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系統在 慣性力(-ma) 和 外力 作用下是平衡的。即:
ma+f外=0 m為物體質量,a為物體受到的加速度,包括重力加速度。如果物體以加速度為a1作水平運功,則物體的慣性力ma等於重力mg和ma1的向量和。
整體法是將考察的系統內所有物體作為整體,考察他們在外力作用下和慣性力作用下的平衡問題。因為作為整體,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內力,他們是互相抵消的,因而在考慮物體平衡的時候不用考慮他們。
隔離法是考察系統內某個部分的平衡,這時候系統內其它部分對需要考察這部分的力就成為了外力,在建立平衡方程的時候需要把這部分力作為外力考慮進去,和其它作用在考察部分的外力以及考察部分的慣性力共同建立平衡方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察部分如果有多個物體,則這些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依然為內力,不能加入平衡方程。
不管是隔離法還是整體法,不過是考察的物件不同而已。你只要記住開頭說的,對乙個考察的系統,在慣性力(-ma) 和 外力 作用下是平衡的,通過慣性力和外力建立平衡方程就是了。
唯一需要注意點的是考察的物件不同,其慣性力和外力是不一樣的。
2樓:夜幕i平
整體法 不考慮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或相互間的支援力、
而 隔離法 是分別考慮兩物體受到的所有力。
3樓:邪魅de愛你
隔離法:假想把某個物體(或某些物體或某個物體的一部分)從連線體中隔離出來,作為研究物件,只分析這個研究物件受到的外力。
整體法與隔離法是什麼?
4樓:熱心市民小何
當幾個物體具有共同的加速度a時(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也可以用整體法),可以當做整體,比如,一起靜止、一起勻速、一起加速或減速。
隔離法使用沒有條件限制,任何時候都可以用,只是使用時受力較多,解答較複雜。當題目要求求解內力時,由於整體法不考慮內力,這時當然不考慮用整體法了。如果幾個物體加速度也不同,這個時候可以用系統法,系統法也是沒有條件限制的,但理解較難,用得不多。
整體與隔離兩個維度的考察:
第乙個是針對研究物件的選擇,即物理問題包涵多個研究物體時,研究物件應該選擇單個物理,還是整個系統,具體題目中如何甄別,如何結合?
第二個是針對運動過程的選擇,即物理問題涉及多過程問題時,研究過程應該選擇其中某乙個具體過程,還是把多個過程看成乙個過程來解決,具體題目中該如何選擇。
整體法與隔離法是什麼?
5樓:秀秀**影視
整體法:
物理中整體法是指對物理問題中的整個系統或整個過程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學中,就是把幾個物體視為乙個整體,作為研究物件,受力分析時,只分析這一整體物件之外的物體對整體的作用力(外力),不考慮整體內部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內力)。
隔離法:
是指對物理問題中的單個物體或單個過程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學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體從相關的物體體系中隔離出來,作為研究物件,只分析該研究物件以外的物體對該物件的作用力,不考慮研究物件對其他物體的作用力。(作為理想化環境處理)。
整體法和隔離法的優點:
整體法的優點在於只需要分析整個系統與外界的關係,避開了系統內部繁雜的相互作用。
隔離法的優點在於能把系統內各個物體所處的狀態、物體狀態變化的原因以及物體間的相互作用關係表達清楚。
整體法與隔離法的使用條件是什麼?
6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什麼時候選取「整體法」、什麼時候選取「隔離法」,要根據問題的實際進行優化選擇。
一般來說,若所求問題不涉及系統內的作用特兆殲徵,或不涉及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應該優先選取整體法;族配衝若所求問題涉及系統內的作用特徵,應該優先選取受力簡單的物體進行隔離;若所求問題涉及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時,應該優先選取簡單的過程進行隔離。隔離、整體同時優先。
當只涉及研究系統而不涉及系統內某些物體的力和運動時(即不考慮內力作用),可整體分析物件;當只涉及研究運動的全過程而不涉賣敗及研究某段運動時,可整體分析運動過程。
整體法與隔離法是什麼?
7樓:好好新星聞
隔離法與整體法都是物理解題的基本方法。
隔離法就是將研究物件從其周圍的環境中隔離出來單獨進行研究,這個研究物件可以是乙個物體,也可以是物體的乙個部分。
整體法是將幾個物體看作乙個整體,或將看上去具有明顯不同性質和特點的幾個物理過程作為乙個整體過程來處理。
整體法與隔離法特點:
整體法優勢:只分析系統所受外力,受力簡單易於分析計算。缺陷:只分析外力,無法求解系統的內力。
隔離法:分析內力,求解內力。
使用技巧:通常對於兩個或者多個相互關聯且具有共同加速度的物體,求解相關問題應先進行整體分析,再進行隔離分析。即「先整體,後隔離」!
物理的整體法與隔離法怎麼學
8樓:不是雲鴿
整體法和隔離法是物理學習中經常需要用到的一種分析方法(兩種方法其實是一種)
這個方法用最通俗的理解就是畫圈圈。
整體法就是整體全部畫乙個圈~用這個圈代替圈內所有的東西,僅分析圈的狀態(受力,運動等),不管圈內。
隔離法就是整體的某個部分畫圈圈,方法同理。
有乙個通俗的比喻。
整體法研究的是一筐蘋果~
隔離法就是研究筐裡的乙個蘋果~
整體法與隔離法的使用條件是什麼?
9樓:阿離
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什麼時候選取「整體法」、什麼時候選取「隔離法」,要根據問題的實際進行優化選擇。
一般來說,若所求問題不涉及系統內的作用特徵,或不涉及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應該優先選取整體法;若所求問題涉及系統內的作用特徵,應該優先選取受力簡單的物體進行隔離;若所求問題涉及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時,應該優先選取簡單的過程進行隔離。隔離、整體同時優先。
當只涉及研究系統而不涉及系統內某些物體的力和運動時(即不考慮內力作用),可整體分析物件;當只涉及研究運動的全過程而不涉及研究某段運動時,可整體分析運動過程。
10樓:網友
兩物體保持相對靜止或勻速運動時就可以使用整體法,整體法與隔離法的先後條件是先整體再隔離。
物理整體法與隔離法專題
11樓:網友
先是對整體分析 整體受向左的兩倍拉力2t 重力 支援力。
由牛二定律 (m+m)*a=2t 則a=2t/(m+m)..1式 a向左。
再對m分析 要使人與車相對靜止 則m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合外力(t與摩擦力f)必須提供a
則有三種情況。
1.若拉力t恰好提供a 即f=0 則t=ma 則與1式聯立有m=m c對。
2.若拉力t不足以提供a,需受向左的f才能有足夠的a 此時t+f=ma 易知此時mm a對。
高中物理中,什麼是整體法,隔離法?
12樓:尋振華孟裳
研究物件的選取方法。
1.整體法。
把一組加速度相同的連線體作為整體看待,由於中的是合外力,連線體中的作用力是內力,在列式時不予考慮而簡化了受力情況。
2.隔離法。
把連線體中的某一部分從整體中隔離出來進行研究的方法,其它部分對其作用力變成外力,常在求連線體間的作用力時用隔離法。
在實際解題過程中整體法和隔離法經常交替使用,一般是選用整體法求加速度,再用隔離法求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
13樓:燕實酆昭
整體法和隔離體法是高中物理兩種受力分析的方法~
當你做力學問題時,首先就要看你分析的物件,看是整體還是單個的物體.如果是看整體,那就用整體法就可以了;如果要看單個物理受力,就要用隔離體法,但是不是絕對的,得看具體題目來分析,有時還可以一起用~
到時候就是怎麼簡單方便怎麼來拉,目的都一樣的.
14樓:鄺秀梅菅羅
這個是力學裡面經常接觸的乙個問題。
我們研究的物理問題常常涉及多個物體組成的系統或多個變化過程,根據問題所提供的條件和求解要求,可選擇隔離法和整體法解題。
具體方法也就是把多個物體系看成乙個整體和把整體中的物體分離。具體應用要在具體題目中才好解釋。多看輔導書吧!
酒店網路物理隔離和邏輯隔離的的區別
物理隔離就是兩個網路的任何裝置到終端網口都沒有共享而邏輯隔離是將一個物理網回 絡實行ip網段隔答離,配合採用掩碼使得只能之間訪問自己所在的網段比如設定192.168.1.x 255.255.255.0 和使用192.168.2.x 255.255.255.0就能分開了 物理隔離與邏輯隔離區別是什麼 ...
物理上的problem
1全部1 一個燈泡銘牌上標有 pz200 100 它正常工作時電流為 i p u 100 220 0.45 a,電阻為 r u u p 220 220 100 484 歐。2h消耗電能 w pt 0.1kw.h 2h 0.2 度。2 當然可以利用歐姆定律來求出電阻,只是這樣更方便些 電阻r u i ...
物理上的焦點和焦距是什麼,物理的焦距物距像距分別是什麼意思可以詳細的說下嗎
焦點指平行光線經透鏡折射或曲面鏡反射後的會聚點 焦距指透鏡的光心到焦點的距離 物理的 焦距 物距 像距分別是什麼意思可以詳細的說下嗎?焦點 f 通過凸透鏡的 平行主光軸的光線,在主光軸上的會聚點叫焦點f 焦距 f 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物距 u 物體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物距 像距 v 凸透鏡成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