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022-04-08 10:12:45 字數 6879 閱讀 4986

1樓:社會第一眼

古詩詞:「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樓:汪如萍

55級痛苦莫咯了了了來咯哦了啦咯啦咯啦咯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全詩的意思

3樓:薯角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而這首詩是王維早期的作品,寫這首詩時,他只有十七歲。這首詩中,語言質樸,但是其中的感情非常強烈,這首詩抒發的是遠離故鄉的遊子對故鄉以及親人的思念之心,

明瞭遊子的處境,表達出濃濃的孤寂與哀慼

4樓:小虎牙哦哦

在遠方思念故鄉的親人

5樓:麻團子君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詩人運用一個「獨」字,兩個「異」字,表達了自己孤獨和對他鄉的陌生之感,這種遊子思鄉的情緒在平時不一定會表露出來,但是一旦遇到「佳節」,見別人都在熱鬧的團聚,自己的孤獨與思鄉情緒,就會一下子湧現出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的「倍」是指

6樓:顧飛燕濯嬡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註釋倍:更加,加倍。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市),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的「倍」是指

7樓:一邊倒的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註釋倍:更加,加倍。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市),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8樓:有情面包王

詩中的「倍」是加倍的意思。

原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9樓:小魚紛紛

更加,比平常還要思念,加倍思念親人,體現出作者的強烈的思念家人的情感。

10樓:千島雲

倍思親:加倍思念親人。

11樓:捲髮嚶嚶

倍是更加的意思吧,意思是每到佳節的時候更加思念親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

12樓:韓琴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全文如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白話文釋義: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題為「憶山東兄弟」。

擴充套件資料

1,創作背景:這是詩人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

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

2,賞析:「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

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

13樓: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1]註釋譯文:

作品註釋:

(1)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很器重這個節日,在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傳說能以此避災。

憶:想念。山東:

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2)異鄉:他鄉。

(3)倍:加倍,更加。

(4)遙知:遠遠的想到。登高:指民間在重陽節登高避邪的習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重陽節時有佩戴茱萸的習俗。[1]

作品譯文:

意譯   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只少了我一人不在。[1]

韻譯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

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

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

他們佩帶茱萸,但是少我一人。[2]?

14樓:竹露滴清響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在他鄉做他鄉的客人,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編輯本段]釋義

1、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

2、憶:想念。

3、山東: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4、異鄉:他鄉。

5、倍:加倍,更加。

6、遙知:遠遠的想到。

7、登高: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

8、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

15樓:九妹

唐代:王維

du獨在異鄉為異zhi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dao遙知兄弟版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權人。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16樓:永伴他樑

九月九bai

日憶山東兄弟 (唐)du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zhi

客,每逢佳節倍dao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

專茱萸少一屬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因身在異鄉,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而後筆峰一轉,將思緒拉向故鄉的親人,遙想親人按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想念詩人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詩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名句,打動了無數遊子離人的思鄉之心。

17樓:照樣迷人

du(唐) 王維  zhi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dao

佳節倍思親。

回遙知兄弟登高處,答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因身在異鄉,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而後筆峰一轉,將思緒拉向故鄉的親人,遙想親人按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想念詩人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詩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名句,打動了無數遊子離人的思鄉之心。

18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9樓:匿名使用者

獨自在他鄉做他鄉的客人,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20樓:匿名使用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背誦打卡:

1王科捷

2張欣怡

3朱筱萌

4趙子琪

5朱與墨

6王明輝

7王雲山

8韓佳9張露閔

10楊浩然

11張夢涵

12李晨睿

13陳澤睿

14馬青玉

15.李燁洲

16李一諾

17張婉淑

18楊博文

19朱靜怡

20宋策

21油澤楷

22呂天證

23張洪暢

21樓:匿名使用者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侏儒少一人

22樓:火山岩漿糊

哎呀,現在社會都成這樣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逢是什麼意思

23樓:微木白柏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

佳節倍思親。

出自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註釋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市),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24樓:基泥太妹

此處逢的意思:遇到

逢的解釋有兩個:

1、遇到:~遇。久別重~。~凶化吉。狹路相~。

2、迎合,巴結:~迎。~君之惡。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作品註釋

(1)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很器重這個節日,在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傳說能以此避災。

憶:想念。山東:

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2)異鄉:他鄉。

(3)倍:加倍,更加。

(4)遙知:遠遠的想到。登高:指民間在重陽節登高避邪的習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重陽節時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加油。

25樓:匿名使用者

逢的意思是:到,遇到。

出自: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原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釋義: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佳節:美好的節日。

主題思想: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

作者成就:

王維詩書畫都非常有名,非常多才多藝,受禪宗影響很大。他創造了水墨山水畫派,此外,還兼擅人物、宗教人物、花竹,精通山水畫,對山水畫貢獻極大,被稱為「南宗畫之祖」,《歷代名畫記》以「畫山水體涉古今」讚譽他在山水畫方面的貢獻。

其代表作有《伏生受經圖》、《輞川圖》、《雪溪圖》等。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畫」一詞,並首推王維為始祖。

王維青年時期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政治抱負,寫成「隴西行」等一類關於邊塞、遊俠的詩篇,運用歌行的體裁,描寫各方面的題材,具有岑參、高適那種雄渾的氣派。

王維後期歌詠山水的作品,真正代表其詩歌藝術。作品以五言為主如《鳥鳴澗》,描寫退隱生活、田園山水,追求清靜閒適的精神生活,風格恬靜清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內容是什麼,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主旨是什麼?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註釋 1 九月九日 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2 憶 想念。3 山東 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蒲州。4 異鄉 他鄉 外鄉。5 為異客 作他鄉的客人。6 逢 遇。7 倍 格外。8 登高 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9 茱萸 zh...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古詩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譯文 我獨自一個人居住在他鄉,每到過節的時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鄉的親人。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 思念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他與另位唐代詩人誰齊名並稱王孟

王維與另一位唐代詩人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孟浩然,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 現湖北襄陽 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 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