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算不算把張繡坑了?賈詡獻給張繡的計謀

2025-01-07 21:40:15 字數 3870 閱讀 2529

1樓:小山村情懷

張繡到底是怎麼死的,按照《三國志》

本傳的記載,張繡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接到曹操。

徵調令,率軍參加北伐烏桓,結果在半路上死了。

三國志·張繡傳》:(張繡)從徵烏丸於柳城,未至,薨,諡曰定侯。子泉嗣。

好好的乙個人!怎麼說死就死了,這事看起來很蹊蹺,但這確實是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記載,也可以說是《魏書》

的記載如此,陳壽照抄過來。

在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後,增加了一條《魏略》

的記載,這故事是說:曹丕。

曾在和張繡會面時,責罵張繡:「你害死了我的兄長(曹昂),你還有什麼臉來見我?」張繡回去後心不自安,於是自殺了。

如果張繡是曹丕給逼死,賈詡實在沒有道理在多年後,曹操問曹丕和曹植。

誰適合做繼承人時,選擇站隊曹丕。

曹丕竟然是這種小心眼的人,他繼位了,我賈詡還能有好果子吃嗎?」

實際上,在曹昂之死這件事上,曹丕心胸不亞於其父,父親都能放下,曹丕沒理由還耿耿於懷。何況曹昂不死,曹丕哪有機會當繼承人啊!

例如,後來曹丕稱帝,便提拔賈詡為太尉,就是為了報恩。

2樓:藍瑟的星空

不算吧,至少在賈詡的計劃內的時候張繡還活著;

賈詡獻給張繡的計謀

3樓:網友

張繡用賈詡計謀大勝曹躁來討。

卻說張繡知躁引兵來,急發書報劉表,使為後應;一面與雷敘、張先二將領兵出城迎敵。兩陣對圓,張繡出馬,指躁罵曰:「汝乃假仁義無廉恥之人,與禽獸何異!

躁大怒,令許褚出馬。繡令張先接戰。只三合,許褚斬張先於馬下,繡軍大敗。

躁引軍趕至南陽城下。繡入城,閉門不出。躁圍城攻打,見城壕甚闊,水勢又深,急難近城。

乃令軍士運土填壕;又用土布袋並柴薪草把相雜,於城邊作梯凳;又立雲梯窺望城中;躁自騎馬繞城觀之,如此三日。傳令教軍士於西門角上,堆積柴薪,會集諸將,就那裡上城。城中賈詡見如此光景,便謂張繡曰:

某已知曹躁之意矣。今可將計就計而行。」正是:

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第018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撥矢啖睛。

卻說賈詡料知曹躁之意,便欲將計就計而行,乃謂張繡曰:「某在城上見曹躁繞城而觀者三日。他見城東南角磚土之色,新舊不等,鹿角多半毀壞,意將從此處攻進,卻虛去西北上積草,詐為聲勢,欲哄我撤兵守西北,彼乘夜黑必爬東南角而進也。

繡曰:「然則奈何?」詡曰:

此易事耳。來日可今津壯之兵,飽食輕裝,盡蒙於東南房屋內,卻教百姓假扮軍士,虛守西北。夜間任他在東南角上爬城。

俟其爬進城時,一聲炮響,伏兵齊起,躁可擒矣。」繡喜,從其計。

早有探馬報曹躁,說張繡盡撤兵在西北角上,吶喊守城,東南卻甚空虛。躁曰:「中吾計矣!

遂命軍中密備鍬-爬城器具。日間只引軍攻西北角。至二更時分,卻領津兵於東南角上爬過壕去,砍開鹿角。

城中全無動靜,眾軍一齊擁入。只聽得一聲炮響,伏兵四起。曹軍急退,背後張繡親驅勇壯殺來。

曹軍大敗,退出城外,奔走數十里。張繡直殺至天明方收軍入城。曹躁計點敗軍,折兵五萬餘人,失去輜重無數。

呂虔、于禁俱各被傷。卻說賈詡見躁敗走,急勸張繡遺書劉表,使起兵截其後路。表得書,即欲起兵。

忽探馬報孫策屯兵湖口。蒯良曰:「策屯兵湖口,乃曹躁之計也。

今躁新敗,若不乘勢擊之,後必有患。」表乃令黃祖堅守隘口,自己統兵至安眾縣截躁後路;一面約會張繡。繡知表兵已起,即同賈詡引兵襲躁。

4樓:修羅弟弟

建安二年(197年),在賈詡的說服下,張繡屯兵宛城與荊州牧劉表聯合。從此,二人便成為曹操的心腹之患,曹操多次率軍攻打張繡。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今河南鄧縣)。

此時,曹操聞悉謀士田豐勸冀州牧袁紹趁虛襲取許都(今河南許昌東),欲迎獻帝號令天下,立即從穰城解圍撤退。張繡率兵尾隨追擊。五月,劉表派荊州軍佔據安眾(今河南鄧縣東北),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出奇兵大敗張、劉聯軍。

曹軍獲勝後,速行北撤。張繡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也,追必敗」,張繡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所擊敗。

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促更追之,更戰必勝。」張繡說:

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敗,奈何復追?」賈詡說:

兵勢有變,亟往必利」(《三國志·魏書·賈詡傳》)。張繡遂聽從賈詡意見,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得勝後,張繡問賈詡:

繡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必敗;退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驗也?」賈詡說:

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軍雖新退,曹公必自斷後;追兵雖精,將既不敵,彼士亦銳,故知必敗。

曹公攻將軍無失策,力未盡而退,必國內有故;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縱留諸將斷後,諸將雖勇,亦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三國志·魏書·賈詡傳》)。張繡大為佩服。 建安四年(199年),官渡之戰前,袁紹遣人招降張繡,並與賈詡結好。

張繡準備同意,賈詡先於繡坐上對來使說:「歸謝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國士乎?」張繡驚懼地說:

何至於此!」並暗中對賈詡說:「若此,當何歸?

賈詡說:「不如從曹公。」張繡說:

袁強曹弱,又與曹為仇,從之如何?」賈詡說:「此乃所以宜從也。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

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三國志·魏書·賈詡傳》)!張繡從其言,於十一月率眾歸順曹操。

張繡的歸順使曹操在官渡之戰中避免了兩面作戰,所以曹操聞後大喜,親自接見賈詡,執其手說:「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三國志·魏書·賈詡傳》)。遂拜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

同時拜張繡為揚武將軍,並讓其子曹均娶張繡之女為妻。

5樓:三番敘事

賈詡獻給張繡的計謀是「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計謀的具體實施方法是,在張繡軍隊即將與曹操軍隊交戰前,賈詡先在河邊製造數十艘草船,然後讓草船藏在遠處,並派人在草船上掛上了許多箭支。當曹操軍隊迎來時,張繡故意放棄弓箭、刀槍等**,以示自己的軍隊無法與曹操軍隊作戰。

曹操見狀,致使曹操大意,而張繡則趁機假意向曹操降服,並說可出示他的弓箭大作為。曹操下意識地認為弓箭是戰爭勝利的重要**,便答應張繡的要求。張繡便假裝從軍庫中拿出了箭支獻給曹操,曹操軍隊乘機進入河流,張三娘帶人燒去了船庫,曹操部隊沒有弓箭可用,十分窘迫,最後慘敗。

6樓:網友

賈詡是非常厲害的謀士,個人認為不在諸葛亮、郭嘉之下,特別是在曹操手下之後,由於曹操善斷,這也使的賈詡的智謀發揮到最大極限。

賈詡是不是比較自私,誤了張繡呢?

7樓:右手年華

我認為他並不是自私,相反他特別的足智多謀,不僅沒有悟張繡,反而是拯救了張繡。

8樓:愛新爵成

在幫助張繡兩次打敗曹操之後,發現張繡還是實力很差,不能跟曹操相抗衡,於是打算投靠曹老闆。建安四年袁紹遣人招降張繡,並與賈詡結好。張繡準備同意,賈詡卻當著張繡的面回絕了袁紹的來使,雖然賈詡也指出了不能投靠袁紹的三大原因,但是歸根結拆雀底他還是為自己打算。

張繡投降死對頭曹操,不是沒有被殺的可能,而獲取好處最多的一定是賈詡,賈詡用主子的身家性命來博取自旅哪早己的仕緩灶途順暢,真是夠狠夠絕。當然賈詡的這條計策也使三國鼎立有了可能。

9樓:劉心安兒

賈詡並不自私,反而非常的善於觀察周圍的情況,然後做出相應的計謀,所以最後拯救了張繡。

10樓:塵一書

不是,賈詡是審時度勢,為張繡著想,改投曹操是當時最明智的選擇。

11樓:精武聊汽車

並不是,恰恰相反賈詡這個人對自己的主子還是非常忠心的,而且他的眼光也很毒辣。

12樓:網友

我覺得確實如此,如果不是他太過於自私的想法也不會影響到張繡的發展。

誰能介紹賈詡的生平,誰有賈詡的人物分析。。。

易中天品三國系列鬼使神差中專門講到賈詡 下面是複製易中天老師的話 賈詡是甘肅武威人,字文和,文章的文,和平的和,很好的字,可是這個人乾的活兒可以稱之為 亂武 他是專門搗亂的。賈詡做了什麼事情,會得到 亂武 的評價呢?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西北軍閥董卓入京,廢立皇帝,震動朝野,並且濫殺無辜,株連無...

賈詡跟郭嘉誰的謀略厲害,賈詡與郭嘉 究竟誰是三國最厲害的謀士

郭嘉是鬼才,兵法上強些,因為兵者,詭道也。賈詡,稱之為 毒士 奇謀百出,算無遺策。賈詡與郭嘉 究竟誰是三國最厲害的謀士 賈詡取得的成績確實要比郭嘉高了不少,尤其是在曹操定鼎天下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賈詡幾乎計出必勝,李榷 張繡 曹操 曹丕都在他的謀劃下渡過難關,不過賈詡在算計時從來不考慮老...

賈詡,是不是三國裡面智商最高的,為什麼說賈詡是三國裡最聰明的人

關於智商這個問題,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不過較為統一的一點是,賈詡確實吊,深諳自保之道,跳槽多次,前後效力涼州 使計讓李傕樊稠等人圍攻長安,開啟了真正的亂世序幕 張繡 主動勸張繡降曹,但是又間接害死了典韋 曹昂 曹安民 曹操。但是憑藉其高超的手段與智力,最終混到了三公之一的太尉,得以善終,從這裡就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