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的主要屬性是什麼,新聞的基本特性與屬性是什麼?

2021-08-16 11:41:05 字數 4683 閱讀 3120

1樓:

新聞學分為廣播電視新聞、新聞學、國際新聞學等,傳播學分為廣告學、公共關係學等。從學科屬性上講,傳播學包含新聞學。傳播 communicate ,是一個外來引進詞。

中國新聞傳播學是舶來品,高校2023年才開設第一家新聞傳播學類課程。

2樓:雷騰

對新聞傳播的物質生產性質的意義在於認識有哪些客觀經濟規律對新聞傳播發生作用,以及其作用的範圍、表現形式和特點,以便有效地對媒介進行管理。當然,新聞傳播不同於一般工業,它有許多的個性,姑稱之為新聞傳播的特徵,歸結起來,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描述:1.

勞動物件方面。新聞傳播同樣具有生產三要素,即勞動資料、勞動物件和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人。就勞動資料和人的勞動這兩項來看,新聞傳播與其它物質生產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三要素中唯一不同的是勞動物件。新聞傳播的勞動物件是待傳播的資訊,但資訊並不都是新聞。新聞資訊具有自己的獨特性。

這就資訊是必須真實、新鮮、公開、重要。2.生產成果方面。

什麼是新聞傳播的生產成果?簡言之,就是傳播新聞資訊(請注意,是“傳播而不是傳遞”),新聞傳播完成的是對新聞資訊實現了空間、場所變更,即實現了對新聞資訊的“廣泛傳播”過程。因此,決不能把新聞傳播的產品理解成為新聞資訊本身。

從這個意義上說,未經傳播的新聞資訊不能算做新聞。3.消費過程方面。

對於一般工業來說,只有生產過程結束以後,其產品才能以商品形態進入流通領域,通過交換達到消費者手中實現消費。而新聞傳播則不同,由於它生產的產品就是對資訊的傳播過程,而使用者消費的也正是這一傳播過程本身。因此,消費過程不能與生產過程脫離而單獨存在。

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這種效用,只能在生產的持續過程中被消費。”以報紙的消費為例,消費者訂報到收報,滿足了克服距離阻隔的傳遞新聞資訊需要,從而結束了對新聞的消費。

同時,報社也完成了對消費者承諾的生產過程。新聞傳播中還有一種情況,如訂費可以低於報紙成本,甚至是“免費新聞”(如無線廣播、電視)。對此,可以從其廣告收入進行理解。

試想,如果無人訂報或收聽收看節目,又有哪個商家肯花這個廣告費呢?只不過這種買賣關係不是由消費者與媒介直接進行,而是由做廣告的商人總“買單”罷了。與此同時,廣告費直接轉移到商家的商品成本中去。

可見,新聞傳播的消費過程與其生產過程不可分割。4.生產過程方面。

不同於一般工業和電信業,新聞傳播的內容是“公開的”,因而決定其生產過程必然是“廣泛傳播”。不僅如此,要傳播的“新聞”內容並不是完全由消費者決定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傳播者對待資訊的態度上。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判斷確定新聞傳播的具體新聞資訊。

正是由於新聞傳播的這些特徵,決定了傳聞傳播過程中必須真實、迅速、公開、重要。1、真實。新聞傳播只允許改變空間位置,而對新聞資訊的內容不應有任何變化。

假新聞、策劃出來的“新聞”都是違背消費者意願的。2、迅速。新聞媒介與工廠不同,不能把產品生產出來供市場之需。

加之新聞的消費過程與生產過程在時間上不可分割,任何媒介都要迅速及時地把新近發生的新聞傳播到消費者“手”裡。這就是“及時與新鮮”的質量要求。3、公開。

新聞傳播的生產過程是“廣泛傳播”的,這就決定其傳播的內容也必定是“公開的”,公開程度如何反映了傳播的效果。4、不僅如此,傳播者的獨特勞動正是通過對傳播內容重要程度的取捨體現出新聞工作者的自身價值。三、新聞傳播伴隨著媒介發展發生了質的變化。

新聞傳播是應社會物質生產勞動的需要而產生而發展。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人類對新聞傳播的內在需求不斷提高和強化,最終使媒介也隨著傳播能力的提高而發生了質的變化。我國的新聞事業成長於計劃經濟時代,像其它企業一樣,由國家統包統攬,人、財、物由國家統配,其產品一主要是報紙,由國家統銷,且基本上是公費訂閱。

新聞媒介的運作主要表現為按宣傳計劃組織稿件,報紙上少見各類資訊。新聞媒介單一的宣傳功能決定了新聞媒介的性質、工作原則(即五性統一)、新聞業務。而受眾研究、媒介效果研究以及媒介經營等則被拒之門外。

這一切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需求是合拍的,新聞媒介無法超越社會條件向前延伸。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盡一步完善,新聞傳播已形成與其它服務業(如郵電業)一樣具有物質生產(非實物)性質。現實中,包括各大報紙及電臺、電視臺,不講經濟效益幾乎就無法生存。

近年來,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1.媒介經營方式的變化。

媒介產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媒介已從事業型轉向產業型,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成為市場經濟中重要的經濟力量。報業集團的出現,就是利用傳播學理論而建立的一種媒介模式,它實際上就是一個經濟實體,與過去計劃經體制下的報紙統收、統支、統包的狀況不可同日而語。報業的集約化印證了市場經濟條件下舊的新聞傳播理論與研究方法已無法適應當前形勢了。

2.媒介結構發生變化。滿足消費者對新聞傳播的需求成為媒介(企業)的第一目標。

電視、廣播在傳播質量上的某些優勢,使得過去以報業為主、輔以廣播電視的格局被重寫,電視、報紙、廣播如今齊頭並進,且分化明顯。目前,報業、廣播、電視的分化趨勢明顯,各種專營某一類資訊的媒介迅速發展。如報業的**報、體育報等;廣播的各種專業臺,諸如經濟臺、**臺、交通臺等;電視業的有線電視、教育電視等紛紛從原有媒介中分化出來。

近年來,英特網技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大眾媒介中報紙、廣播、電視、電影、雜誌、書籍幾乎都可以用英特網技術來實現,“三網合一”(電信網、有線電視網、計算機網)技術成熟,只欠東風。英特網已初步顯現出整合性。以因特網為代表的小眾化傳播趨勢使新聞傳播內容更為專門化,接收者更為自由、主動、更富選擇餘地,傳播者更加關心和了解接收者的各種需要。

3.媒介功能發生變化。新聞不再做為傳播的唯一負載。

媒介面對變化了的世界和變化的受眾,其功能已從過去單一的宣傳功能轉變到提供資訊、進行宣傳、傳播知識、提供娛樂等多元化的功能。媒介功能的變化,反映了媒介更注重傳播過程。但不管怎麼說,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媒介在知識傳播(知識“科隆”)中的優勢十分明顯,而新聞作為知識的一部分,理應成為一種不可取代的生產力。

四、關於新聞傳播中的幾個問題 1.“新聞是商品”等於“有償新聞”嗎?有人以為,提出“新聞是商品”,就必然會產生有償新聞這種不正之風,或者說,出現有償新聞,是因為宣傳了“新聞是商品”這一觀點。

這一提法不科學。其實,新聞有不有償並不重要,關鍵是新聞真實性如何。只要是真實的新聞,有償不有償與受眾何干?!

反之,即使新聞“無償”,但卻不真實,則受眾肯定是要罵孃的。“新聞是商品”觀點只是近二年極少數人在極小的範圍內才提出的,然而,“有償新聞”卻已氾濫很多年頭了,且屢禁不止,可見“有償新聞”的源頭還要別覓。如果注意一下各類**的話,你就會發現很多**都在搞“有獎新聞線索”。

從本質說,這也是一種有償新聞,但為什麼人們對此沒有提出異議呢?“遊戲都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新聞產品也一樣。從根本上說,“有償新聞”就如同製假。

我們不能因為商品中有偽劣產品,就不搞市場經濟了。但應該承認,,“有償新聞”在實際操作中容易產生假新聞,而新聞傳播的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同時進行以及“廣泛傳播”的特殊性決定了新聞不能像其它產品一樣,可以把廢品再重新回爐。因而,在市場條件下產生的這個新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但與其它商品打假一樣,我們必須運用法律的**,把矛頭指向“製假者”,而不要指向“市場”,更不應否認“新聞就是商品”。 2.服務不是商品嗎?

喻權域先生在《新聞大學(98、秋)》上發表了《對新聞學中一些基本問題的看法》一文,他認為新聞是服務,而“服務不是商品”,所以他得出了“新聞非商品”的結論。 對這一問題的理論論證已在前面論證過了,這裡不再贅述。想補充一點,即傳遞資訊的電信業,其產品也為服務(非實物),然而現實中它在改革初期已作為企業經營管理。

作為與電信業十分類似的新聞傳播(大眾傳播)業難道就不能按企業進行經營管理嗎?!。3.資本真的能***介嗎?。

廣告收入是西文媒介的主要經濟**,有的甚至是全部**。因此,在西方各國,除了極少數實力雄厚的大新聞媒介外,沒有一家敢得罪大的企業。此外,媒介壟斷有時也會扼殺意見自由市場。

但在國內,我們的體制決定國內不存在資本***介的條件。況且,完全避免新聞的傾向性的想法本身就是極幼稚的。階級性在某種程度上要高於對利潤的慾望。

對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來說,堅持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黨性原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不就是搞資本主義一樣,承認新聞是商品,並不否認必須堅持新聞客觀性和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黨性原則。 4.

承認新聞是商品,新聞就無客觀性可言了嗎?一般而言,就連資產階級學者也十分忌諱“新聞是商品”的觀點,儘管他們的媒介早已進行企業化經營管理了。因為新聞一旦說成商品,則“出版自由、言論自由”就會因為“金錢”而大打折扣,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但我們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卻應該承認“新聞就是商品”。從馬克思價值理論上說,新聞真實性是由其生產性質所決定的;從社會制度、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文化觀念、社會結構上來講,也與西方社會有著本質的差別。在我國,政治體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合作制,經濟體制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文化觀念以崇尚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取向;社會結構以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為主體。

一方面,建立法制保障可以對假新聞進行有力的約束;另一方面,消費者需要的是真實的新聞,優存劣汰的客觀經濟規律同樣存在於新聞傳播領域。

新聞的基本特性與屬性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新聞的基本特性與屬性是:公開性、真實性、針對性、時效性、準確性、顯著性、接近性、開放性、廣泛性、變動性。

新聞基本要素:從表達方式上看,新聞以記敘為主,十分講究真實性。

新聞六要素(也就是記敘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即五個“w”和一個“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時)、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新聞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狹義上:訊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以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附近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實,使一定人群瞭解。

新聞傳播的主要載體及其特點,新聞有哪些主要特點

2 廣播。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的新聞媒介。3 電視。運用電子技術傳送聲音 影象的一種傳播媒介。5 通訊社。專門蒐集和 新聞稿件 和資料的新聞釋出機構。它是新聞資訊高速 有效流通的重要媒介或通道。6 手機。第五媒介。由於手機在資訊傳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不可忽視其在資訊傳播,包括新聞資訊傳播中...

新聞傳播系主要學什麼,新聞傳播學類主要學什麼

新聞傳播學碩士主要學習新聞學 廣播電視學 傳播學的基本理論 基本知識 新聞採訪寫作 編導 攝錄 製作 播音 主持節目的基本能力。學新聞,個人認為北師的比較好,至於職業就很廣泛了,專業點的有記者 編輯,稍專業的有波音主持 編導,還可以涉及廣告 宣傳 攝影 寫作等職業。我是學新聞的,現在做的是波音主持,...

新聞傳播學適合什麼人,新聞傳播學類主要學什麼

新聞傳播學適合喜歡 行業並且對新聞傳播與發展感興趣的同學。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5663535 新聞傳播學為國家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專業有 新聞與傳播 廣告學 網路與新 新聞學 傳播學 廣播電視學 編輯出版學 數字出版等,高考文理兼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