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向上排氣法能收集氧氣呢

2025-01-30 17:20:15 字數 1694 閱讀 8624

1樓:非一般愛戀

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實驗室製取氧氣時採用的收集方法一般是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理由是氧氣不易溶於水和氧氣密度大於空氣。排水法的正確性是無可質疑的,但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的正確性,無論是在實踐上,還是從理論上都是站不住腳的。

第一, 我在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分別用向上排空氣和向下排空氣收集氧氣多瓶,收集時間相同,氣體流速相同,瓶內的氧氣含量是否相同呢?我模仿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測得氧氣的含量幾乎相同。在用這些氧氣做氧氣性質實驗時,也沒有什麼區別。

實驗證明,用向上排空氣和向下排空氣收集到的氧氣的純度是相似的。

第二, 如果某種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的密度相差不大,用排空氣收集就很難得到純淨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空氣的密度是,氧氣的密度是,差別並不大。分清向上排和向下排空氣的意義也就不大。

第三, 由於用高錳酸鉀製氧氣是在加熱情況下製得的,製出的氧氣溫度遠高於集氣瓶中空氣的溫度,所以,使得氧氣的密度接近空氣的密度,可用計算證明:

設製出氧氣的溫度是50℃,所以 t= (273+50) k =323k ,又 p= pa,氧氣的摩爾質量 m = ,r= ,根據 pv = nrt , pv = m / m rt,則 pm = m/v rt,所以氧氣的密度。

m/v = pm / r

g/l)空氣在常溫下的密度是。

m/v = pm / rt

g/l)以上計算證明,加熱高錳酸鉀製得的氧氣密度與常溫下空氣的密度是相同的。也就是說,用排空氣收集氧氣的方法是沒有理論根據的。

2樓:網友

當所要收集的氣體密度大於空氣密度的時候就用向上排空氣法 當小於空氣密度時就用向下排空氣法。

3樓:黃道福星

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向上排氣法。

收集氧氣是向上排空氣法還是向下排空氣法?

4樓:教育解答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只有利用向上排空氣法。

由於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將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用較長的導管,向瓶底通入氧氣,即可收集到氧氣。收集密度明顯比空氣大的氣體時,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明顯比空氣小的氣體時,用向下排空氣法。

向上排空氣法介紹:

向上排空氣法就是通入氣體後將空氣向上排出,通常在製取氣體密度大於空氣密度時使用,比如氧氣。

向下排空氣法:顧名思義,就是通入氣體後將空氣向下排出。通常在製取氣體密度小於空氣密度時使用,比如氨氣。排空氣集氣法是收集易溶於水而不與空氣中的成分(特別是氧氣)反應的氣體。

用向上排空氣怎麼收集氧氣?

5樓:機器

將集氣瓶正放在桌子上,導氣管伸入集氣瓶底部,用玻璃片蓋住瓶口,通氣,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氧氣集滿蔽絕,此時取出導氣管並迅速蓋上玻璃片,就收集到了一瓶氧氣。

進行驗滿::氧氣驗滿仍是用帶火星的木條,但不同的是,此時氣體已經確認是氧氣,且帶火星部分只能放在瓶口處(這樣才能保證氧氣已滿),若木條立即復燃且燃燒旺盛,則氧氣已滿。(因為若氧氣未滿,也可使木條復燃,只是不會「立即」和「旺盛」)豎並山。

向上排空氣法是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時所採用的一種餘中氣體收集方法。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如氧氣等,且該氣體不與空氣中成分發生反應。.氧氣進入開口向上的收集瓶中,因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氧氣可以到瓶底,空氣從瓶囗被擠出,因此可以收集氧氣。

怎樣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呵呵,就算是二氧化碳,也不能直接呼氣收集啊,撥出來的氣仍然多數是氧氣和氮氣啊。你問的不是怎麼收集氣體,而是怎麼製備氣體。二氧化碳是鹽酸和大理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氧氣是加熱高錳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反應,生成的氧氣 可以,把導氣管伸入集氣瓶的底部,讓揚起慢慢通進去,然後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的瓶口,...

海水中COD測定為什麼用錳法而不用鉻法

海水中cod值比較低,一般在0 10mg l之間。用鉻法的顏色變化較小,看不出來,誤差達。基本地表水 飲用水都建議用cod猛法測的。hj 200m型codmn測定儀就可以。錳法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低的情形,海水中的有機物濃度通常是很低的,遠遠低於地表水和工業廢水,因為海水已經把有機物充分稀釋了。如果用...

為什麼用輸入法在文中打字後文就少字

用word輸入字時,在文中插入字,打一個字,後文就少一個字,這是處於改寫狀態。word頁面下方有一行工具 1行,1行,錄製,修訂,擴充套件,改寫,中文 中國 等字,其中 錄製,修訂,擴充套件,改寫這幾個字是灰色的。若改寫這個字不是灰色的,你打一個字,後面就會少一個字,你可以雙擊一下 改寫 使它變為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