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要是你,你不幹?
條約都是扯淡的,大家都很明白。
再不瓜分等德國都佔了自己喝西北風去啊?
2樓:聲音波
波蘭位於蘇聯和德國之間,儘管蘇聯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是斯大林也意識到蘇德必會有一戰,入侵波蘭,是為了把波蘭作為未來蘇德戰爭中蘇聯的緩衝地,為的是一旦開戰,蘇聯能有時間備戰。
3樓:羅剎
你想想 客觀來說:那個國家嫌自己領土多啊? 主觀:有足夠的戰略緩衝地帶,可以乘德軍還沒打過來時,先防備
4樓:突襲3閃電戰
波蘭處於蘇聯和德國之間,儘管蘇德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斯大林意識到蘇德必有一戰,入侵波蘭是為了把波蘭作為未來蘇德戰爭中蘇聯的緩衝地,一旦開戰,蘇聯能有更多時間備戰。此外蘇波關係之前相當不好,德國也極力慫恿蘇聯入侵
5樓:演繹人生
因為波蘭相當於蘇聯的前沿陣地,蘇聯首都也離波蘭很近,為了以防萬一德國進攻開戰也是在波蘭,也不會輕易讓戰火燒到本土!
6樓:計力巢沈思
因為蘇聯人知道如果一旦讓德國人攻佔整個波蘭,那蘇聯領土就會完全暴露在德國人的眼皮底下。。。所以蘇聯人只有迅速佔領靠近本土的波蘭領土,那樣他們就不會暴露在敵人的槍口下,蘇聯人不笨,他們知道德國人的野心,所以他門為保全自己,只有犧牲波蘭
二戰初期為何蘇聯要與德國一起進攻波蘭?
7樓:蚯蚓不悔
因為蘇**統約瑟夫`斯大林早就預料到德國遲早會大舉進攻蘇聯,所以他想借瓜分波蘭之際,獲得一塊土地,這樣就可以在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留出一塊戰略縱深緩衝區,不至於在戰爭一開始就讓蘇聯領土遭到損失,並讓這塊緩衝區儘可能拖延一下德軍的攻勢,使蘇軍有更多時間調動軍隊,進行抵禦。所以說,蘇聯要與德國一起進攻波蘭,只是想像後來中國幫助北朝鮮一樣,獲得一塊戰略縱深緩衝區而已。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蘇俄內戰時波蘭趁機武裝入侵**,逼迫蘇俄簽訂里加條約,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大片領土和尚給波蘭,同時波蘭還虐殺了好幾萬蘇俄紅軍戰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為什麼先進攻波蘭
9樓:匿名使用者
芬蘭距離蘇聯
copy的列寧格勒近。
芬蘭灣有可能成為蘇聯面向波羅的海的出海口。
2023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中包括一項祕密條款,在兩國之間的東歐國家中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將芬蘭劃歸蘇聯。
10樓:匿名使用者
試探盟國
bai反應,與**du協議瓜分波
蘭,當時德zhi俄屬於蜜月dao期,先攻擊波蘭可以避內免一戰是雙線容
作戰的弊端,另外就是種族問題以及恢復一戰前的領土,使東普魯士不在是一塊飛地(當時東普魯士被波蘭領土包圍,且波蘭人口中德意志人佔有很大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為什麼英法被迫對德宣戰?
11樓:匿名使用者
英法最初是採取「綏靖」政策,企圖禍水東引所以寧願割到捷克斯洛伐克,也要穩住西歐穩定的局勢。就像簽訂完「慕尼黑協定」時,英國首相張伯倫回到英國在飛機場講話時說的那樣:「我們贏了永久的和平。
」可是當2023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時,英法看到了自己的危險,但是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威爾第卻仍然想著如何穩定自己國內的局勢,還是採取「綏靖」。可是礙於國際的**還是給予還擊的,但這種還擊稱為「靜戰」。
直到2023年開始,德國閃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拿下法國後,英國才恍然大悟,但為時已晚。如何不是希特勒在「敦刻爾克」發出那奇怪的命令的話,那歷史將會從此改寫。
英法的綏靖政策,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2樓:**點偉大作者
因為再不宣戰自己就要被打垮了!那個時候的綏靖政策縱容了德國1年,可是對方貪得無厭,大規模徵兵,加之萊茵非軍事區又被德國吃下,法國東部岌岌可危,英國脣亡齒寒。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什麼要打蘇聯?
13樓:匿名使用者
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蘇聯當時也在行動,在2023年前後,蘇聯紅軍的偵察機在羅馬尼亞等國上空加強了活動力度。
最近的資料又顯示在20世紀20-30年代,斯大林還準備用數萬輛裝甲洪流吞沒整個歐洲,進以孤立美國,與之決戰。
看來在那個時刻不只納粹德國,紅色蘇聯也沒閒著,希特勒看見蘇聯已經在活動了,自己當然閒不住了。
第二個原因:英國空中作戰不順利,空軍損失不小,戰果不大,英國平民被炸死不少,可英**隊士氣沒怎麼變。
這麼一來,制空權沒掌握,橫渡海峽進攻大不列顛是很不理智的。德國理所當然的希望擊潰蘇聯,切斷英國與外部聯絡,來加倍孤立英國,逼迫其就範。
第三個原因:蘇聯本身的存在就是對納粹政權的威脅,雙方意識形態的差異決定了他們簽定什麼檔案,還是要翻臉的命運。
況且納粹上臺前後就宣稱共產主義是最大的敵人,進攻蘇聯也不奇怪,不去進攻也在本國大資本家甚至老百姓和西方世介面前無法自圓其說。
14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如下:
1、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永遠的只有利益。希特勒這麼做,也是利益所然,但原因卻一點也不簡單。德國佔據蘇聯,才能和日本形成亞歐一體的地緣戰略聯盟。
在2023年之前,德軍已經佔領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換言之,歐洲絕大部分國家都被德軍拿下了,就連隔著一條英吉利海峽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也被打趴下了。再者,希特勒的愛將隆美爾在非洲戰無對手。
2、要想稱霸世界,那麼必須要佔領蘇聯,唯有佔有蘇聯,既能聯合2023年攻佔中國的日軍,形成東線聯盟一體,成為亞非歐三洲一體的超級聯盟帝國。接下來,拿下美洲和大洋洲,稱霸世界指日可待。這一層的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我們下面要說的是一些很細節性的原因,其實蘇德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有可避免的可能,畢竟德國要惹的是一個超級大國。
首先,在德國看來,蘇聯是最不能讓人放心的「盟友」德國要攻打全球,離不開蘇聯的戰略資源。二戰打得就是現代化**的戰爭,諸如飛機、坦克、自行火炮、潛艇、卡車等都離不開石油,而德國自己缺乏石油資源。希特勒當初之所以攻佔羅馬尼亞,是因為羅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德國的戰略供需都來自羅馬尼亞油田。
而蘇聯的石油比羅馬尼亞更多。
擴充套件資料
希特勒的「海獅計劃」失敗,並且蘇聯當時用攻打芬蘭失利,被希特勒看到可乘之機,最終選擇了進攻蘇聯。
2023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夥同同盟國義大利和僕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出動190個師550萬人、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190艘戰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為贏得這場戰爭,蘇聯人民遭受了慘重的**。據統計,蘇聯共有2700萬人**,其中1800多萬為平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員**。戰爭還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
蘇聯共有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
德國則因為與蘇聯的戰爭消耗了大量的實力,大量德軍無法撤出蘇德戰場,甚至被大量殲滅,因而極其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北非、義大利的作戰以及盟軍第二戰場的開闢。戰後,德國被分割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個國家,被蘇聯和美英法分割槽佔領。德國的經濟也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得到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後才得以恢復。
東歐各國,包括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由於均受到了蘇聯紅軍不同程度的佔領,其國家政權被蘇聯清洗,換以聽命於莫斯科的共產黨傀儡政權,其政權形式完全仿造蘇聯,並且都留有大量的蘇聯紅軍駐紮在這些國家,因此這些國家從戰後一直到東歐劇變期間都是蘇聯的衛星國。
15樓:匿名使用者
德軍當時在英國空中作戰不順利,空軍損失不小,戰果不大。英國平民被炸死不少,英**隊士氣沒怎麼變,這麼一來制空權沒掌握,橫渡海峽進攻大不列顛是很不理智的,德國理所當然的希望擊潰蘇聯,切斷英國與外部聯絡,來加倍孤立英國,逼迫其就範。
擴充套件資料
蘇聯當時本身也在行動了,在2023年前後,蘇聯紅軍的偵察機在羅馬尼亞等國上空加強了活動力度。最近的資料又顯示在20世紀20、30年代斯大林還準備用數萬輛裝甲洪流吞沒整個歐洲,進以孤立美國,與之決戰。總之,納粹進攻蘇聯是其必然。
2023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夥同同盟國義大利和僕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
出動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一直都恪守門羅主義,堅持不對歐洲爆發的戰爭進行直接的干預。但是在英國與德國爆發戰爭後,大英帝國風雨飄搖,美國不能容忍第三帝國佔領全歐洲。
因此,美國一直在給予英**事援助。在蘇德戰爭爆發後,美國也開始借道英國給予蘇聯軍事援助。可以說,英美給予蘇聯的軍事援助是蘇軍能夠擊敗德軍的一個重大的原因。
16樓:風風天字號
主要原因如下:
1、德國要拓展的生存空間就在東歐、德國需要蘇聯境內的石油等戰略資源、納粹黨的強烈**情緒、蘇聯是德國安全的威脅。
2、在納粹黨崛起的時候,希特勒就以奪取生存空間為名忽悠德國人給他投票,上臺之後,就得兌現諾言才能繼續執政,兌現諾言需要擴軍,擴軍後擴張方向就是東歐,之後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下一個自然就是蘇聯了。
3、納粹以**上臺,在國內大肆清剿共產黨,自然對第三國際蘇聯充滿仇恨,等到德國打不下英國,下一個就是蘇聯。
4、德國當時的戰法是大型機械化部隊突擊,很需要各種戰略資源,尤其是石油。當時德國唯一穩定的石油**就是僕從國羅馬尼亞,明顯不夠用,只能入侵蘇聯來掠奪石油。
為什麼會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17樓:
主要有三大原因:
1、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1)經濟上,一戰後德國利用英法的矛盾和美國的經濟援助,再次超過英法;日本利用戰後在亞太所獲得的利益也迅速發展起來。
2)政治上,德國、日本保留了軍國主義的傳統,經濟大危機中更是建立了法西斯**;英、法、美則繼續發展了民主政治。
3)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改變了各國之間的力量對比,並且加劇了它們之間的矛盾,發展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按新的實力重新分割世界。
2、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影響。
1)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掩蓋了戰勝國與戰勝國、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矛盾重重。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懲罰性的規定使德國盛行復仇主義;戰勝國義大利因英法沒有履行大戰前的承諾而不滿;
2)華盛頓體系使日本在軍事、中國問題方面受到壓制。因此,德、意、日三國都迫切希望打破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
3、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2023年的經濟大危機引發了各國嚴重的政治危機,各國為擺脫經濟危機進行**戰。德國與日本無法通過經濟政策的調整來擺脫危機,只能建立法西斯**進行對外擴張,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介(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戰簡介 (100字左右)
以中國 美國 英國 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 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少數統計,戰爭中軍民共 7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開始標誌 1938年9月30...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5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介 1939年9月1日 1945年9月2日,以德國 義大利 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 及保加利亞 匈牙利 羅馬尼亞等國 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 蘇聯 中國 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
回憶往事戰爭的硝煙感覺還未彌散,作為損失慘重的中國人,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戰 world war ii,簡稱二戰 1939年9月1日 1945年9月2日,以德國 義大利 日本法西斯軸心國 及芬蘭 匈牙利 羅馬尼亞等國 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