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花莖幻影
中國是稅收是從西元前6世紀春秋時期諸侯國變法中新的國家賦稅制度,如齊國「相地而衰徵",魯國「初稅畝",促進土地所有制由國有制向私有制轉變後出現的,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相當久遠。
2樓:網友
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農業稅收為春秋時期(前594年)魯國實行的「初稅畝」,漢代叫「租賦」,唐朝稱「租庸調」,國民**時期叫「田賦」;期間在歷朝對稅制多次進行改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未停止徵收農業稅。中國為傳統的農業國,農業稅收一直是國家統治的基礎,國庫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稅收。
從現代意義來看,農業稅一直被農民稱為「皇糧國稅」,儘管農民負擔問題一直困擾中國大陸,但農民一直認為納稅是一種義務,對農業稅未有對抗心理。到2011年廢止農業稅止共計實行了整整2600年。
3樓:網友
有了國家就有了稅收,夏商周,可能更早。看你指的是廣義的稅收還是狹義的稅收了。
4樓:網友
有了國家,就有了稅收。稅收是非常古老的東西。而且會存在很久、很久。。。
中國最早的稅收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5樓:網友
中國最早的稅收是2500年前的魯宣公時開始的。
當時叫「初稅畝」,是農業稅。
稅率相當於十分之一。在此之前有稅收的雛形,發生在夏朝。
史記有「夏后氏五十而貢」。更早時期在帝嚳。
中國古代「五帝。
之一),有「均賦」。它們都屬於「農業稅」。在國家產生之前,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稅收,稅收徵納經歷過「自由繳納」、「自願承諾」和「國家強制」乙個歷史發展變化過程。
中國古代長期實行以土地稅(包括依附於土地的戶稅與丁稅)為主,以商稅(包括關稅與市稅)為輔的稅收制度。這一稅制,初步形成於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已漸趨完備;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
在均田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完善。到了宋、元、明、清時期,隨著均田制。
的破壞,土地兼併之風日盛,在不斷清丈田畝、整理地籍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地、戶、丁稅的合併徵收,並加強商稅和鹽、茶、酒等貨物稅的徵收制度,從而使商稅與貨物課稅成為中國封建末期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
最早的稅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6樓:貝貝萌寵鏟屎官
最早的稅收起源於夏朝。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奴隸制國家。據《史記》
尚書。等古籍記載,稅收就已經存在。《孟子》
根據傳說,指出當時所徵收的稅叫做「貢」。夏朝的「貢」,同所實行的國有土地分封制有密切的聯絡。夏朝**將國有土地按官爵大野基襲小分封給各級奴隸主貴族,再轉分配給農民耕種,以用於「制祿」和「制賦」。
農民耕種官家土地,應上繳糧食的標準規定為十取其一,即「民耕五十畝,貢五畝」。就是孟子所說的「夏后氏五十而貢」。孟子引用古之賢人龍子的一段話:
貢者校數歲之中以為常。樂歲粒公尺狼戾,多取之而不為虐,則寡取之;凶歲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表明,「貢」是一種按照常年產量課徵的實物租稅。
當時的農業生產力極端低下,「凶歲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說明了「貢」這種實物稅是夏朝奴隸主國家為了保證的國家收入,對農鋒野民所實行的一種強迫課徵制度。
稅收是國家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藉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係。體現了一定社會制度下國家與納稅人在徵收、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定分配關係。
曾有人指出,「賦稅是**機關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為了維持這種公共權力,就需要公民繳納費用--捐稅」。「稅收是公民為文明社會付出的代價」。都說明了稅收對於國家經濟生活和社會文明的重要作用。
稅收分為國稅和地稅。地稅又分為:資源稅、個人所得稅。
個人偶然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
房產稅、屠頌兄宰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企業所得稅。
印花稅等。
中國從哪一年開始實行稅收制度?
7樓:股城網客服
1950年。
1950年1月27日,**人民**政務院頒佈《全國稅收實施要則》、《工商業稅暫行條例》、《貨物稅暫行條例》,規定在全國建立統一的稅收制度。
新中國建立前後,新、老解放區實行的稅制不同,計稅**和徵收方法也不一樣。為了改變這種狀況,1949年11月,**人民**財務部在北京召開了建國第一次全國稅務會議。根據《共同綱領》第四十條的規定,擬定了《全國稅收實施要則》等規定,後經政務院第十七次會議通過。
納稅年度的起始時間是什麼?
8樓:
你好,很高興你的問題,對於納稅年度是指對納稅人滿12個月的生產經營所得計徵所得稅所確定使用的一種年度。確定使用納稅年度是為了明確劃分納稅人生產經營所得的所屬時期,合理正確地計算徵收所得稅。納稅年度可以與日曆年度、會計年度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我國稅法規定,納稅年度與日曆年度 (即公曆1月1日至12月31日)、會計年度相同。現行涉外稅收法規也規定,按日曆年度作為納稅年度。某些外國企業由於會計年度與日曆年度不一致,採用日曆年度為納稅年度有困難的,由外國企業提出申請,報當地稅務機關批准,可採用本企業滿12個月的會計年度為納稅年度,如公曆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為納稅年度等呢親如果納稅人在一蔽悶悄個納稅年度的中間開業,或者由於改組、合併、破產關閉等原因,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限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限為乙個納稅年度。
納稅人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乙個納稅年度。各國納稅年度規定的具體起止時間有所不同,一般有日曆年度、罩巖非日曆年度、財政年度和營業年度。納稅人可在稅法規定的範圍內選擇、確定,但必須符合稅法規定的採用和改變納稅年度的辦法,並且遵循稅法中所作出的關於對巨集渣不同企業組織形式、企業型別的各種限制性規定,希望能幫助到你呢親
中國的春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年過春節的?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 元日 元旦 新年 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 貼年畫 貼 福 字 ...
中國奴隸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歷史上不存bai 在西方歷史上的奴 du隸,中國的奴隸和主zhi人有人身依附dao關係,但是也有法律上的版 人格.由於在中權國古代,農業 工業生產都是以自耕農和自由手工業者為主,奴隸在經濟生活中並沒有大量使用,所以有人認為 在中國不存在所謂奴隸社會,例如黃現璠 張廣志等學者。1979年,黃現璠教...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把MAKE IN CHINA落款於瓷器
同治以前的中國外銷瓷器一般是沒有任何年款書寫的,到了咸豐後期由於國際 的要求 就如今天所謂的三無產品的說法,要求必須寫明產品的出處,這是中國窯工在無奈之下在器物的底部 碗盤居多 書寫了china 多為紅色印章狀,且不是正中。到了光緒時期國際 的要求更為苛刻,器物的底部需要完整的書寫 made in ...