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的風俗習慣,滿族的風俗習慣150字

2022-09-05 08:26:38 字數 5912 閱讀 4753

1樓:生鏽的小瓜

尊老愛幼講究禮數是滿族人的特點,清代都知道旗人禮數多。滿族的風俗習慣太多了,實在不勝列舉。

飲食上:喜歡吃粘食 肉食 蘸醬菜 高粱米水飯,黃米粘豆包,蘇子葉餑餑等都是滿族人愛吃的食品。

住宅上:有錢的人家常住裡外帶院子的宅子,進門有影壁。一般家庭住瓦房或土房,講究三面萬字炕,煙囪立在山牆傍邊,窗戶紙糊在外。

行文舉止方面:見到長輩要打千。小輩每日要請安問好。滿族女子歷史上從不裹腳。

穿著打扮上:男子穿長跑馬褂,女子穿旗袍梳二把頭。男子喜歡佩戴玉佩 香囊 荷包 扳指純手打

滿族的風俗和簡介(都不超過100字的)

2樓:酸檸檬嘿

1、滿族,清朝締造民族。因此滿族的風俗習慣對漢文化影響很大。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

2、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里江流域。

3、滿族有自已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創制於16世紀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創制的。

3樓:

風俗:滿族是一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富取博收外來文化並善於融匯創新的民族。滿族的風俗習慣很有特點。

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

服飾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滿族男人冬季穿長袍,有的加外衫,套馬褂,穿皮、棉、氈單臉厚底鞋,戴氈帽頭,三塊瓦狐皮或羊皮皮帽,春、夏、秋三季穿長衫,外套單夾馬褂,內穿汗褟、背心。女子冬穿棉旗袍、套坎肩,春、秋穿夾旗袍,罩坎肩。

飲食民俗 滿族餑餑。滿族人喜歡吃粘食,因為粘食耐餓,便於外出射獵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製作精巧,風味獨特的各種點心,統稱為"滿族餑餑",因此素有"滿點漢菜"之說。

簡介:滿族人口總數為1068.2萬人(2023年),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居第二位。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清順治元年(2023年),清軍入關,逐步統一全國,從此開始了滿族貴族對全國的統治,辛亥革命之後,清廷覆亡。

滿族人口分佈於全國各地,以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自治區、北京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多,其他散居於新疆、甘肅、寧夏、山東、湖北、貴州等省區及西安、成都、廣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博收外來文化並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

4樓:匿名使用者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忌諱:室內西炕不得隨意坐人和堆放雜物;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 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5樓:匿名使用者

在東北地區仍可見到許多滿族的風俗習慣。如食物中的酸湯子、酸菜、粘豆包、血腸、薩其馬等。滿族人禁忌狗肉,不吃狗肉,不打狗,不使用狗皮做的取暖物品。

這與滿族的犬圖騰崇拜、祖先崇拜有關,也與狗在滿族人生活、生產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有關,亦把滿族人與其周邊民族(例如:朝鮮族)分別開來。

6樓:匿名使用者

滿族的生育習俗與漢族的大體相同,但是由於地理環境、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滿族的生育習俗中又保留了一些本民族特有的風俗。 滿族信奉薩滿教,因此,若三十而無子,則要請薩滿求子。婦女懷孕時有諸多禁忌,不準坐鍋臺、窗臺、磨臺,不準...

7樓:

損 :sǔn

例詞:破損、 損害 。

皇 :huáng

例詞:皇族 、富麗堂皇 。

瓏 :lóng

例詞:玪瓏、 玲瓏剔透 。

剔:tī

例詞:剔肉、 剔牙 。

杭:háng

例詞:杭州 、杭劇。

萊:lái

例詞:蓬萊 、萊園 。

瑤:yáo

例詞:瑤臺 、瓊瑤 。

巨集: [hóng

例詞:巨集偉 、 巨集大 。

宋 :sòng

例詞:宋朝 、姓宋 。

侵 :qin

例詞:侵入、 侵犯。

統 :tǒng

例詞:統統、 統計 。

銷 :xiāo

例詞:銷燬、 展銷 。

瑰 : guī

例詞:瑰寶 、 玫瑰 。

燼 : jìn

例詞:灰燼、餘

8樓:匿名使用者

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

滿族風俗習慣100字

9樓:xhj北極星以北

用菜風俗:

滿族烹調以燒、烤見長,擅用生醬(大醬)。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393461

蔬菜隨季節不同而變化,雜以野菜(蕃蒿、蕨菜等)及菌類。滿族先人好漁獵,祭祀時除用家禽、家畜肉外,還有鹿、麂、獐、狍、雁、魚等。尤喜食豬肉。

豬肉多用白水煮,謂「白煮肉」。設大宴時多用烤全羊。

生育風俗:

滿族十分重視對子女的生育。婦女一旦懷孕,被視為全家吉事,這時婆母便告訴她一些保胎知識和傳統禁忌。如:

不準孕婦到別人的產房去,不準坐鍋臺、穿臺。不許大哭大笑,不準侍奉祖先神。懷孕五月,不許去馬棚,不許牽馬等。

喪葬風俗:

停靈一般人家老人死後,要順炕放三塊木頭,俗稱「停屍排子」,把死人放在上邊。要頭朝西,腳朝東。死者的嘴裡要放一個銅大錢,或者硬幣,叫「含殮」。

要停靈三天。第一天,報喪。通知遠近親友,當晚家人不能睡覺,叫做「守靈」。

死者頭前放一盞豆油燈。用棉花捻成長捻,一半在碗裡,一半在碗邊,豆油燈一夜不滅,俗稱「照屍燈」。死人,一般要在屋裡停放一夜,第二天入殮、祭奠。

當人們抬屍首時,不能走門,要走窗戶,因為門是留給活人走的。第三天出靈,即出殯。

祭奠第二天,中午開始「祭奠」。親朋好友得信前來,要獻上「帳子」和禮錢。「帳子」就是整幅白布,上邊別上用白紙寫的大字「某某千古」、「某某萬世流芳」等,喪家要把帳子懸掛在靈棚裡,供人**。

棺材頭旁邊,站著一個主持儀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兩旁,叫做「陪孝」。弔唁的親友要站在棺材前頭,由主持人高喊:「某某老人家,你老聽真,這位是你老的什麼什麼人,前來給你老弔孝來了!

」隨後向憑弔的人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叩首!」憑弔者三鞠躬後跪下磕頭。

主持人喊:「平身!」憑弔人起來走開。

下面繼續第二人。

順序是先長輩,後晚輩。

滿族人家死人成殮後,在院內要掛紅色幡旗,有一尺多寬,一丈多長,掛在院內西邊一根兩丈多高的木頭杆子上,滿族人認為幡是死者的靈魂。每天太陽出來之前,將紅幡掛起,太陽落山之後,將幡取下,放在棺材蓋上。

出殯出殯的時候,長子手舉「靈頭幡」,走在靈車前頭。靈車後,其他子女們打著「銘旌」,就是細長的布條,像旗幟一樣,結在一根長棍上。布條的周圍鑲著狼牙邊。

旗的顏色,要根據死者是哪旗人而定。

滿族死人,不寫「殃榜」,這點與漢族不同。所謂「殃榜」,就是在一張白紙上寫明某人某日某時「含殮」,某年某月某日為死者生日,某月某日某時辰為「四熬日」,某月某日某時辰為「避忌日」,告知親友,按時參加儀式,按時迴避。

燒飯風俗:

滿族喪葬中,有「燒飯」之習俗。遼金時女真人就有將「其祭祀飲食之物盡焚之」的燒飯之俗。滿族沿襲此俗,富貴人家還將生前所御狗、馬焚燒的。

後努爾哈赤等一再告戒要節省食物器具,除燒飯外,也不再焚燒狗馬,只將生前所用狗、馬在燒紙時,用鞭棍催打狗馬從火堆上跳過就可以了。

祭祀習俗:

滿族的祭祀活動,神祕莊重,從程式到內容都十分講究。整個祭祀過程分為:祭祖、祭神、祭神杆、祭星4個部分。

在祭祀的前3天,全族人就要著手準備了:要在院子的大門當中懸上一把穀草,這就是表示從掛草把的日子起,一直到祭祀完畢,不許頭戴狗皮帽子和身穿孝服以及身體不潔的女人入門,而且此時也不許賙濟乞丐。

此外還要準備一些祭祀的食品,這裡最主要的有:黃米飯和幾頭豬。祭祀的日子一到,主祭人將暫存於外邊的祖宗匣子請到家中,放在西炕南頭的桌子上,然後再將屋裡常設的祖宗匣子取下來放在下邊。

滿族婚俗:

響棚滿族辦喜事接新娘要選一個良辰吉日。吉日訂妥後,在結婚前,男方要給女方家老酒一罈,肥豬一隻作為女子宴請親朋好友所用。

第一天,娶親去的人為單數,即新郎、媒人、兩個娶親婆、一個壓轎男孩。新郎到女方家,進院首先要到上屋面向西給老佛父叩頭。然後有人陪著在一個單獨的屋內住下。

在這一天,新郎、新娘不能見面。

亮轎第二天,選定良辰,請新娘上轎,新娘在鼓樂聲中揮淚與家人告別,母親則把新娘的洗臉水潑在花轎停放過的地方。

滿族迎娶新娘時多用轎,但花轎不是用人抬的,而是用馬拉的。花轎是在馬車上紮成的,先固定好四框,然後用紅綾子圍上,上面也用紅綾拉成翼狀轎頂,轎門有紅綾檔簾。在轎頂上是有木刻的「麒麟送子」。

有的還在轎的兩側裝上透明鏡。迎娶時,轎內要有壓轎的孩子和娶親婆。壓轎的孩子一般是8至9歲的男孩子,娶親婆是夫妻雙全,兒女雙全的土命人。

迎親迎親時,新郎騎馬,領花轎至女家,新娘上轎,新郎騎馬繞院子一週,新娘乘轎緩緩隨行,名曰「引轎」;繞行一週後,新郎下馬,進到屋中行跪拜禮。然後,騎馬領轎返回,新娘身著紅衣,頭蒙紅布,懷抱用紅紙條捆成的二根麻秸杆端坐轎中。

打旗的、打燈籠的以及吹鼓手走在前面,後面跟著是12匹對子馬,馬上坐著年輕的伴郎。在伴郎的後面是披紅戴花的新郎,再後面就是接新娘所用的花轎了。這娶親的隊伍沿途每到一個親友家,親友都要給新郎送禮披紅。

箭射新娘

滿族獨特的婚禮儀式。新郎新婚時,須用喜轎迎娶新娘,在轎子將 至喜房門前時,新郎不待新娘下轎,須向新娘連射三箭,意為除新娘之 「紅煞」,但為虛射,箭只射至轎前而已。接著新郎還要向喜房內之四角虛射四箭。

射畢,才許新娘下轎邁馬鞍(取平安之意)。拜天地後,新郎須用所射之箭挑去新娘蓋頭。箭射新娘帶有滿族先人——女真人搶婚舊俗的痕跡。

此婚俗在內蒙古涼城縣曹碾滿族鄉及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較為典型,一直儲存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離娘肉到了新娘家之後,新郎不能立刻下馬,要等小舅子來給新郎牽馬,岳父上前給新郎揣壓腰錢之後,新郎才能下馬。新娘上轎時不許自己走,而是要由哥哥抱上轎,沒有哥哥的,要由叔叔抱上轎。在新娘離開孃家之前,新郎要給岳父岳母留下「離娘肉」,然後才能動身。

當娶親的隊伍回來後,新娘蒙紅蓋頭,由兩個伴娘從轎中攙出,新娘的腳不能踏在泥土上,要在地上鋪上紅氈。拜完天地,再攙入洞房。在洞房門口,放一馬鞍,馬鞍上放兩串銅錢,新郎先跨過去,然後新娘再跨過去。

當新娘子跨過去之後,伴娘便隨手拿起兩串銅錢,給新娘子兩個肩頭各搭一串。一進門,一個小女孩手拿寶瓶壺,壺中裝著糧食,壺口用紅布扎著,這時伴娘接過寶瓶壺,給新娘子一個腋窩夾一個,此時還要撒五穀。

拜堂新娘娶到家之後,新郎、新娘拜堂,新娘開臉並改梳髮型。再出來拜佛父、拜神竿和神後、拜公婆,款待親友。在這過程中,新郎要用秤桿挑下新娘頭上的蓋頭,然後將它放在院中的帳篷頂上,蓋頭揭下後,新郎要用手撫摸新娘的頭髮。

秤桿揭蓋頭取「稱心如意」的意思,撫摸頭髮,象徵白頭皆老。

滿族禁忌較多。不允許褻瀆神靈和祖宗。比如滿族以西為貴,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許住人和放雜物,不能有各種不敬行為。

不許打狗,更禁忌殺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許外族人戴狗皮帽子進家。傳說努爾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獸,儘可以打來吃,但是,今後不準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義犬。"從此愛犬、敬犬便成了滿族的習俗。

另外,滿族人不僅不食烏鴉之肉,還有飼餵烏鴉、祭祀烏鴉之俗。

藏族的風俗習慣,藏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1 姓名 藏族習慣上有名無姓。名字一般有男女性別之分,通常是兩字或四字,多取自佛教經典,因而重名的人較多,分別在名字上加上大 小或本人的特徵,也有在名字前面加上出生地 居住地或本人職業以示區別。貴族 活佛在名字前面有房名 官名或尊稱,房名是世襲莊園的稱號,沒有血緣的意義。2 服飾 藏族男女多蓄辮,喜...

民族的風俗習慣56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1 阿昌族 分佈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白族 分佈在雲南 貴族 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 分佈在雲南 青海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

巴黎的風俗習慣是什麼,巴黎的風俗習慣

法國人copy打招呼是貼面禮,就像我們互相握手一樣。在男女之間,女士之間見面時,他們還常以親面頰或貼面來代替相互間的握手。法國人還有男性互吻的習俗。兩個男人見面,般要當眾在對方的面頰上分別親一下。在法國一定的社會階層中,吻手禮 也頗為流行。施吻手禮時,注意嘴不要觸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