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隨月
岑參(cén shēn)出身於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與高適並稱「高岑」.他父親兩任州刺史,但卻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獻書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遊河朔。
744年(天寶三載)也就是三十歲時中進士,授兵曹參軍。749年(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赴安西,751年回長安。754年又作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
安史亂後,757年(至德二載)才回朝。前後兩次在邊塞共六年。他的詩說: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邊塞苦,豈為妻子謀。」(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說:
側身佐戎幕,斂任事邊陲。自隨定遠侯,亦著短後衣。近來能走馬,不弱幽並兒。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可以看出他兩次出塞都是頗有雄心壯志的。他回朝後,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以後轉起居舍人等官職,766年(大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以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
其實古代科舉就是四書五經之類的,沒有什麼所謂的「專攻」
岑參的人物生平
2樓:暖小豬丶讍
岑參二十歲歲至長安,獻書求仕無成,奔走京洛,漫遊河朔。天寶三載(744年),登進士第,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及第前曾作《感舊賦》,敘述家世淪替和個人坎坷。
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初次出塞,滿懷報國壯志,在戎馬中開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寶十載,回長安,與李白、杜甫、高適等遊,深受啟迪。十三載,又充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報國立功之情更切,邊塞詩名作大多成於此時。
安史亂起,岑參東歸勤王,杜甫等推薦他為右補闕。由於「頻上封章,指述權佞」(杜確《岑嘉州詩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居舍人。不滿一月,貶謫虢州長史。
後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庫部郎中,出為嘉州刺史,因此人稱「岑嘉州」。罷官後,東歸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
享年56歲。
岑參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現存詩403首,七十多首邊塞詩,另有《感舊賦》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銘兩篇。
岑參是哪個朝代的,岑參詩人是那個朝代人?
岑參 來c n sh n 約715年 自770年 唐代詩人,原籍南陽 今屬河南bai新野 遷居du江陵 今屬湖zhi北 漢族,dao荊州江陵 湖北江陵 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岑參 baic n s...
岑參中的 參 字怎麼念
念sh n 岑參岑參 715 770 荊州江陵 現湖北江陵 人。出身於官僚家庭,曾祖父 伯祖父 伯父都官至宰相。父親也兩任州刺史。但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獻書求仕。以後曾北遊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赴安西,十載回...
岑參逢入京使的寫作背景,主要內容
寫作背景是根據劉開揚 岑參詩集編年箋註 岑參年譜 此詩作於公元749年詩人赴安西上任途中。這是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此時詩人34歲,前半生功名不如意,無奈之下,出塞任職。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陽關,奔赴安西。岑參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