺灣島臺灣山脈東側降水比西側多。

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

位於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

(4)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① 氣候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生活在不同熱量帶的人們衣著不同。

② 氣候影響人類的生產活動,其中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顯著。

③ 氣候發生異常變化,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危害,從而產生災害。

四、居民與聚落

(一)人口與人種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

(1)世界人口增長:a)2023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達60億。

b) 從2023年到2023年,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人口所需時間逐漸變短,這表明在這段時間內,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逐步變快。

(2)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的分佈: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佈:

a) 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歐洲北美洲東部

原因:社會經濟條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地區都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人類在這裡聚居的歷史悠久,農業發展較早;歐洲和北美洲這兩個地區都是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經濟發達。

自然條件:這四個地區都分佈在中低緯度近海地區,氣候較為適宜;同時,都在平原地區,所以自然條件都比較優越。

b)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氣候過於潮溼的雨林地區;如亞馬遜平原

終年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如北冰洋沿岸

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如青藏高原

原因: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合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2、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1)人口增長過多過快帶來的問題:交通堵塞、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生活貧困、環境汙染、資源減少等。

(2)人口不斷減少停止增長,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國家用於老年人的社會養老等費用增加等問題。

(3)採取措施: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3、鄉村人中向城市遷移

(1)原因:

a) 鄉村人口增長造成勞動力過剩

b) 城鄉差別:城市就業機會、物質生活條件、文化教育等條件較鄉村好。

(2)帶來的問題

一方面為城市提供大量的勞動力,有力地支援城市建設;解決鄉村人多地少的問題。

另一方面則可能造成城市人口過多而引發城市交通堵塞問題、城市物質**問題、城市就業問題、城市社會治安問題、城市環境問題等。

4、世界三大人種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佈地區。

(1)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來劃分。

(2)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佈區:

白種人:歐洲、西亞、北非、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亞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

黑種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語言和宗教

1、 語言:

世界主要的語言(聯合國的工作語言)的分佈地區:

漢語:中國,東南亞部分地區

英語: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俄羅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法語:法國、非洲一些國家

阿拉伯語:西亞、北非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是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佈地區

**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目前集中分佈在歐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蘭教:教徒被稱為穆斯林,產生與阿拉伯半島,主要分佈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創始於古印度,主要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3、 運用**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房屋 道路修築情況 商店的多少 學校的多少 醫院的多少 有無農田 有無果園 有無魚塘 自然景觀改變大小

密集度 高度

鄉村 小(稀疏) 矮 少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城市 大(稠密) 高 多 多 多 多 無 無 無 大

14、 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1)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建築風格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當地氣候特點 民居的建築特點

因紐特人的雪屋 嚴寒 雪塊構築,低矮,無窗,門小,牆厚,保溫性好。

黃土高原的窯洞 乾燥,冬冷夏熱 利用厚厚的黃土層,挖鑿成窯洞,冬暖夏涼。

傣族微竹樓(高架屋) 潮溼,炎熱多雨 雙層,樓上住人。涼爽,通風,防潮。

新疆的平頂屋 乾燥,風沙大 平頂房,屋頂可以晒莊稼。

西亞的鄉村 炎熱,乾燥 牆厚,窗小。可以減少白天太陽熱量的傳入和沙漠吹來的熱風。

(3)保護世界遺產的意義

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資訊。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五、發展與合作

1、國家和地區

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 ---200多個

a) 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b) 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10個)

c) 地跨兩洲的國家:埃及(亞洲非洲)、土耳其(亞洲歐洲)、俄羅斯(亞洲、歐洲)、美國(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馬(南美洲、北美洲)

d) 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是國家主權範圍的界線。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

e) 領土:國界範圍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為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2)運用資料和例項,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差異。— (南北差異)

課本p89 圖 5.6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比較”

地圖冊p37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人口約佔世界的1/5 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4/5

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3/4 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1/4

人口低增長 人口高增長

生活、教育水平高 生活、教育水平低

**轎車、輪船、飛機、高檔日用品等 **石油、礦石、木材、橡膠等原材料

(3)知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佈特點。

地圖冊p37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佈”

發達國家: 主要分佈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紐西蘭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佈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對話”—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別。

3、國際合作

聯合國 總部 — 美國紐約 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6個主要機構 5個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

世界**組織 總部 — 瑞士日內瓦 中國於2023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福利進步,主張**自由與公平”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和平、友誼、進步

國際紅十字會 人道主義

初一上冊生物期末測試題人教版,初一上冊人教版生物學期末考試試題?

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冊期中考試 試卷 附答案 一 我會選 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50分 1 魚兒離不開水,離開水就會窒息死亡 獅子 獵豹等動物只能生活在草原上,這些現象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係是 a 生物影響環境 b 生物適應環境 c 生物依賴環境 d 生物改變環境 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初一地理知識點,急,初一地理知識點歸納

地理知識點 第一章 1 地圖 把地球上某一區域的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並用符號畫在平面上,註上必要的文字,就成為一幅地圖。2 地圖的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圖例和註記。1 方向 a 無指向標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 b 有指向標 指向標箭頭方向一般為北方。c 野外確定方向 指南針,北極星...

人教版初一語文上重點課文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重點課文是那些

第5課 童趣 沈復 第10課 論語 十則 第11課 春 朱自清 第14課 秋天 何其芳 第15課 古代詩歌五首 具體為 觀滄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此課的 研討與練習 中要求背誦的詩句 1 風吹柳花滿店香 李白 2 林花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