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未倁數
孟子出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裡之城,七裡 之郭②,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 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 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7)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 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戰,戰必勝 矣。」
【註釋】
①天時、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說:「農夫樸力而寡能,則上不 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
」苟子所指的「天時」指農時,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這裡所說的「天時」則 指尖兵作戰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人和」則 指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等。②三裡之城,七裡之郭:
內城叫「城」,外城 叫「郭」。內外城比例一般是三裡之城,七裡之郭。③池:
即護城河。 ④兵:**,指戈矛刀箭等攻擊性**。
革:皮革,指甲冑。古代甲冑確 皮革做的,也有用銅鐵做的。
(5)委:棄。(6)域民:
限制人民。域, 界限.(7)山溪,山川河流,險阻.(8)畔:
同「叛」。(9)有:或,要麼。
【譯文】
譯文一:
孟子說:「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人的齊心協力。一個三裡內城牆、七裡外城牆的小城,四面圍 攻都不能夠攻破。
既然四面圍攻,總有遇到好時機或好天氣的時候,但還是攻不破,這說明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另一種情況是,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冑不是不極利和堅固,糧草也不是不充足,但還是棄城而逃了,這就說 明有利的地勢不如人的齊心協力。所以說:
老百姓不是靠封鎖邊 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國家不是靠山川險阻就可以保住的,揚威 天下也不是靠銳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擁有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也會叛離;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
以 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會叛離的人,必然是不戰則已,戰無不勝的了。」
譯文二: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比如一座)方圓三裡的小城,只有方圓七裡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援幫助他的人就少。
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簡析】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
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
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
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解析】
我們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來表示: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援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裡,我們把「道」理解為「正義」。
那麼,什麼叫「正義」?《現代漢語詞典》中說:「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於人民的道理」。
這是富於現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公孫丑下》中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這裡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對的意思。
這段話是說,對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麼不戰,一戰必勝。
孟子在這裡說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個人,而是指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爭的總指揮,也是政治上的領袖。孟子通過論述戰爭勝負的問題,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援、擁護和幫助。
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
因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麼,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關愛和保護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們聚積起來,人民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
人民所希望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認為,這是行仁政的根本著眼點。做到了這一點,然後民心歸服、天下歸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2樓: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
3樓:·雅米
孟子,選自《孟子·公孫丑下》的
公孫丑下·第一章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德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4樓:司徒冰漣
孟子咯~~~~~~~
天時不如地利原文,天時不如地利全文翻譯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關於初中的古文 有關於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原文
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xi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時地利人和什麼意思天時地利人和分別是什麼意思?
古人曾說 人定勝天。此言想必今天亦有擁勱。然則,不論從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之角度,還是從當今物理.不過從反面來說,若人類不承認人定勝天,則人類每天豈不都生活在悲觀當中,從此角度來說,人定勝天是人類的一大思想.人定勝天 這個成語常被解釋成 人類一定能夠戰勝自然 人 即指人類,定 是一定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