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詩人提煉字,歷史有哪些詩人反覆煉字修改例子,

2025-02-04 16:40:09 字數 3518 閱讀 6016

1樓:05楊二龍

春風又綠江南岸」(北宋8226;王安石8226;《泊船瓜洲》)。傳說,王安石在寫這句詩句時,在原稿上曾經換過許多字,先用「到」,又改作「過」,後改作「入」,再改作「滿」,都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最後才選定了這個「綠」字。這個「綠」字用得很好,乙個「綠」字把春風給江南披上了綠裝這一變化,生動而又形象地寫出來了,給人以動的感覺。

這句詩是寫景,觸景生情,為下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鋪墊。

雲破月來花弄影」(宋8226;張先8226;《天仙子》)。這句詞詞少意豐,一語三折。「雲、月、花、影」四字寫了三物四景,中間又用「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的動態:

雲「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隨風搖動、撫弄花影的幽雅姿態。僅僅七個字,從天上寫到地下,雲橫皓月、風弄花影,構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把雲、月、花都擬人化了,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宋8226;周邦彥8226;《滿庭芳》)。我們的古人慣於活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以作動詞,且一作就作得鮮活生動,呼之欲出。想那黃口雛鳥從昂首待哺的嬌憨,慢慢豐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離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時光,更待其中親鳥的辛勞,形態種種,時日漫漫,到後來只得了乙個「老」字,當真濃釅醉人。

我們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過足了幾個月的時光。又乙個雨「肥」梅子,又經了幾場雨呢?那該是從「小雨纖纖風細細」,到「拂堤楊柳醉春煙」,到「一枝紅杏出牆來」,再到「花褪殘紅青杏小」,最後還是在雨裡豐肥。

寫出了動態,寫出了形態,想那梅子從輕輕小小的羞澀,到黃黃肥肥的圓潤,那黃中暈紅的豐潤,怎不叫人垂涎!

蘇東坡,一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一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說出「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後,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當即道:

前者加「搖」,後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的思索後,得意的說:

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屬上品。

一旁的黃山谷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唸了起來:

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蘇東坡、黃山谷吟誦著,玩味著,不禁託掌稱妙。賈島等等。

2樓:愛回眸忘卻不堪

賈島 王安石 李元洛 王駕。

3樓:88小卡

賈島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

歷史有哪些詩人反覆煉字修改例子,

4樓:網友

賈島為「推敲」二字反覆斟酌 《題李凝幽居》 王安石為「綠」字前反覆斟酌 《泊船瓜州》

5樓:wy活個明白

賈島「推敲」的故事。

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麼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乙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

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後,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並不是每做一首都這麼費勁兒,如果那樣,他就成不了詩人了。

有一次,賈島騎著毛驢在長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時正是深秋時分,金風一吹,落葉飄飄,那景色十分迷人。南島一高興,吟出一句"落葉滿長安"來。

但一琢磨,這是下一句,還得有個上句才行。他就苦思冥想起來了,一邊騎驢往前走,一邊念念叨叨。對面有個**過來,不住地鳴鑼開道。

那鑼敲得山響,賈島愣是沒聽見。那**不是別人,正是京兆尹,用今天的職務來說就是長安市市長。他叫劉棲楚,見賈島闖了過來,非常生氣。

賈島忽然來了靈感,大叫一聲:「秋風生渭水。」劉棲楚嚇了一跳,以為他是個瘋子,叫人把他抓了起來,關了一夜。

賈島雖然吃了不少苦頭,卻吟成了一首詩《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處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猱橈未返,訊息海雲端。」

賈島吃了一回虧,還是不長記性。沒過多久,他又一次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全詩如下: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那就是「僧推月下門」"。可他又覺著推不太合適,不如敲好。嘴裡就推敲推敲地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驢闖進了大官韓愈的儀仗隊裡。

韓愈比劉棲楚有涵養,他問賈島為什麼亂闖。賈島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詩,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哈哈大笑,對賈島說:

我看還是用『敲』好,萬一門是關著的,推怎麼能推開呢?再者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乙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

靜中有動,豈不活潑?」賈島聽了連連點頭。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各韓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了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可以提煉字的詩句還有什麼?

6樓:千百畫紅桑

「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出自北宋詩人宋祁的《木蘭花》,全詩「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名揚詞壇,「鬧」字頗具代表性。以杏花的盛開襯托春意之濃。詞人以擬人手法,著一「鬧」字,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另一典型代表出自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中的「敲」字此此為成語「推敲」典故的出處,形容反覆地研究措詞、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全詩: 《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原。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歷史上詩人有關提練字的故事

7樓:網友

王羲之練字的勵志故事。

王羲之從 7 歲開始,成天起早貪黑地練字。11 歲那年,他想去父親的房間 找點字帖繼續練字,發現父親的枕邊有幾本書,於是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一看,那 是本叫《筆論》的書,內容是教人寫字時如何運筆。王羲之一翻開書,就忍不住 開始記錄那些執筆運筆的技巧, 他讀得愛不釋手,不知不覺把書帶出了父親的房 間來讀。

他按照《筆論》中所講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寫呀,練呀,簡直入迷 了。過了一段時間,他看看自己寫的字,與以前的比較,確實有些變化。 一天,王羲之在讀《筆論》時被父親發現了。

父親王曠看見兒子讀得入迷的 書竟是自己珍藏的《筆論》 ,很詫異地問道: 「你能讀懂這樣高深的書嗎?」王羲 之答道:

書非讀不能懂,孩兒雖然一知半解,但還是能受到教育的。 」父親聽後 把《筆論》送給了王羲之,得到書後的他練得更加勤奮,更加認真,更加投入。 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他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竟然連頭都沒 有抬起來看一下, 專心致志地邊看字帖邊練字。

書童最後不得不去請他的母親來 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時,只見羲之手裡拿著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裡送, 弄得滿嘴烏黑。原來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著字,腦子裡也在想這個 字怎麼寫才好, 結果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

母親看到這情景, 憋不住笑著說: 「羲 之,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正是這樣數十年如一日的練字,王羲之成為了一代書法大家。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是天秤座的中原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1 忽必烈 忽必烈生於金貞祐三年 1215年 9月23日,是鐵木真之孫,拖雷的第四子,母親為唆魯禾帖尼。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為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後任漢人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 今洛陽 軍政,並屯田唐 鄧,收到積極效果。1253年,受京兆 今陝西西安 封...

著名輓聯歷史上有哪些著名輓聯,歷史上有哪些著名輓聯

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竟教躬盡瘁 雙忠同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相送面如生。林則徐挽關天培 附公者不皆君子,間公者必是小人,憂國如家,二百餘年遺直在 廟堂倚之為長城,草野望之若時雨,出師未捷,八千里中大星沉。左宗棠挽林則徐 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伐,惟先生知我 焜耀九重詔,文以治內...

歷史上有哪些白痴皇帝,南方歷史上有哪些皇帝?

晉代出了兩位,晉惠帝司馬衷和晉安帝司馬德宗 南宋出了一位半,光宗可以算半位,因為後期得了精神病 度宗趙禥,因為母親在懷孕期間服食過 藥,所以智力發育異常 七歲始言 南方歷史上有哪些皇帝?南方歷史上皇帝有 漢高祖劉邦 蜀昭烈帝劉備 梁太祖朱溫 明太祖朱元璋等。歷史上把君主稱為 皇帝 是從秦始皇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