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不是地形因素

2022-03-31 19:19:09 字數 5324 閱讀 8514

1樓:匿名使用者

詩詞概述

該詩又名《出塞》,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

詩詞原文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註釋1、涼州詞:又名《涼州歌》。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2、原題二首,此其一,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並引《樂苑》雲:「《涼州》,宮調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涼州,唐隴右道涼州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縣)。

3、遠上;遠遠向西望去。「遠」一作「直」。

4、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於七尺或八尺(等於213cm或264cm,約等於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佈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屬於一種樂器.

8、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

《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

「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9、度:越過。

10、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11、何須:何必。

12、浪淘風簸:狂風捲著泥沙的樣子。

譯文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雲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詩詞鑑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去,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雲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

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於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絡。

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於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

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並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詩話》中言:「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作者寫那裡沒有春風,是借自然暗喻安居於繁華帝都的最高統治者不體恤民情,置遠出玉門關戍守邊境的士兵於不顧。

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具體這兩句的解釋:既然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 關外的楊柳自然不會吐葉,光 「怨」它又有何用?

【以上文字來自網際網路】

2樓:好幾個基本面

a是海拔影響 b是緯度影響 c 也是海拔吧 所以d是正確的

3樓:唯心守護

不是,這只是作者的一種比喻,借指當時詩人的心境,與心中的不平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什麼意思?

4樓:中國消防救援

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出自:涼州詞二首

朝代:唐

原文: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翻譯: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5樓:窩草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涼州詞》

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黃河自天邊奔騰而下,在高山腳下,一座孤單的城池坐落在那裡。何必用羌笛吹奏《折楊柳》這首哀怨的思念家鄉的曲子,就算是春風也吹不過玉門關外的。

詩文鑑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去,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雲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6樓:匿名使用者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未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倒的啊!

7樓:匿名使用者

大意:羌笛何必吹起《折楊柳》這種哀傷的調子,埋怨楊柳不發、春光來遲呢,要知道,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啊!

1.羌笛:羌族的一種樂器。

2.楊柳:指一種叫《折楊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贈別的風俗。

羌笛何須怨楊柳是寫聽到羌笛的感受,由《折楊柳》曲名與春風相聯,以「春風」暗喻皇恩,「春風不度玉門關」含蓄地指責朝廷不關心邊塞士兵。境界雄闊蒼涼,含義曲折深刻.

8樓:無無無吾愛卓樂

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作者】王之渙 【朝代】唐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詩人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全詩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

9樓:匿名使用者

何必用羌笛吹出?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吹到少。

10樓:定蕾丁琴

冬季的西伯利亞分由於蒙古的阻擋,無法到達玉門關一帶。導致無充沛雨水,無法生長楊柳樹。詩人藉此抒發一種落花與流水的空情,空有羌笛,嘆無楊柳

11樓:無花和尚娜

羌笛何須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裡面的羌笛是一種小數民族專有樂器。

12樓:吐呀吐呀就習慣

不食人間煙火的書生很難翻譯這首詩,楊柳應該指的是「楊笛」和「柳笛」,兒時,春天一到,西北的孩子都會把柳樹枝皮做出柳笛,楊樹枝的皮做成楊笛,楊笛聲音低沉,柳笛聲音歡快嘹亮,詩人在堅守邊關,無法感受到春天的氣息,盼望有一天春天到來,可以聽到的柳笛和楊笛聲音,雖然柳笛和楊笛是山野樂器,不上大雅之堂,希望羌笛不要抱怨詩人對柳笛和楊笛的深切期盼,因為柳笛和楊笛聲音代表著春天的到來。

13樓:匿名使用者

何必用羌笛吹起吹起那哀怨的洋流取去滿園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代春風是吹不到的。

14樓:冰仕

意思是關外本就是苦寒之地,不要盼著楊柳變綠春天來臨。即使關內已經春天了,你戍邊將士也不要想著回家,而是要一心一意守好邊關。真正的主旨反而是批判將士們的思鄉之情的,要求將士們堅守邊關,立意高,政治非常正確,根本不是抒發思鄉之情

15樓:白雪飄逸啦

西域的羌笛無須怨楊柳是西域的人們無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意思是國家開發的行動是不會來到塞外的玉門關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羌笛啊,不要再吹走那令人憂愁的《折楊柳》曲調了,玉門關地處遙遠,朝廷的關懷是送不到這裡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出自王之渙的《涼州詞》意思:遙看黃河上有,好像是從白雲中流出來的,一般在高山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傲然聳立,羌笛奏出哀怨的《折楊柳》曲,好像在抱怨楊柳尚未發芽,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

18樓:匿名使用者

指統治者不關心邊境戰士

19樓:點菸望明月

既然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 關外的楊柳自然不會吐葉,光 「怨」它又有何用

20樓:

詩起於寫山川的雄闊蒼涼,承以戍守者處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

此句系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碟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

「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夭系。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而「羌笛」句不說「聞折柳」卻說「怨楊柳」,造語尤妙。

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更多的聯想,深化詩意。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徵人懷著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而以「何須怨」的寬解語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尋味。

這第三句以問語轉出瞭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用「王門關」一語入詩也與徵人離思有關。《後漢書·班超傳》雲: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人玉門關。」所以末句正寫邊地苦寒,含蓄著無限的鄉思離情。

如果把這首《涼州詞》與中唐以後的某些邊塞詩(如張喬《河湟舊卒》)加以比較,就會發現,此詩雖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即使寫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何須怨」三字不僅見其藝術手法的委婉蘊藉,也可看到當時邊防將士在鄉愁難禁時,也意識到衛國戍邊責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寬解。

也許正因為《涼州詞》情調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代表。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從地理的角度你認為這裡的

b試題分析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從地理的角度認為這裡的 春風 應指夏季風,玉門關以東為季風區,以西為非季風區。點評 本題還可以考查我國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少部分在熱帶 氣溫特點 冬季 越往北氣溫越低,南北溫差大 夏季 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不大。原因 主要受緯度位置影響 其次受夏季風的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的特殊含義是什麼

此句中 春風 的特殊含義是借自然暗喻安居於繁華帝都的最高統治者不體恤民情,置遠出玉門關戍守邊境的士兵於不顧。該句出自 涼州詞 原文 朝代 唐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譯文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是指什麼風

春風 夏季風。在氣候學上,把我國境內受到夏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做季風區 而把受到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稱做非季風區。具體的界限大概以我國著名的山脈大興安嶺 陰山 賀蘭山 巴顏喀拉山 岡底斯山為界。根據這個界限來劃分,玉門關恰好處在非季風區內,因此夏季風,也就是春風就吹不到玉門關了。涼州詞 唐 王之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