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國中人物和事件簡介???(看問題補充說明)

2025-01-27 17:55:14 字數 3753 閱讀 6426

1樓:若影林盟

六出祁山,是指諸葛亮第六次南伐中原,第二次伐中原是228年,也是馬謖失守街亭那一年,第三次是229年,孫權稱帝那年,第四次是230年,231年諸葛亮五伐中原,前五次均未達到目的,與魏國拉開了持久戰,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再伐中原,並於8月病逝於五丈原,故才有「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沾襟」之曠世感嘆。諸葛亮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百折不撓,為報劉備「三顧茅廬」知遇之恩,劉禪的蜀國江山盡心竭力的精神,為後世人所嘆頌,所折服。

可惜,那「樂不思蜀」的後主劉禪並無心關心蜀國前途,終於在26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蜀國滅亡。一代智者諸葛孔明統一中原的願望也宣告滅亡。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與事件簡介?

2樓:操竊恥之

三國主要人物:劉備政權、曹操政權、孫權政漏態權。

三國主演事件:三國政權從沒有到建立,再到三國混戰,最後曹操政權贏了耐舉(當時魏返畝源是國司馬昭掌權)。最最後被司馬氏篡魏,最最最後司馬氏統一三國over!

3樓:擎

這個**謹族上殲尺全是三國人物,和事件氏晌高。

三國人物和大事件的介紹

4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漢靈帝末年,【劉備】因起兵討伐黃巾軍有功而登上漢末政治舞臺,三顧茅廬後始得諸葛亮輔佐。

漢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周瑜等大勝曹操於赤壁,其後得到荊州五郡,後又奪取益州。奪取漢中擊退曹軍後,劉備於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七月自立為漢中王。

魏黃初二年(221年),時曹丕已於220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讓帝位,蜀中又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劉備為了延續漢朝歷史,振興漢朝,完成自己的霸業,遂於成都武擔南稱帝,年號章武。次年為奪回荊州而伐東吳,結果被吳軍火燒連營,損失慘重,退至白帝城託孤。

西元223年,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因病去逝,享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帝。因劉備為漢獻帝之叔,故後人稱之為劉皇叔。

據**《三國演義》的描寫,劉備雙手過膝,兩耳垂肩,身高七尺五寸(合。在書中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其實歷史上的劉備並不是這樣的。

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劉備確實也是仁德為懷,感人至深的。

5樓:積木事業部

曹操,劉備,孫權,董卓,呂布,郭嘉,諸葛亮,周瑜,賈詡,張飛,關羽,趙雲,夏侯惇,曹仁,魯肅,呂蒙,陸遜,黃忠,馬超,姜維,魏延,鍾會,司馬懿,曹丕等等。

大事件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

看看三國不就行了。

三國演義中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件

6樓:網友

曹操:孟德獻刀、煮酒論英雄、跣足迎許攸、敗走華容道、割袍斷髮 ……

賈詡:勸李郭攻長安、計敗呂布、張繡之反覆、勝一人難勝二人易、助曹丕成為繼承人 ……

2 張遼:白門樓受降、勸降關雲長、招降昌豨、太史慈之死、威震逍遙津 ……

3 于禁:張繡叛亂力穩軍心、守延津以拒袁紹、平定陳蘭梅成、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曹丕送畫羞愧而死 ……

4 徐晃:說楊奉護送獻帝、聽從滿寵之勸投降曹操、敗韓猛燒其輜重、定計大破關中軍、解樊城之圍 ……

5 張郃:與高覽同投曹操、擊降楊秋、夏侯殞命繼任為帥、街亭之戰擊敗馬謖、諸葛連弩的試驗品。

6 司馬懿:為曹丕「篡漢」出大力、計殺孟達、兵敗葫蘆谷、定計平遼東、火拼曹爽 ……

7 夏侯敦:濮陽戰敗韓浩相救、戰敗高順、自啖睛目、兵敗博望坡、受封大將軍 ……

8 劉備: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彝陵之戰、白帝城託孤 ……

9 關羽: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 ……

10 張飛: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長坂橋頭一聲喝、義釋嚴顏、大戰馬孟起 ……

11 趙雲:戰文丑救公孫、七進七出、截江救阿斗、桂陽拒婚、斬殺韓家五父子 ……

12 馬超:大戰許虎痴、逼得曹操割袍斷髮、中離間計與韓遂相爭、大戰張翼德、聽從李恢的勸降 ……

13 黃忠:長沙城下大戰關羽、自覆其面無顏見人、擔任先鋒進軍西川、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彝陵之戰中箭身亡 ……

14 諸葛亮:隆重對、舌戰群儒、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秋風五丈原 ……

15 孫策:迎娶大喬、喝死一將夾死一將、大戰太史慈、遭許貢門客刺殺、殺于吉 ……

16 太史慈:北海城下初顯身手、大戰小霸王、投降東吳、大戰張文遠、中張遼計身死 ……

17 甘寧:破黃祖據楚關、擊合肥退張遼、百騎襲曹營、與淩統的恩怨、戰死於彝陵之戰 ……

18 呂布:三英戰呂布、連環計、濮陽之戰、鳩佔鵲巢搶徐州、命喪白門樓 ……

19 董卓:廢少帝立獻帝、孟德獻刀、連環計、鳳儀亭、蔡邕哭董卓 ……

20 袁紹:西園八校尉、十八路諸侯、滅韓馥、滅公孫瓚、官渡之戰 ……

三國演義的主要人物及事件?

7樓:網友

曹操 劉備 關羽 諸葛亮。

1、桃園三結義。

2、十常侍亂政。

3、董卓霸京師。

4、孟德獻刀。

5、三英戰呂布。

6、連環計。

7、鳳儀亭。

8、三讓徐州。

9、孫策立業。

10、轅門射戟。

11、宛城之戰。

12、白門樓(上)

13、白門樓(下)

14、煮酒論英雄。

15、袁曹起兵。

16、關羽約三事。

17、掛印封金。

18、千里走單騎。

19、古城相會。

20、孫策之死。

21、官渡之戰(上)

22、官渡之戰(下)

23、大破袁紹。

24、躍馬檀溪。

25、劉備求賢。

26、回馬薦諸葛。

27、三顧茅廬。

28、火燒博望坡。

29、攜民渡江。

30、舌戰群儒。

31、智激周瑜。

32、周瑜空設計。

33、群英會。

34、草船借箭。

35、苦肉計。

36、龐統獻連環。

37、橫槊賦詩。

38、諸葛祭風。

39、火燒赤壁。

40、智取南郡。

41、力奪四郡。

42、美人計。

43、甘露寺。

44、回刑州。

45、三氣周瑜。

46、臥龍弔孝。

47、割須棄袍。

48、張松獻圖。

49、劉備入川。

50、鳳雛落坡。

51、義釋嚴顏。

52、奪取西川。

53、單刀赴會。

54、合肥會戰。

55、立嗣之爭。

56、定軍山。

57、巧取漢中。

58、水淹七軍。

59、走麥城。

60、曹操之死。

61、曹丕篡漢。

62、興兵伐吳。

63、火燒連營。

64、安居平五路。

65、兵渡瀘水。

66、絕路問津。

67、七擒孟獲。

68、出師北伐。

69、收姜維。

70、司馬復出。

71、空城退敵。

72、司馬取印。

73、祁山斗智。

74、諸葛妝神。

75、六出祁山。

76、火熄上方谷。

77、秋風五丈原。

78、詐病賺曹爽。

79、吳宮干戈。

80、兵困鐵籠山。

81、司馬昭弒君。

82、九伐中原。

83、偷渡陰平。

84、三分歸晉。

三國中人物的故事(急),三國中5個人物的故事(急)

都是100字左右 曹操 華佗 青囊失傳 曹操得了頭痛頑症,將華佗請來。華佗認為曹操頭痛的病根在腦袋中,要先飲 麻肺湯 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 風涎 才可能去掉病根。曹操以為華佗是要藉機殺他為關羽報仇,於是收監了華佗,使其屈死獄中,其所著 青囊書 因此失傳。關羽 五關六將 關羽與劉備 張飛失散,後得到劉...

三國中的人物對他評論,三國中的一個人物對他評論

知道諸葛亮 劉備的人,就沒有不知道曹操的。歷史對他的評價褒貶各半,貶之者說曹操是白臉奸臣,褒之者稱之為歷史上一個大英雄。正所謂 亂世出英雄 曹操生於亂世,自小就有大志,長大後更是雄才大略,在戰火的洗禮下成長。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曹操因鎮壓有功,才被慢慢提拔起來。後來他成為了董卓的親信,但他卻不滿董...

三國中蜀國的人物,要有以上,三國中蜀國的人物,要有7個以上

劉備劉備 公元161年 公元223年6月10日 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 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關羽關羽 220年 字雲長,河東解良 今山西運城 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