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比喻人貪得無厭的成語,三國演義裡的成語

2021-08-09 03:33:28 字數 2643 閱讀 5495

1樓:匿名使用者

得隴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釋義]

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示例]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畫幾幅,雖然太有些~。《魯迅書信集·致陶元慶》

[出處]

《後漢書·岑彭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為白。」

[故事]

東漢初年,隗囂割據隴地,公孫述割據蜀地,自立為王,二人相互勾結,對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劉秀與大將岑彭率軍攻破天水(今屬甘肅省),岑彭又與偏將吳漢把隗囂包圍在西城。公孫述派兵來援救隗囂,駐紮在上邦,光武又派蓋延、耿弁包圍之,自己回兵東歸。

回到京都,劉秀給岑彭去信說:"兩城若下,便可帶兵向南擊破蜀虜。人若不知足,即平隴,復望蜀。

"意思是平定隴後不應滿足,緊接南下平定蜀。後來"既平隴,復望蜀"就演變為成語"得隴望蜀",意思也變成形容得寸進尺,貪心不足了。既是褒義詞,又是貶義詞。

2樓:我是大角度

【得隴望蜀】: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作謂語、賓語;指人貪心不足。

【獲隴望蜀】:比喻得寸進尺,貪得無厭。作謂語、賓語;指人貪心不足。

三國演義裡的成語

3樓:匿名使用者

1、三足鼎立

成語拼音:sān zú dǐng lì

成語解釋: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圓形;三足;兩耳。像三條腿的鼎那樣立著。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成語出處:南朝 宋 范曄《後漢書 竇融傳》:「欲三分鼎,連衡合從,也宜以時定。」

2、七擒七縱

成語拼音:qī qín qī zòng

成語解釋: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成語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3、三顧茅廬

成語拼音:sān gù máo lú

成語解釋:指誠心誠意地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成語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4、得隴望蜀

成語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

成語解釋:隴:古代地名;相當於今甘肅東部;蜀:古代地名;相當於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隴地後;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這個;還想要那個;貪心不足。

成語出處:《東觀漢記 隗囂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為白。」

5、舌戰群儒

成語拼音:shé zhàn qún rú

成語解釋:舌戰:激烈辯論。儒:儒生,舊指讀書人。原指與眾多的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泛指與許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4樓:我是大角度

三國演義裡的成語有:

1、七步成詩[ qī bù chéng shī ]稱人才思敏捷。

出 處:世說新語文學篇: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做詩,不成者行**。

2、三顧茅廬[ sān gù máo lú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出 處:元·馬致遠《薦福碑》:「我信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3、下筆成章 [ xià bǐ chéng zhāng ]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寫文思敏捷。

出 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發言可詠,下筆成篇。」《三國志·魏書·陳思王植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4、不出所料 [ bù chū suǒ liào ]事由變化,在預料之中。形容原先預料的準確。

出 處:清·曾樸《孽海花》:「我從昨夜與密斯談天之後;一直防著你;剛剛走到你那邊;見你不在;我就猜著到這裡來了;所以一直趕來;果然不出所料。」

5、不由分說 [ bù yóu fēn shuō ]由:聽從,順便;分說:辯白,解說。不容人分辯解釋。

出 處:元·武漢臣《生金閣》:「怎麼~;便將我飛拳走踢只是打?」

6、不知所云 [ bù zhī suǒ yún ]雲:說。不知道說得是些麼。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

出 處: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臨表涕零;不知所云。」

7、一舉兩得[ yī jǔ liǎng dé ]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出 處:《晉書·束皙傳》:「賜其十年炎復,以慰重遷之情,一舉兩得,外實內寬。」

8、乘虛而入 [ chéng xū ér rù ]乘:趁。趁著虛弱疏漏的地方進入。

出 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籤》一二○:「將至所居;自後垣乘虛而入;徑及庭中。」

9、五內如焚 [ wǔ nèi rú fén ]五內:五臟;俱:都;焚:燒。五臟都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像火燒的一樣。比喻非常焦急。

出 處:清·李汝珍《鏡花緣》:「蹉跎日久;良策毫無;每念主上;不覺五內如焚。」

10、人生如寄[ rén shēng rú jì ]寄:寓居,暫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暫時寄居在人世間一樣。

出 處:三國魏·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三國演義》中的典故成語,越多越好!

三國演義中的成語有哪些,三國演義裡的成語

1 三足鼎立 成語拼音 s n z d ng l 成語解釋 鼎 古代烹煮的炊器 圓形 三足 兩耳。像三條腿的鼎那樣立著。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 後漢書 竇融傳 欲三分鼎,連衡合從,也宜以時定。2 七擒七縱 成語拼音 q q n q z ng 成語解釋 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

三國演義裡的成語有哪些,三國演義裡的成語

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劉備攻打曹操失敗,投奔荊州劉表。為了日後成就大業,他留心訪求人才,請荊州名士司馬徽推薦。司馬徽說 此地有 伏龍 鳳雛 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多方打聽,得知 伏龍 就是諸葛亮,此人隱居在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廬草棚,耕作自養,精研史書,是個傑出人才,便專程到隆中去拜訪。他前後...

關於三國的成語,有關三國演義的成語

三國中的成語 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 呼風喚雨 出言不遜 火燒連營 蕩氣迴腸 不出所料 三足鼎立 對酒當歌 不由分說 不置褒貶 危在旦夕 乘虛而入 髀肉復生 後患無窮 恩威並重 桃園結義 三顧茅廬 羽扇綸巾 舌戰群儒 一身是膽 氣宇軒昂 單刀赴會 過關斬將 錦囊妙計 屈指可數 草船借箭 七擒七縱 文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