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製的艙外服在航天員出艙行走過程中到底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2021-08-10 08:05:25 字數 2866 閱讀 8676

1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人類在無氣壓條件下無法生存,所以宇航服內必須充入一定的氧氣,人為製造氣壓保障航天員出艙後的生命安全。

宇宙空間中的溫差較大,在太陽照射下可達攝氏200度以上,而如果沒有陽光的情況下可能低至攝氏零下100度以下。因此宇航服必須有完整的空調系統。在高溫的時候宇航服內會有裝有水迴圈的散熱裝置和能人工製冷的裝置保障宇航服內的恆溫,而在寒冷的時候則會有電驅動的發熱絲為航天員加溫。

可以說宇航服內裝有地球上最好的空調恆溫裝置。

為了避免航天員撥出的溼潤空氣造成宇航服的玻璃罩霧凝,宇航服內還得有相應的除溼裝置和二氧化碳吸附裝置。

為了讓航天員能在太空中活動,宇航服還要有一個推進裝置。據焦維新教授介紹,「神七」飛船也許仍然會使用繫帶來保障航天員的安全。畢竟是第一次出艙活動,而且時間較短。

繫帶不會影響航天員的動作,但是能夠提供額外的保護。

在地球外層空間中,由於多年的太空探索活動產生了大量的空間碎片。

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研究員、空間碎片專家都亨教授說:「現今在外層空間中共有十多萬片直徑大於1釐米的空間碎片存在。這些碎片都能對在空間行走的航天員造成生命威脅。

因為宇航服只能防護直徑在1毫米左右的空間碎片撞擊。其中最危險的是直徑大於10釐米的大型碎片,這些碎片中有12000多片能夠對航天飛船乃至國際空間站造成重大的傷害。」

航天員的宇航服有很多方法避免被空間碎片傷害。總的來說無非是:躲、藏、擋。

首先地面觀察站會對較大的空間碎片進行跟蹤,並且**其運動軌道。如果有碎片接近,則航天員必須馬上回到太空船內。這就是「躲」。

除了躲開碎片之外,航天員和太空船的相對位置也很重要。由於一般而言空間碎片的運動方向與地球轉動方向一致,因此航天員在出艙後可以躲在太空船的後面活動,這樣大部分碎片都被太空船擋住了。這有點類似於步兵伴隨坦克衝擊,以坦克為掩體避免被敵人火力殺傷。

所以被稱為「藏」。

至於擋就是靠宇航服本身的抗衝擊材料阻擋剩餘的碎片。這是萬不得已的一種辦法。

在艙外呆得越久,被碎片殺傷的風險越大,本次神舟七號的太空行走試驗預計時間不會太長。所以被碎片殺傷的風險相對比較低。

由於宇航服內的壓力只有正常氣壓的30%~40%,如果航天員驟然進入低壓狀態可能因為原來溶解於體液中的氮氣由於氣壓的變動迅速地變為氣泡,引起栓塞而威脅生命安全。所以必須在出艙之前就做好相應的準備。首先在出艙前幾小時必須呼吸純氧,這樣可以慢慢排掉身體內多餘的氮氣。

其次在太空船中設有一個專門的氣閥艙,航天員在出艙前和返回後都必須經歷「減壓」和「升壓」的過程,使壓力慢慢變化。

由於出艙活動減壓升壓的需要,「神七」太空船上增加了氣閥艙這樣的裝置。這在以前的神舟飛船上是沒有的。

2樓:清藤幽凝

艙外服起到關鍵作用。宇航員需要綁著繩子才能行走,睡覺也必須在睡袋裡才可以保證安全,在這樣長期的環境中生活,宇航員會出現肌肉萎縮、骨丟失、立位耐力下降等現象。雖然宇航員一般都是從空軍部隊挑選出來的,因為宇航員的各項要求與戰機飛行員的要求差不多,都需要極高的身體、心理素質以及技能方面的要求。

但是身體素質再好,也無法防止肌肉萎縮的現象。航天員返回地球后,還不能馬上見到家人朋友。還需要做些身體恢復,分為醫學隔離期、醫學療養期和恢復療養期三個階段。

我們知道,生活在地球上,人的肌肉和骨骼總是要不停地對抗重力,支撐自己的身體。然而,在太空中,由於沒有了重力的作用,人體並不需要這些對抗重力的支撐工作,但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無重力的環境,那對血液迴圈、骨骼、肌肉等都會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失重會導致血液過多流向上身,還會肌肉萎縮、骨質丟失等。

在航天飛行中,宇航員會受到來自太陽質子事件和銀河宇宙射線的輻射影響,導致骨質總量降低,骨折風險增高.為了實現遠距離,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任務,宇航員的骨骼系統健康顯得至關重要.隨著現代骨形態計量學的運用和陸地實驗室中宇宙相關輻射動物模型的建立,輻射引起骨骼系統骨質丟失的機制被逐步闡明,這些機制包括輻射性骨細胞損傷,輻射性炎症和輻射性血管損傷等。

他們要完成神舟十一號飛船的操控,與天宮二號空間試驗室交會對接,在軌進行試驗操作、健康保障、生活照料以及科普演示等活動。他們將在軌飛行33天,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隨著飛行時間的增加,太空環境對人體會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所以,本次升空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保障宇航員的健康。

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我國研製的航天員艙外服為航天員成功進行太空行走提供

3樓:風音

接:(1)木copy

炭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可以把雜質吸附在它的表面,這一過程為物理過程.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因為lioh的化學性質與naoh的相同,所以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鋰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lioh=li2co3+h2o.

故答案為:吸附   物理變化   co2+2lioh=li2co3+h2o

(2)因為催化劑可以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不變.

故答案為:催化劑

(5分)2023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我國研製的航天員艙外服為航天員成功進行太空

4樓:赤丶果果

(1)吸附; 物理變化;  2lioh+co2 =li2 co3 +h2 o

(2)催化劑;種植綠色植物,經光合作用來維持o2 、co2 氣體含量的相對穩定

(1)讓廢氣進入一個裝有木炭的盒子除去臭氣,這一過程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發生了物理變化.故填:吸附;物理變化.

氫氧化鋰和二氧化碳反應能生成碳酸鋰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lioh+co2 =li2 co3 +h2 o.

(2)nife2 o4 在這一反應中自身的質量及化學性質保持不變,是催化劑.故填:催化劑.

種植綠色植物,經光合作用可以維持o2 、co2 氣體含量的相對穩定.故填:種植綠色植物,經光合作用來維持o2 、co2 氣體含量的相對穩定.

航天員在太空怎樣大小便的,請問航天員在太空中怎麼大小便?

首先中國空間站有衛生區,配備了太空抽氣馬桶,太空抽氣馬桶技術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掌握,航天員將臀部坐在便座上,馬桶蓋自動開啟,然後將固定帶系在腰間,以防止身體飄浮,為保險起見,在馬桶的一邊還設有把手,大便經吸嘴由空氣吸走。在把手的下方有一個控制桿,扭動控制桿可調節吸嘴的空氣流量,馬桶蓋自動封閉,裡...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如今在幹什麼

從1970年我國的人造衛星第一次成功地進入太空以來,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我們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將自己的衛星發射成功的國家,這樣的成績為我們的綜合國力的提升,加分不少。不光是衛星,我們還把多位宇航員們也都分別送上了太空,並且他們都安全返回到家園了。加加林的一小步是世界的一大步,而我們宇航員進入太空的...

在中國航天史上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是誰

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是劉洋。劉洋 1978年10月6日 漢族 女,生於河南省鄭州市,祖籍安陽林州市五龍鎮澤下村。1997年8月入伍,200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畢業,學士學位。至2012年,安全飛行記錄為1680小時。空軍第七批女飛行員,2010年5月正式成為中國第二批航天員。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