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秦始皇的功與過?誰能說說,秦始皇的功與過有哪些??

2022-01-31 20:55:53 字數 3930 閱讀 7643

1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之功

一、厲行**集權:

秦始皇在****內設丞相、太尉與御史大夫,分管全國之政務、軍事及監察,謂之『三公』。另有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等『九卿』,負責**各部門工作。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負責,一切聽命於皇帝。

另又廢除世卿世祿制,自**至地方之**均由皇帝任免,無權世襲。

二、廢封建置郡縣:

秦自商鞅變法後,即逐漸推行由國君直接控制之郡縣制。消滅六國後,始皇又採取廷尉李斯之見,不再重行封建諸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每郡下轄若干縣,縣下尚有其他基層組織,郡縣長官亦由皇帝任免。

三、加強基層統制:

秦統一全國後,繼續推行商鞅變法以來之戶籍與連坐法,以五家為『伍』(設伍長),十家為『什』(設什長),其上又有裡、亭、鄉等。通過郡、縣、鄉、亭、裡、什、伍的層層控制,皇帝可將其統治真插至鄉間里閭。

四、實施嚴刑峻法:

秦朝在秦國原有的法律基礎上,修訂了一套嚴密之法律,頒行於全國。

五、銷燬兵器:

為防止六國遺民之叛亂,始皇下令將天下兵器聚之於咸陽銷燬。

六、夷平險阻:

始皇下令,將原來六國於險要地帶修築之城郭、關塞及堡壘,一律加以拆除,以防止封建割據之再現。

七、移民戍邊:

把民眾數十萬遷徙至北部河套及南方五嶺一帶,以加強邊防、開發邊疆。

八、普遍徵兵:

規定凡十七至六十歲男子均須服兵役。

九、修築長城:

秦始皇把戰國時北方燕、趙、秦三國舊修之長城連線起來。

十、統一貨幣:

禁止使用六國各自的龜、貝、玉等幣。規定全國統一使用金、銅兩種圓形貨幣,其中金為上幣,單位曰鎰(二十兩);銅為下幣,以半兩錢為單位。

十一、統一度量衡:

以商鞅時的秦國度、量、衡器具,作為全國鬥算長短、大小、輕重之標準,並於其上刻寫統一度量衡之詔書。度的單位是分、寸、尺、丈、引等,量的單位為合、升、鬥、斛,衡的單位有銖、兩、斤、石等。

十二、統一車軌:

秦時統一規定車寬六尺,實現了『車同軌』,改變了戰國時各地車軌寬窄不同之狀況,一車可通行全國。

十三、修建馳道:

秦在原來六國車馬道路之基礎上,修築寬闊一律之馳道,道寬五十步(六尺一步)。馳道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秦始皇曾沿著新修之馳道,多次親巡全國各地、四處勒石紀功。

十四、溝通水路:

秦疏浚鴻溝(河南汴河)作為水路樞紐,通濟、汝、淮、泗諸水。又於公元前二一四年,令史綠監修長達六十多裡之靈渠,溝通了湘、漓二水。

十五、統一文字:

戰國時期,始皇令李斯把原來秦國之大篆整理簡化而成小篆,在全國通行。後程藐又簡化小篆成隸書,亦在秦代流行於全國。

十六、北伐匈奴:

匈奴系中國北方邊境上之古老民族,分佈於今蒙古大草原上,它一向從事遊牧,以強悍和騎射著稱。戰國末年以來,匈奴時常南侵,威脅到燕、趙、秦等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安全,故北方邊境諸國均各自修建長城以御防之。秦統一中國後,公元前二一五年,『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西北斥逐匈奴』。

接著乃在燕、趙、秦舊長城之基礎上,加以增築,連結成一條長達五千餘里的所謂『萬里長城』。是為古代中國及世界最偉大的建築工程之一。秦始皇之過

始皇的一系列政策與措施,大大加強了全國統一,對後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不過其事業是在殘酷壓榨民眾的條件下,於短短的十來年內集中完成的,故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在始皇當政的十二年間,其為政之苛暴業已顯露無遺。

一、徵歛無度,賦稅奇重:

為了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與工程建設,滿足窮奢極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對民眾課以重稅,以致民不聊生,百姓痛苦不堪。

二、好大喜功,濫用民力:

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連年大興土木、四處征戰,內則修馳道、開靈渠、築長城,外則伐匈奴、徵百越,每項工程或每次征戰,均須役使浩大之民力。特別是始皇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宮、修驪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萬人以上。據估計,當時服兵役之人數遠超二百萬,佔壯年男子的三份之一以上。

如此重稅苦役,實非百姓所能忍受。

三、嚴刑峻法,民怨鼎沸:

秦自商鞅變法以來,法令即十分嚴苛,一人死罪誅及三族,一家犯法鄰里連坐,百姓動輒被罰充苦役或慘遭酷刑。到秦始皇時,更一味『專任獄吏』,把嚴刑峻法推至顛峰。

四、箝制思想,焚書阬儒:

秦始皇還把嚴刑峻法施之於思想領域,大肆統制思想,禁錮思想自由。只要藏有《詩》、《書》、百家語者,都予以燒燬,此即著名之『焚書令』。此外,因一些代秦始皇求長生不死仙藥的方士口出謗言、非議朝政,又相邀逃亡,始皇乃令御史偵查首都之儒生方士,逮捕其中之四百六十餘人,皆阬於咸陽,此所謂『阬儒』。

2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的功是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統一了六國,建立了**集權的封建國家,統一了文字掃除了南北各民族的交流障礙,統一了度量衡,為全國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過就是統一思想的手段過於殘酷,尤其焚書坑儒不得人心,而且不惜民力,濫用民力,加速了秦國的滅亡.

秦始皇的功與過有哪些??

3樓:手機使用者

最大的功績是建造長城...最大的過是焚書坑儒...應該是功大...採納哦

秦始皇的功與過評價?

4樓:匿名使用者

在今日看歷史:功大於過在當時百姓的角度來看:有過無功百姓只求安定度日,什專麼歷史走勢,天下大事和屬百姓有關嗎?

今天的歷史學家不負責任的一句「功大於過」就把當時代的百姓所受的苦難不做正視。試問如果說功大於過的各位把你們放到秦朝之時,你們的父兄甚至是自己死在建造長城之上,你們還會崇拜他的偉大嗎?歌頌他統一六國的功業嗎?

有人說人無完人,誰都有犯錯的資格。但是一國之君,千千萬萬中僅一人為尊。他該是個允許犯錯的普通人嗎?

如果是個能犯錯的普通人有憑什麼做這不普通的位子?因為他是一國之君,天下之主,他享有人生繁華的極致,因為他是一國之君,天下之主,他享有了青史留名的待遇(是罵名還是讚語就且不說)。那些都是普通人所不能擁有的。

他既然享有了普通人所不擁有的一切,就不該以普通人來看待他。享受了不普通的待遇就要負起不一般的責任。歷史的角度僅僅只是後人站在局外的評價。

那是人們「捨棄」人性後的評價定義。

秦始皇一生功與過有哪些

5樓:歷史指南

始皇是我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但是對於秦始皇的功與過是大家永遠都無法停止討論的話題。想想看,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他建立的**集權制度就已經讓現代人爭論的不可開交。有的人會認為這就是一個暴君的行為,還有的人認為是符合國情的。

談一談秦始皇的功與過 20

6樓:樸正洙金英雲

我覺得秦始皇是好的!功大於過~1

1、秦始皇在併吞六國以前,首先消滅嫪毐和呂不韋勢力取得國家的安定局面,並把政權完全集中到了自己手裡。

2、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他陸續滅掉六國,統一了中國。秦朝的統一,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

3、秦始皇開鑿了一條的鄭國渠。

4、讓李冰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

5、嬴政統一六國以後,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裁決國家一切大事,官吏由皇帝任免。**實行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等。地方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劃公為36郡。

6、統一了文字,把小篆作為規範的文字。統一了貨幣,全國統一使用圓方孔的銅線。統一了度、量、衡。這些措施,既利於國家的統一,又利於百姓的文化交流

7、以咸陽為中心,修築了通往全國各地的行車馳道。

8、取消了各國築的堤防,便利行船。

9、疏浚了鴻溝,作為水路交通的主要路線,和其他河道相通。

10、命令監御史祿開了一條靈渠,這條靈渠溝通了湘江、桂江、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線了起來。

11、修建了萬里長城。這是出於國防的迫切需要,符合人民的長遠利益,是值得的。

12、建築了「直道」,這條大路對於支援北方邊疆起著很大的作用。

13、設立了九原郡使內地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在收復的地區帶到遊牧地區去了,牲畜的地方,逐漸變成了農田。這同時也把北方邊境鞏固了。

秦始皇的功績與過失有那些,秦始皇的功勞與過失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 千古一帝 功績1 秦滅六國之後,即開始北築長城。是為了保護北部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

如何客觀評價秦始皇和曹操 功和過哪個更多??

曹操能和千古一帝比麼。不是一個檔次的。肯定是秦始皇更勝一籌了。怎麼評價秦始皇的功與過?一 秦始皇的功勞。作為中國歷史上第1個皇帝,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法律,修建長城抵禦匈奴,制定郡縣制,修建直達全國的直道,把百越地區納入統治 這些秦始皇留下來的政策,為此後2500餘年的中國大一統歷史奠定了堅實...

秦始皇的陵墓被盜過嗎,秦始皇陵墓被盜過嗎

秦始皇陵是一個陵園,封土堆上層的建築還有陵園地表的建築都有被大火焚燒和人為破壞的痕跡。包括一些陪葬坑也遭到了破壞,比如兵馬俑坑。而據信這一切很可能是秦末農民起義時的項羽乾的。但重點在於地宮,據考古隊在地宮表面周圍考察後說發現了幾個盜洞,但是都遠遠沒有挖到接近地宮的位置,並且確信項羽並沒有盜掘始皇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