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少女十三四歲。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該詞語出自杜牧的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2樓:長弓射雙月
13歲,至15歲之前。
順便給你全部的:
女孩:12歲-金釵之年,
13歲-豆蔻之年,
15歲--及笈之年,
16歲-碧玉之年,
出嫁-梅之年.
人的一生:
不滿週歲-襁褓之年,
2-3歲-孩提之年,
13-15歲午勻之年,
16-20歲-弱冠之年,
30歲-而立之年,
40歲-不惑之年,
50歲-知命之年,
60歲-花甲之年,
70歲-古希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90歲-耄耋之年,
100歲-期頤之年.
古代描述年齡的詞語有什麼,就是像豆蔻啊什麼的
3樓:風曉
襁褓——指不滿週歲
孩提——指2~3歲
髫年——指女孩7歲
齠年——指男孩8歲
總角——幼年泛稱
黃口——指10歲以下
金釵之年——指12歲(女)
豆蔻年華——指13歲(女)
舞勺之年——指13~15歲
及笄之年——指15歲(女)
破瓜年華、碧玉年華——指16歲(女)
舞象之年——指15~20歲
桃李年華——指20歲(女)
弱冠——指20歲(男)
花信年華——指24歲(女)
梅之年——指至出嫁
半老徐娘——指至30歲(女)
而立之年——指30歲(男)
不惑之年、強壯之年——指40歲(男)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5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指6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歲杖朝之年——指80歲
耄耋之年——指80~90歲
古代怎麼形容年齡的?比如豆蔻年華之類的
4樓:匿名使用者
而立不惑
花甲古稀等等
而立、不惑、豆蔻、弱冠、古稀都代表什麼年齡?
5樓:匿名使用者
而立:30歲。《論語·為政》:「三
十而立。」
不惑:40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因謂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弱冠:男子20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故用以指男子20歲左右的年齡。
古稀:70歲。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擴充套件資料
三十而立——人在30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40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
五十知命——看清事物的真相,自然的繁衍事實;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並非是一種對自己生命妥協的負面心態,而是對追尋學問、獲得人生經驗而總結出來的大道 。
六十花甲——60在陰曆來算,已經天干地支一個輪迴了。
六十耳順——是指:清楚看明白各人觀點不同、慾望不同、處境不同、心態、情緒等的不同,言語表態等等都能夠釋然,容納了,但不等於接受了。
七十古稀——已經很稀有了,源於唐代大詩人杜甫《曲江二首》詩,杜甫吟詠道:「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mào)耋(dié)指八十歲。鮐背之年指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6樓:執著的叛逆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豆蔻——13歲(形容女孩子),
弱冠——20歲(形容男子),
古稀——70歲。
解析如下:
1、而立、不惑,出自《論語·為政篇》:「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距。」
2、豆蔻,出自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3、弱冠,出自《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4、古稀,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甫《曲江二首》詩,「人生七十古來稀」。
拓展資料:
古稀,稱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來稀少,而今也不多含義;但是解作古來稀少,與過去不同了。醫學保健昌明,閱報見過百歲老人還侍奉著高堂老母的事,將來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聞了。
引證解釋:
亦作「古希」。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明 李贄 《觀音閣》詩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識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貴,致位宰輔,壽臻古稀。」
《當代》2023年第6期:「他後悔自己的魯莽行動,年屆七旬,古稀高齡了,幹麼還這麼不知輕重。」
7樓:光弘電子商務
而立:30歲。不惑:40歲。豆蔻:13歲。弱冠:20歲。古稀:70歲。
都是古時的壽稱。壽稱是指古代年歲稱呼,有襁褓、孩提、金釵之年、豆蔻之年、花信年華、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期頤之年等,有男女和年齡之分。
8樓:看我君臨天下
而立之年代表30歲的男性,不惑之年代表40歲的男性,豆蔻年華代表13歲的女性,弱冠代表20歲的男性,古稀代表70歲的老人。
其中人生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代名詞,不滿週歲是襁褓; 2~3歲是孩提; 女孩7歲——髫年; 12歲(女)是金釵之年; 13歲(女)是豆蔻年華, 15歲(女)是及笄之年;16歲(女)是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是桃李年華; 24歲(女)是花信年華;至出嫁是梅之年; 至30歲(女)是半老徐娘; 20歲(男)是弱冠; 30歲(男)是而立之年; 40歲(男)是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是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是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是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是杖朝之年; 80~90歲是耄耋之年; 100歲是期頤。
9樓:sd康明斯發電機
13歲(女)——豆蔻年華,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古代各種年齡男女都怎樣稱呼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
提;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中國古代男女有沒有法定結婚年齡的限制
古代對於來適齡男女婚嫁問題,有源制bai定相關的規定。我國古du代其實是zhi一個 早婚國家 dao,按照 禮記 所規定的男女成年標準來理解,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是男20歲 女15歲。但各朝代略有不同,比如唐代,男15歲 女13歲以上 明代,男16歲 女14歲以上。晉書 武帝紀 記載,司馬炎在泰始九年冬...
古代人分三六九等,請問是怎麼稱呼的
東漢史學家班固 公元32至92年 把古今人物歸入其 漢書 古今人表 的九品量表回之中,分為上 上答智 中 中人 下 下愚 三等。在每個等級中又分為上上 上中 上下,中上 中中 中下,以及下上 下中和下下三等。這也許就是後人分三六九等的 三六九等只是一種說法,也有說人分十等,意思是人分貴賤。據說從元朝...
大家看這手,是多大年齡的手
前兩隻手是一個人,第三隻手是另外一個人。年齡的大小,可以看手腕上的橫紋和和手背上的老化程度。恐怕已經50歲上下了。要知道,一個人再怎麼化妝,也改變不了手的老化。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可能是謬誤。僅僅是 不是特別年輕的人,也不是年齡特別大的人,手背看有點老年斑,還有皺紋一般在手背長斑大約年齡在40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