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悠行專用
天下為公是指氏族社會時期,此時私有制尚未產生,沒有財產觀念,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
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而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而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是謂大同。
譯文: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
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兒女當做兒女,這樣使老年人能夠安享天年,使壯年人有貢獻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無偶、年幼無父、年老無子和殘廢的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各盡自己的職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們不願讓財物委棄於無用之地,因而不一定要把財物藏在自己家裡,而要使它有用處。
人們擔心有力使不上,因而不一定是為了自己也要積極出力。因此,陰謀詭計被抑制而無法實現,劫奪偷盜殺人越貨的壞事不會出現,所以連住宅外的大門也可以不關。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大同世界。
從先秦諸子的記述中可以知道,無論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或是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都憧憬、嚮往和追求「天下有道」的社會,併力圖在現實的世俗社會中付諸實現。儘管各家對「天下有道」的理解和規定自有區別,但是把「道」視為一種盡善盡美的、有序和諧的狀態,對這種有序狀態的追求即對理想的追求,卻是大體相同的。
孫中山繼承了中華先賢關於 「天下為公」的思想,在《對駐廣州湘軍的演說》說道:「提倡人民的權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
天下為公,人人的權利都是很平的。」孫中山致力於革命四十餘年,不僅以他的言論對「天下為公」的社會進行了描繪,更以他本人的行動去實踐了「天下為公」的道德風範。
2樓:風塵苡過往
天下為公是奴隸制時期,
天下為家是封建時期.
他們取決於夏禹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啟的時候 世襲制代替了禪讓製成為了家天下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時期的情況?其中"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指什麼傳說
3樓:匿名使用者
①講的是原始社會的情況.
②傳說堯年老的時候,召集部落聯盟會議,推選繼承人,大家推選有才有德的舜,舜用同樣的辦法把部落聯盟首領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堯、舜、禹「禪讓」的傳說正是指的「天下為公選賢與能」這段史實.
這種辦法在歷史上叫做禪讓制.
「天下為公」說的是原始社會時期的原始民主制,人們選舉賢能的人作為代表,來進行部落的管理,天下為全體人民公有.
「選賢與能」就是大家推選有才能,有威望,德才兼備的人作為部落聯盟首領來進行管理.
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是什麼政治制度是從何朝開始
4樓:匿名使用者
出現於我國原始社會,指的是禪讓制,
5樓:網易書魂
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是秦漢時期儒家學派的一個政治主張,也只能是個政治幻想.中國社會從來就沒實行過.即使在原始社會,也並非真正的禪讓,而是在幾個大家族之間個人能力的張顯與爭奪,隨著個人能力的消長,不讓也不行.
當時部落規模小,即使發生武力爭奪,規模也不大;又缺乏文字紀錄,就託名為禪讓.孫中山口頭上說天下為公,但國民黨建黨之初,他又要求在黨章上寫效忠孫文,遭到宋教仁\黃興等人的強烈抵制,孫就又想組織忠於自己的中華革命黨,因為響應者少,只好作罷.
公天開始是什麼朝代
6樓:藍火
公元紀年是全世界公認的紀年方式,沒有國外國內之分。
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是耶酥降生的那一年。當時中國的是西漢平帝劉衎(kan)元始一年。
天下為公有什麼含義
天下為公 出自 禮記 禮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版位,傳賢而權不傳子,後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國人對 天下為公 這四個字,因孫中山的推崇而非常熟悉。天下為公是孫中山 廖仲愷先生的指導思想,意思有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只有實現天下為...
構成原始社會天下為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構成原始 社會天下bai為公局du面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極端低zhi下。人類dao產生的過程也回就是原始社會形成答的過程,存在了二三百萬年,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生產力極其低下是原始社會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主要標誌是使用石器工具。勞動的結合方式主要是簡單協作,人們之間...
「後春運」時期是指什麼時期,春運時間指的什麼時間啊
中國鐵路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我認為 一方面來自鐵路上下經年勇創一流 忘我奉獻的付出 另一方面,是因為春運的長期存在。試想,如果沒有春運,就不存在運力緊張,不存在運力緊張,也就不用大規模建設鐵路,所以中國鐵路發展步伐就不會太快。再換一個視角,如果有春運,但是鐵路客票基準票價不是20多年不漲,而是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