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 核心筒結構可以採用哪些結構 10

2025-02-09 16:30:12 字數 3196 閱讀 8345

框架-核心筒結構可以採用哪些結構

1樓:網友

高層結構,80公尺以上的結構長採用此。

框架核心筒結構屬於框架結構嗎

2樓:

親親,您好!<>

框架核心筒結構屬於框架結構。框架結構是一種常見的建築結構形式,它由水平和垂直的框架構成,通常由鋼材、混凝土或木材等材料製成。框架核心筒結構是在框架結構的基礎上,增加了乙個**的核心筒,用於支撐建築物的重量和提高建築物的穩定性。

這種結構形式常用於高層建築、大型商業綜合體等建築物中。

框架核心筒結構佈置有哪些重點注意問題?

3樓:中達諮詢

1)框架佈置形式多樣,可以是方形、長方形、圓形或其他形狀;結構佈置儘可能規則,平面剛度佈置宜均勻、對稱,以減小扭轉影響。質量分佈均勻,內筒儘可能居中。

2)在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中,外框架構兆困件截面不宜過小,框架承擔的剪力和彎矩需要按規範和規程的要求調整增大。在混合結構中,如果採用鋼骨混凝土、鋼管混凝土柱,則較容易達到雙重抗側力體系的要求;如果採用外鋼框架,其總高度不宜太大。

3)在縱橫牆相交的地方設定鋼骨,在樓板標高設定鋼骨暗梁,可形成小鋼框架以提高核心筒的承載力和抗震效能。

4)核心筒與外柱之間距離以10-12公尺為宜。如果距離很大,則需要另設內柱或採用預應力混凝土樓蓋。否則導致樓層梁太大,不利於減小層高。

5)一般要佈置樓板大梁。在樓蓋佈置中纖猜廳,需要注意使豎向荷載集中傳遞到大柱子上去,避免柱子出現拉力(水平荷載作用下柱拉力大於重力荷載下壓力)。

框架核心筒結構的佈置原則?

4樓:中達諮詢

1)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結構中的主要抗側力部分,承載力和延性要求都應更高,抗震時要採取提高延性的各種構造措施。核心筒宜貫通建築物全高。核心筒的寬度不宜小於筒體總高的1/12,當筒體結構設定角筒、剪力牆或增強結構整體剛度的構件時,核心筒的寬度可適當減小。

2)核心筒應具有良好的整體性,牆肢宜均勻、對稱佈置。筒體角部附帆型近不宜開洞,當不可避免時,筒角內壁至洞口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和開洞牆的截面厚度。抗震設計時,核心筒的連梁,宜通過配置交叉暗撐、設水平縫或減小梁截面的高寬比等措施來提高連梁的延性。

在核心筒延性要求較高的情況下,可採用鋼骨混凝土核心筒,即在縱橫牆相交的地方設定豎向鋼骨,在樓板標高設定鋼骨暗梁,鋼骨形成的鋼框架可以提高核心筒的承載力和抗震效能。

3)框架-核心筒結構的周邊柱間必須設定框架樑。框架-核心筒結構對形狀沒有限制,框架柱距大,佈置靈活,有利於建築立面多樣化。結構平面佈置儘可能規則、對稱,以減小扭轉影響,質量分佈宜均勻,內筒儘可能居中。

核心筒與外柱之間距離一般以l0—12m為宜,如果距離很大,則需要另設內柱,或採用預應力混凝土樓蓋,否則樓層梁太大,不利於減小層高。沿豎向結構剛度應連續,避免剛度突變。

4)框架-核心筒結構內力分配的特點是框架承受的剪力和傾覆力矩都較小。抗震設計時,為實現雙重抗側力結構體系,對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要求外框架構件的截面不宜過小,框架承擔的剪力和彎矩需進行調整增大。對鋼-混凝土混合結構,要求外框架承受的層剪力應達到哪轎寬總層剪力的(20—25%)。

5)非**區的抗風結構採用伸臂加強結構抗側剛度是有利的,抗震結構則應進行仔細的方案比較,不設伸臂就能滿足側移要求時就不必設定伸臂,必須設定伸臂時,必須處理好框架柱與核心筒的內力突變,要避免柱出塑性鉸或剪力牆破壞等形成薄弱層的潛在危險。

6)框李亮架-核心筒結構的樓蓋,宜選用結構高度小、整體性強、結構自重輕及有利於施工的樓蓋結構形式。因此,宜選用現澆梁板式樓板,也可選用密肋式樓板、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平板,以及預製預應力薄板加現澆層的疊合樓板。當內筒與外框架的中距大於8m時,應優先採用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樓蓋。

核心筒的核心筒結構

5樓:愛學習的小雅

核心筒就是在建築的**部備春分,由電梯井道、樓梯、通風井、電纜井、公共衛生間、部分裝置間圍護形成**核心筒。

與外圍框架形成乙個外框內筒結構,以鋼筋混凝土澆築。

此種結構十分有利於結構受力,並具有極優的抗震性。是國際上超高層建築廣泛採用的主流結構形式。

租滾臘核心筒結構,屬於高層建築結構。外圍是由樑柱構成的框架弊滑受力體系,而中間是筒體。因為筒體在中間,所以稱為核心筒,又名「框架—核心筒結構」。

如何採取結構措施提高框架-核心筒結構的受力效率?

6樓:小採姐姐

採取結構措施提高框架-核心筒結構的受力效率:

1、減少核心筒內部小牆肢的數量:核心筒內部小牆肢對結構整體剛度和受力貢獻不大,在保證結構成立的前提下,可充分利用梁的承載能力,最大程度的減少內部小牆肢的數量。

2、控制衝此牆厚:控制核心筒牆體厚度。在滿足結構整體剛度以及牆體穩定性要求前提下儘量減薄牆體厚度。例如:7度區,150m~200m的超高層建築。

筒體外牆厚度350~600mm為宜,應根據軸壓比。

由下而上收進。內筒牆體基本可取200mm。

3、加強區以下可設定構造邊緣構件:底部加強區以下的約束邊緣構件可調整。根據高規條,底部加強區以下(即負一層和負二層)均可做構造邊緣構件。

4、核心筒角部約束邊緣構件的優化:根據高規條,底部加強區以上的核心筒角部也應設定約束邊緣構件,但應注意根據軸壓比調整箍筋。

配置,以及非陰影區長度。

5、控制框架柱。

截面:歲禪在滿足結構整體剛度要求的前提下,控制柱截面,混凝土強度等乎判塵級。

可適當取高。框筒結構中的絕大部分框架柱都是構造配筋,減小柱截面也就減小了柱配筋。

6、框架柱的體積配箍率:框筒結構中,下部框架柱由於截面較大,剪跨比。

往往都小於2,屬於短柱,其體積配箍率不小於,隨著樓層往上柱截面的減小,在某一層以上,框架柱的剪跨比將大於2,此時應根據軸壓比計算結果來確定柱的體積配箍率,精細化柱箍筋配置。

框架-核心筒結構在9 度以下采用加強層?

7樓:築七城

帶加強層的結構,在**作用下受力複雜,容易形成抗震薄弱部位。9度抗震設計時,這種結構目前尚缺乏研究和工程實踐經驗,為了確保安全而規定不予採用。

加強層通俗來講就是在框架核心筒等結構的某一層,在內筒與外圍護之間用加設梁(桁架)或者在外圍護上加設梁(桁架)的方式來加強建築的抗側力剛度的一種方法。 所以說加強層具體不是指樓蓋而多指梁或桁架。

一般框架結構,填充牆頂部一般採用斜砌磚,有什麼作用

斜砌磚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填充牆與樑更緊密地結合,從而避免裂縫的產生,在一些要求嚴格的地方,還要求此位置的水泥砂漿還要填加微膨脹劑,目的也是為了補償牆體下沉變形,從而避免開裂。1 這種情況通常只會在填充牆施工時出現,是先有樑後有牆的框架結構。2 後砌填充牆的施工應該是在框架結構有足夠強度後,方可上去砌築...

框架結構體系中部分承重de柱子和樑可以拆除嗎

國家建設部門的法律法規中除了拆除危房廢屋的安全規範外,全都是保障建築設計中及施工過程中 使用中的可靠安全的規定,沒有拆手臂 鋸腳指的條文,設計裡也沒有多餘的手指頭 骨頭供可拆。倒是刑法裡有破壞國家建設如何治罪的法律條文!可好好給你們的 土皇帝 建議認真學習!理論上是可以拆除的,結構構件分主要構件和次...

什麼是產業結構,哪些指標可以表示出產業結構的狀況

1 衡量農業產業結構合理性的方法 衡量農業產業結構合理與否,通常有四種方法 比重法 類比法 速度法和協調法 2 衡量農業產業結構合理性的指標體系 反映農業產業結構狀況的指標 土地利用結構 播種面積結構 農業總產值結構 農業商品產值結構 農業勞動力利用結構 資金利用結構 反映農業產業結構的效益的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