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站的主要特徵和成因,黃河的特點是什麼主要內容

2025-02-01 22:45:20 字數 1669 閱讀 1654

1樓:網友

中國北極黃河站,位於北緯78°55′、東經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是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成立於2004年7月28日。中國北極黃河站是中國繼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兩站後的第三座極地科考站,中國也成為第8個國家在挪威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建立北極科考站。

最值得稱道的是,北極黃河站擁有全球極地科考中規模最大的空間物理觀測點。

北極黃河站處於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地區。北極科學考察主要針對北極這一特殊區域開展,這就在國際法方面涉及了周邊國家的相關法律和通行的國際法,其中最重要的相關法律就是《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即《斯瓦爾巴條約》)。

於1925年8月14日生效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規定,締約國在「承認挪威對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擁有完全主權」的前提下,可以享有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地域及其領水內的捕魚、狩獵權,開展海洋、工業、礦業、商業活動的權利和在一定條件下開展科學調查活動的權利。 所以儘管北極所有陸地分屬8個環北極國家,但中國作為《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締約國,完全擁有條約中規定的包括科學考察在內的相應權利,這使中國在該地區建立科學考察站具有了法律依據。新奧爾松是北極科考的熱土,目前,與黃河站為鄰的有挪威、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日本、南韓的科考站。

黃河站落成後,是北極地區的第8座國家級科學考察站。

2樓:網友

地理考察站還有特徵和成因嗎?神奇。

黃河的特點是什麼主要內容

3樓:abc生活攻略

1、黃河主要特點就是泥沙多,黃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造成下游河道嚴重淤積,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約10釐公尺。黃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合沙量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絕無僅有的。

2、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

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請簡要的概述一下黃河的特徵?

4樓:教育小百科達人

黃河的特點是:

1、大麴大折的黃河在上游形成「幾」字狀,是世界上惟一的一條呈矩形的河流,其特有的曲線美當屬世界大河之首。大約在50萬年以前,黃河流經的地方並沒有大河,只是一些湖泊和小河,像星星一樣密密分佈。

2、黃河不但以「地上懸河」聞名世界,而且,黃河水素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說法,它的最大年輸沙量可達億噸,平均年輸沙量也可達16億噸。這16億噸泥沙中有4億噸沉積在河道中,12億噸被帶到入海口。

3、上游落差大、水能豐、凌汛;中游含沙量大;下游多地上河、凌汛。

黃河的特點有哪些

5樓:成大文化

黃河主要特點是泥沙多,黃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造成下游河道嚴重淤積,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約10釐公尺。黃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合沙量為35千克每立方公尺,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中絕無僅有。 <

黃河主要特點是泥沙多,黃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造成下游河道嚴重淤積,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約10釐公尺。黃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合沙量為35千克每立方公尺,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絕無僅有的。

魚類主要特徵,魚類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魚類的形狀,體溫,骨骼,都和別的動物有所不同,另外魚類有其他動物沒有的器官 魚漂,魚鰾的存在也是魚類能在水中漂浮的原因。1 形狀 魚的形狀各種各樣,有時相差大,但總的來說大多數魚呈細長的流線形狀,一般在水中速遊的魚身體細長,而慢遊或在水底生活的魚比較扁平。但也有的魚的形狀非常出奇,比如海馬。最小的魚...

造成黃河凌訊的原因,黃河凌訊斷流的成因及治理

成災原因1 上游來冰量多 成災原因2 封河後,上游來水猛漲 成災原因3 蓄水位較高,阻礙流冰下洩 成災原因4 降溫強度大 黃河凌訊 斷流的成因及治理 黃河bai流域東西跨越23個經度,南北相du隔10個緯度,地形zhi和地貌相差懸dao殊,徑流版 量變幅也較大。冬春季受權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冷空氣的影...

簡述憲法的概念和主要特徵

一 憲法的概念 憲法是規定國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集中表現各種政治專力量對比關係 保障屬公民權利的國家根本法。理解憲法與其它部分法的關係 二 憲法的特徵 1 憲法是國家的基本法 1 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務 2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具有三層含義 一是一切規範性檔案都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