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夕的一個歷史故事,一定要簡潔

2023-05-24 08:00:15 字數 4003 閱讀 5565

1樓:蘇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

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

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

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

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2樓:都市閒人

**應該給各中國節日設計一些元素,便於每個節日都有一個節日標誌,以此弘揚中國文化。

關於七夕的故事

3樓:阿沾

七夕的故事——牛郎織女。

織女在人間遇上了牛郎。為了牛郎,織女選擇留在了人間,織女和牛郎生下一對兒女。但織女是玉帝的女兒,最後織女不得不告別牛郎回到天庭。

牛郎帶著兩個孩子追至南天門,卻被王母劃下的天河所阻,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

七夕節,為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

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七夕」最早**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古人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

牛郎織女天文星區對應地域分野的文字記載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 在東漢時七夕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因七夕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在當代更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漢代,七夕被賦予了婦女向織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藝的人文內涵,形成了七夕乞巧習俗,故亦稱為「乞巧」。七夕節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七夕節的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與女紅(gōng)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人為主角的節日。

2023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樓:二碩的大嘴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

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的「牛郎織女」**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牛郎織女星象對應地理分野的記載見於《漢書·地理志》:「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經歷史發展,牛郎織女天文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美麗傳說,以及民間女性向織女星乞巧智慧、祈禱姻緣等豐富的人文內涵。

因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5樓:才星騰

雖然很簡潔,但是還是太多其他的字幕了。

6樓:秋梵涵陽

每年的七月七是情人一節。

7樓:藝博達黃小姐

牛郎織女在七夕節相見。

8樓:相依

關於七夕的故事我也不大清楚。

9樓:休康成

你好啊!我是新來的。請多多觀照。

有什麼關於七夕的故事或傳說

10樓:匿名使用者

七夕節起源於牛郎織女神話。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對牛郎星、織女星的記載。東漢時,傳說天帝為媒,讓牛郎與織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銀簪劃河為界,規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鵲橋同織女相會,民間據此傳說形成了七夕節,並且一直保留下來。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隋人杜公瞻在《荊楚歲時記》注中引述《世王傳》一書的佚文,亦言及漢初七夕之俗:「竇後少小頭禿,不為家人所齒。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織女,獨不許後出。

有光照室,為後之瑞。」竇後當即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漢武帝的祖母,那位歷經三世權傾一時的竇太后。

竇太后生於楚漢相爭之際,長在民間貧寒之家。這條記載說竇後小時候就有七月七日看織女的風俗,這豈不是七夕乞巧節的風俗在秦漢之交已經蔚然成風的證明嗎?而提起七夕和西漢的關係,最為人熟知的自然要數西王母在七月七日之夜降臨,向好道求仙的漢武帝傳授長生秘訣的故事。這在《漢武帝內傳》、《漢武帝別國洞冥記》、《漢武故事》以及晉人張華所撰《博物志》中皆有所載。現存古書中最早確鑿無疑地出現「七月七日」這個日期的,是東漢學者崔寔(約一〇三年~約一七〇年)所撰的《四民月令》

關於七夕的故事?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之一,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因為有一條「愛情」的主線,善良的人們就把鵲橋相會的夜晚定為「情人節」,也是合情合理的。現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認可!

這個故事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說織女三星像分開兩腳,一天七次行進,雖然如此,也不能織布成紋;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史記天官書》描述天體執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其北織女,織女,天孫女也」句。

河鼓,就是牽牛星,中間大星,左右兩小星。這就是牛郎和一對兒女的原型。織女星,又名天孫,這也是神話中織女是天帝第七孫女說的**。

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又比如曹丕《燕歌行》中說:「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都已經把織女和牽牛看成一對情人了。所以秦漢時代應該是牛郎織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階段。

湖北雲夢睡虎地區出土的「秦簡」中就有了「牽牛以取(娶)織女而不果」的記錄。

12樓:來自天鐘山和善的花椰菜

很久以前,牛郎與老牛相依為命。一天,老牛讓牛郎去樹林邊,會看到一位美麗的姑娘和他結為夫妻,牛郎納悶,但還是去了,事情和老牛說的一樣,他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長,老牛交待完事情就死了,織女也被抓走了,牛郎帶著兒女批著牛皮追織女就快追到,王母拿下簪子劃了條天河,他們被隔開了。

他們互相掙扎著,以淚洗面,王母感動就讓他們每年見一次,就形成了現在的七夕。

13樓:生活百事通定南小二

七夕節的傳說。

牛郎織女的傳說。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七夕節,七夕節又叫做乞巧節,七夕節的**雖然只是傳說,但是它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先往。所以七夕節也就逐漸發展成為了中國的情人節。

關於七夕的故事,關於七夕節有什麼故事?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 乞巧節 雙 七 七姐誕等,是一個以 牛郎織女 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 牛郎織女 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 分星 就地理來說,稱作 分野 牛郎織女星象對應地理分野的記載見於...

關於七夕節的神話故事有什麼,關於七夕的傳說

七夕節的神話故事有 牛郎織女 它以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 乞巧 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節,又稱七巧節 七姐節 女兒節 乞巧節 七娘會 巧夕 牛公牛婆日 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七日晩上舉行,故名 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 乞求巧藝 坐看牽...

有關七夕節的故事有哪些,關於七夕節有什麼故事?

關於七夕節的故事有女子問乞巧 牛郎織女會七夕 女子問乞巧 故事 七夕的重頭戲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為傳說中,織女的手藝極巧,能織出雲彩一般美麗的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 乞巧 的習俗。其實這一習俗早在漢代就已形成,後來才和牛郎 織女的故事相結合。牛郎織女會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