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參事室和**文史研究館16日在北京舉行座談會,組織部分***參事、**文史館館員及專家學者等圍繞「春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建言獻策。專家們紛紛建議,要進一步提公升春節活動的時代感和參與性,使春節的核心價值在創新、求變中得到傳承、發展。
**文史館館員、東南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所長陶思炎認為,各地在策劃春節活動時,應注重在傳承傳統風俗的同時引入新的時代元素,如組織民眾舉行民俗踩街、提燈遊行、焰火表演等,把市民從家中引向戶外,從家庭引向社會。
此外,鑑於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使城市小區內鄰里間的交往有所減少,陶思炎建議組織社群「新年團拜會」,在活躍新年氣氛的同時,增進鄰里間的瞭解與團結互助。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嶽永逸等多名專家認為,當前春節年味不濃、不少青少年熱衷「洋節」卻對中國傳統節日態度冷漠的乙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春節的慶祝活動愈發缺少民眾的參與性。
讓市民『看』春節仍然是不少地方春節文化活動的基本特徵。」嶽永逸說,實際上,能夠讓百姓積極參與的春節,才是**組織活動的目標,各地應該想辦法,將「旁觀型春節」變成「參與型春節」。
嶽永逸舉例說,如果能夠提供父親抽陀螺、抖空竹,母親剪紙、繡花,孩子轉呼啦圈等闔家老少同臺玩樂的舞臺,春節廟會現場定會更加熱鬧非凡。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際交流的增多,春節等傳統節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衝擊。***參事室主任陳進玉說,***參事室、**文史館十分重視傳統節日文化問題的調查研究,春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其中乙個重要課題。此前,***參事室與**文史館已多次就這一主題調研,組織專家進行研討。
陳進玉表示,今年四季度,***參事室與**文史館還將舉辦第二屆春節文化論壇。對於***參事、**文史館館員及各方面專家學者提出的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將及時整理提供給***有關部門決策參考。
2樓:涐會撒嬌
按最初的民俗,包餃子,守歲,紅包,拜年,放爆竹等 就可以了吧。
傳統節日春節為什麼能夠傳承至今?
3樓:林凡若雲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年末的祭灶(廿三或廿四)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人們增深感情的重要節日,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傳統佳節。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樓:苦澀咖啡
因為傳統節日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比較有紀念意義。
5樓:一顆小鹽粒
因為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流傳了5000餘年,中國文化也沒有斷過。
怎樣對待傳統春節?
6樓:霓裳晶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歷朝歷代的百姓都十分重視過好春節,因此隨著時代的變遷也派生出來許多春節的民俗來。但是隨著人們對於自然界認識的不斷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有些民俗已經與時代格格不入了。春節民俗應該在繼承、擯棄和創新中且行且發展。
過時的封建民俗應當擯櫻沒棄。首先要擯棄「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祭掃」的舊規矩。現在80後都是獨生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如果還不準女兒回孃家過年、祭掃,那麼今後養女兒的家庭就只有雙老在家孤苦伶仃地過年,死後也沒有後人來祭掃了。
其二要擯棄正月裡不掃地(把財掃走了)、不理髮(「正月裡剃頭,死舅舅」)不洗頭(把喜氣洗掉了)、不倒垃圾(把自家的財倒出去了)、不吃麵條(遲了一年都會扯皮囉嗦)等舊俗,既要信科學,又要講衛生。其三,要擯棄只有大年三十回到家才算回家過年的舊理念。因為人們都在不同的崗位工作,而每乙個崗位大年三十都需要有人值守,因此只要在春節期間回了家,都應當看作是回家過年了,家長和家屬都不要埋怨。
其四,要擯棄「脊備納年飯年飯,吃一年半」的舊俗。以往為了顯示家庭殷實滾遊和富足,年夜飯都以飯有大量剩餘,菜越多才越好的舊俗,這樣不僅造成很多浪費,有時還會引發腸道疾病,所以這個理念也應當擯棄。年俗應當與時俱進有所創新。
首先,是要允許女兒回孃家過年,或者是有聯姻關係的雙方家庭和在一起過年,這樣既可以避免養女兒的父母感到孤獨,又可以增進雙方感情,增加節日氛圍。其二,是祭掃不燒香燭紙錢、不燃放煙花爆竹,改為獻鮮花、擺供品、除草培土等祭奠。其三,可以不發壓歲錢或少發壓歲錢,這樣有利於孩子們心理的健康成長,還可以減少大人們的負擔。
其四,春節是南方植樹的好時節,可以把敬土地菩薩改為植樹,每人每年種下一棵樹留著紀念,這樣既綠化家鄉,又改善了環境。民俗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質的直接反映,願大家在繼承、擯棄和創新中,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春節民俗中發揚光大!
關於春節的傳統節日
7樓:檸稔
春節的傳統節日可不少。從臘八開始,就基本進入春節備戰,尤其是年前年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灶王爺上天,二十七上墳,二十八把面發,蒸供品,二十九貼倒有,就是貼春聯,三十是除夕,初一過大年,然後就是正月十五鬧元宵,二月二龍抬頭。
過了二月二,年就算過完了。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都有什麼傳統習俗呢?
8樓:網友
貼對聯,吃水餃,放鞭炮,穿新衣,串門拜年,壓歲錢。
春節是傳統節日嗎
9樓:網友
農曆正月初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曆紀元後。古代「春絕茄節」與「春季」為同義詞。
習俗。春節習俗、迎龍舞龍、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配蔽賀喜等。培巨集州。
食俗。年糕、餃子、湯圓、元宵、春捲等。
傳統節日春節活動作文,傳統節日春節活動作文120字
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比如有 春節 元宵節 清明界 端午界 中秋節 我就來說說春節吧!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就是春節了。每到新年家家戶戶喜貼春聯,人們採辦年貨。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除夕時,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晚上吃完年夜飯,最有趣的就是和表哥一起放煙花。...
以新年這一傳統節日為載,緊扣「弘揚中華民族」傳統作文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放到汨羅江裡。並且人們也要吃粽子 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這不,我們一家人帶著外婆 舅舅 舅媽 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鎮 賽龍...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與習俗
春節歷史悠久,關於春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但普遍接受的說法是 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春節習俗 1 掃塵 尾月二十四,撣塵掃屋子 這一風俗依靠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慾望和辭舊迎新的乞求.每逢春節到臨,家家戶戶都要掃除情況,清洗各類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天井,撣布撣子垢蛛網,疏通明渠陰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